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是干什么的呢?为什么连诸葛亮都对他忌惮三分?

法正是干什么的呢?为什么连诸葛亮都对他忌惮三分?

在历史上你知道法正是干什么的呢?为什么连诸葛亮都对他忌惮三分呢我们一起来聊聊看吧。

法正处处碰壁,却让刘备奉若上宾,这是为何法正的家庭背景非常深厚,他的爷爷法真是东汉末年的儒学大家,非常受人尊重,他们的家族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当时的社会还算安定,所以年轻时的法正也是一个恃才傲物的翩翩公子。诸葛亮说,法正对国家有很大贡献。他可以想杀多少人就杀多少人。他怎么能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待英雄呢?更重要的是,法正本身就是国家法律的制定者。既然诸葛亮是法家人物,那为什么不公正执法,对于马谡和法正差别对待,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别着急,我们继续透过现象看本质。法家虽然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依法治国。

法正功绩大,地位高,才华出众。诸葛亮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撼动他。法正跟随刘备,用六年时间夺得益州。要知道,当时虽然刘邦名义上占领了荆州的7个县,但实际上有3个县是曹操,而且刘备后来被迫将桂阳、长沙、零陵三个郡还给了孙权,实力是大大的衰弱了。如果说诸葛亮的法律制度,就必须要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法正。在赤壁大败之后,曹操改变战略,准备先攻打汉中和益州,然后就可以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到时候攻打荆州和扬州就非常简单。诸葛亮说:当年主公在荆州的时候,北有曹操之忌,东有孙权之迫,兵力薄弱、土地狭小,没有办法大展宏图,幸亏法正帮忙主公才能够入主益州,正是法正让主公脱离了限制,现在主公又怎么能够反过来限制法证呢?

法正和爷爷法真不同,他并不像爷爷那样淡漠名利,而是非常注重名利,为此有些不择手段。东汉末年法正的家乡遇到了战乱和饥荒,名门望族只能在血腥的屠刀下瑟瑟发抖,法正为了活下去,只好逃跑到西蜀投奔了刘璋。法正的同乡好友也认为,法正这样憋屈的在刘璋手下干活实在是屈才,益州张松也非常青睐法正,于是他们暗中谋划,让法正去投奔刘备,经过一番运作,法正成功地来到了刘备面前,从此成为了蜀国的得力干将。法家的主张是君王凌驾于法律之上,谁掌握了最高权力,谁就可以超越于律法之外。那么蜀汉权力的最高掌握者刘备,对法正的睚眦必报并非一无所知,但他既然选择了纵容法正,那么作为刘备的臣下,法家思想信奉者诸葛亮只能无条件的服从,即使他心里可能十分想杀掉法正,但表现出来的时候,只能是纵容甚至替法正辩解。

法正后来英年早逝,刘备和诸葛亮对此都非常痛心,诸葛亮在后期对曹魏的战争中也感叹道:"要是法正在就好了。"可见诸葛亮认为法正对蜀国是非常重要的,而法正的死,也给蜀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法可依。刘备集团之前一直都是军事集团,并没有制定出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法正是从刘璋手下投靠刘备的,而刘璋本身就掌管益州。因此,法正便有了代表原益州旧统治集团的意味。在刘备地位不稳的情况下,唯一最好的选择就是团结以法正为代表的旧势力,一起对付孙权和曹操。诸葛亮在对待马谡与法正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归根结底是权力的归属。并不是诸葛亮执法不公,而是所处地位环境决定了他只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通过以上大概的了解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