16岁女孩双目失明,视力只有0.6。她一天15小时一直在玩游戏。

广东一个16岁的女孩,疫情在家期间,不好好学习,反而沉迷手机。

据她家人说,她每天玩游戏15小时。因为长时间玩游戏,她的眼睛突然瞎了。

去医院检查,发现她患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力只有0.6。最遗憾的是,即使手术后,她的眼睛健康也永远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

早在几十年前,手机只有通话和发短信的功能。就算是游戏,单机游戏也就那么几个。那时候手机最大的功能就是打电话。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比如购物,刷视频,玩游戏,听音乐。

更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孩子开心,父母大。因为一部手机,孩子成绩一落千丈,视力不好,越来越叛逆,难以管教。

这些“垃圾快乐”正在逐渐摧毁他的健康和未来,但很多家长却无所适从。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防止孩子沉迷于这些“垃圾快乐”呢?

陪伴是所有亲子关系的基础。同样,这也是治愈孩子不良行为的好方法。

因为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多了,玩游戏刷视频的时间就少了。

如果孩子不沉迷手机,家长首先要走出“垃圾快乐”。如果你在家的时候整天抱着手机,一刻都不能离开,那么大部分孩子都会有这个问题。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天然模仿者。父母以身作则,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优秀。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整天只知道玩电子游戏,却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有时候你越不让孩子做某件事,他越不得不去做。

其实这是因为你在生活中因为过度担心而不断强调这件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样会越来越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想尝试。

可能孩子一开始对玩什么游戏视频都不感兴趣。既然你提到它,他更感兴趣。

这个原理和娱乐圈“反向营销”的手段很像。

比如,当其他人都在抱怨节目有多差的时候。反而会产生兴趣,说“这剧有多烂?”这个想法。别人吐槽越多,这种想法就会越强烈,导致你不由自主地去看烂剧。

孩子玩手机也是如此。

如果你只是把手机当成喝水吃饭一样稀疏平常的东西,不去强调,孩子兴趣就不大了。

“垃圾快乐”就像海水。表面上看起来无害,但实际上很多坚硬的石头在海水的日常冲刷下都会被腐蚀。

作为家长,你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这种“垃圾快乐”的危害,杜绝他的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