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与社会相处

第一,积极提供交流机会,创设合作情境,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

1.沟通是一种社会机制,是人际关系的反映。

孩子交往的过程应该是自愿的,轻松愉快的。因为他们在与朋友和同伴的交流中是平等互惠的。在教育活动中,我发现善于沟通的孩子是乐观快乐的。不懂得沟通的孩子,抑郁孤独。所以,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是合作的基础。

首先,我们用各种形式让孩子学会沟通,提高沟通能力。比如让孩子把家里的书拿来和同龄人分享,把自己的书介绍给同龄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必须互相交流。

其次,根据我们班孩子合群、独立、自信,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利己主义的年龄特点,尽量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设计适当的活动。比如,在集体活动中,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和空间,引导和鼓励孩子相互讨论和交流,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想法,使孩子的交流和沟通意识得到提高。

第三,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孩子自带玩具,让孩子学会与同伴交流和分享。比如“我很特别”主题活动,我们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零食或者喜欢的玩具带到课堂上,在小组面前介绍,和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零食和喜欢的玩具,感受在小组生活中与同伴互动的乐趣。

第四,通过“六一”节游园活动增加交流机会。愉快的沟通体验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强会带来更强的沟通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游园活动是有益的活动,为孩子创造愉快的交往机会,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第五,利用区域活动和创意游戏,鼓励沟通能力强的孩子和沟通能力差的孩子一起玩。对于沟通能力差或者性格内向的孩子,引导他们加入别人的游戏,让他们体验到沟通的乐趣,产生和朋友交流的欲望。通过引导和教育,提高了孩子的沟通意识和技能。

2.孩子的情感理解是直观的。为了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让孩子在他人的情境中感受,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欲望,从而激发和促进孩子良好社会行为的发展,抑制攻击性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闫妍是一个个性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很强的孩子,但她缺乏实践能力。运营活动时,只要看到比自己好的作品,她就会“破坏”,这往往会招致同行的抱怨。老师的批评似乎对他的教育没有影响。有一次,闫妍和陈谦在结构区造了一辆非常有创意的车,我及时表扬了他。闫妍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非常自豪。当他们为他们建造的汽车做最后一道工序时,裴浩的汽车缺少一个轮子,所以闫妍在寻找玩具时卸下了他们汽车的轮子,并在卸下轮子时损坏了汽车。当闫妍看到她的车坏了,她和陈陈吵了起来,痛哭流涕。看到这一幕,我故意说:“你难过吗?”闫妍说:“我很难过。这是我和陈谦一起战斗过的车。裴浩打破了它。我当然很难过。”“真可惜,这么漂亮的车坏了,会伤心的。不知道如果你以前弄坏了孩子们的东西,他们会不会和你一样难过?”“肯定会难过。”.....通过交谈,我让闫妍体验到了别人被他“毁掉”的心情。就这样,通过这种共情教育,他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嫉妒”心理,也让他逐渐懂得了珍惜和尊重他人的劳动,学会了与他人和谐相处。再比如,班里两个孩子争执时,一个孩子打了另一个孩子的鼻子,流鼻血。这时,很多孩子开始起哄:“妈的,叫老师不要回家。”“打110,打电话到公安局抓你。”“跟老师说中午不让你吃饭。”等一下。看到孩子“幸灾乐祸”的表情和“雪上加霜”的心态,我组织了一次讨论:“如果你做错了,你是希望被老师和孩子批评还是原谅?为什么?”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回答能得到理解,也保证不会再犯。老师故意说:“不对,好像我刚才听到的不是这样。不然xxx的孩子做了错事,你们都要求老师惩罚,甚至要求老师不让他回家。”听了老师的话,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低下了头。

通过及时把握偶然事件的引导和讨论,让孩子在别人的情境中感受自己的感受。每个人都能以理解的态度对待同龄人的“错误”,懂得与人相处,提高良好行为的养成。

3.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幼儿期的儿童在言语、情感、行为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合作倾向。如果能正确训练,孩子会在各方面表现出更强的配合。根据孩子的这些特点,注重环境的创设,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充分提供孩子自由交流的机会。如放多米诺骨牌,让孩子尝试协商把什么图形放在一起合作,最后尝到合作的快乐。然后根据大班孩子喜欢竞争的特点,采取竞争的形式,让孩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中,游戏多以比赛的形式出现。如“两条腿”、“划龙舟”、“抬轿子”。这些游戏需要合作,谈判,合作才能赢。有时候,当孩子在游戏中出现玩具纠纷或角色纠纷时,我们打算让孩子自己通过协商解决,让孩子明白,要想玩得开心,玩得好,就必须互相讨论,互相理解。让孩子在沟通中学会解决问题,在沟通中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