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联网标准的制定逐渐成为科技巨头的“私事”?
大约十天前,华为在深圳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鸿蒙系统OS。这次大会不仅宣布鸿蒙系统OS开源,还在大会议程上举行了一场重要的“编程大赛”。
编程大赛的活动很简单。让程序开发人员在2分钟内编写程序,以展示鸿蒙系统操作系统对开发人员的友好程度。据一位程序员说:“鸿蒙系统OS对开发者的友好程度决定了鸿蒙系统生态建设的难度。如果鸿蒙系统的应用和游戏建设相对简单,能够产生稳定的收入,那么就更容易吸引大量的程序开发者入驻,而这些程序开发者的能力水平才是鸿蒙系统OS未来能走多远的根本。”
事实上,在8月9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鸿蒙系统一直在谈论一件事:如何将物联网设备连接到鸿蒙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为为鸿蒙系统的物联网接口构建了许多方便易用的“代码集”。按照更准确的说法,也可以理解为鸿蒙系统试图以软件和硬件为切入点,通过开源的方式,在新世界建立一套物联网标准。就像联发科推出SOC时,鸿蒙系统的目标是让现有的硬件产品“零成本”转向IOT设备。但相比高通的“物联网布局”,鸿蒙系统的这一标准建设还处于初期,要想在5G时代赢得一席之地,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巨大的运气。毕竟,除了最大的物联网设备小米,还有三星、苹果、谷歌、微软和高通等一批科技巨头在等待机会。
所有巨头“发力”的动力不仅仅是2030年15万亿美元的物联网市场,更重要的是,在标准化的世界潮流下,曾经站在巨头肩膀上的公司正在“私有化”巨头的肩膀。这种私有化正在关闭后来者的道路。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成熟的“电视”成了这场鳄鱼之争的“娱乐焦点”,普通人的舒适也成了这场标准化运动的最终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