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课件三则。

#课件#绪论课件的选择取决于教学内容、我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课件就像一块磁铁,能一下子把学生分散的思维聚集起来;好的课件也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启迪学生,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教学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给大家带来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司马光》。欢迎参考!

第一条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13“斯”“假”等新词。

3、会写“害怕,尖叫”两个生词。

教学重点:

认识13“斯”“假”等新词

教学工具:

新单词卡

教学过程:

第一,进口

老师都知道学生喜欢看电影和电视。今天请大家看一部小电影,好吗?(好。用课件播放司马光救人的小故事)现在我们来看看。

二,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1.(孩子掉进水箱会暂停玩耍。)孩子掉进了水箱。谁用什么手段救了他?现在请自由阅读。

2.学生可以自由朗读

3.自由阅读后,老师又问:“孩子掉进水缸里了。谁用什么手段救了他?”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学习新单词

是不是同学们在刚才的阅读中发现了一些单词,我们看着有点奇怪?看黑板,是吗?(生词卡上出现生词)哦!所以这些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单词。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他们吧!

1,用拼音显示生词。

2.认识新单词

(1)请个别学生选择生词,可以是几个也可以是全部。前两个同学让其他同学读一读,评价一下,然后帮他们纠正发音的同学拿去,鼓励帮他们纠正发音的同学。如果学生能准确阅读,他就考一次。

(2)请1~2同学学习,然后坐火车练习读生词。

3、记忆新单词

学生真的有办法认识新单词,短时间内就能读好。老师认为学生有同样的方法来记住这些新单词。我们试试吧!

(1)学生从黑板上的生词卡中选择自己认识的生词,告诉你自己的认知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

要求学生对生词正确发音,然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理解生词的能力。教师给他们适当的指导,最后用新单词口头组词或口头造句。

(2)最后还剩下几个比较难的生词,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比如“乙”字,可以在左边加一条竖线,改成“同”字,字是:司机、老板、司马光。错:如果把单桌旁边的rain前缀改了,就变成“夏”了。缸、部首:部首,替换部首可以变成“江”,组合:水缸、大缸、米缸。慌:心里除了草什么都没有。我太害怕了,以至于感到“恐慌”。造:按偏旁笔画教。金:把轻车二字换成力字。Hit,纵横字谜:三架朝东,用石头支撑,肚子里藏着一条毛巾。组词:砸,砸,卖铁。

(3)不拼读所有生词。

(4)默读生词。

学生很棒!我知道这么多新单词,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玩个小游戏放松一下呢?(好)

我们来玩“爬山”吧:谁能一口气拿到山顶的小红旗,谁就是赢家,老师就奖励他一朵红花。(新单词卡用跑调爬式展示新单词。将13生词分成三组,约4~5名同学“爬山”。)

四、写作指导(学会写两个新词“惊吓”和“尖叫”)

游戏我们都玩过了,现在要静下心来学写字。刚才我们学习了新单词“惊吓”和“尖叫”。

(1)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生词怎么写好,有什么相似之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惊吓和尖叫都在字旁边,两个字都要写左窄右宽;“口”字要写高)

(2)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老师一边写生词,一边讲写字要点)

(3)学生用音乐写生词。

(4)大部分学生写完后找两个学生的生词展示并做简单评价。

动词 (verb的缩写)课程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的功课。我们都知道,聪明的司马光救了掉进大水缸里的孩子,还学会了13新单词,写了两个新单词,“吓”和“尖叫”。学生们都努力学习。下节课我们将完成本课的文献,回去后我们会仔细阅读课文。聪明的司马光是怎么救人的?

第二章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同步读、竞赛读,能正确读出“斯”、“假”等14个生词,分组交流识字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写作和学生的观察练习,能正确写出“不要,引导”等六个新词。

2.通过教师示范阅读、小组合作阅读、表演阅读等形式,让你流畅地、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3.通过小组交流,老师的引导和对课文的理解,可以画出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在课文中遇到突发事件时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

认识新单词。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流利且富有感情,能说出司马光和其他孩子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独立素养。

1.借助音标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落。

2.圈出你不认识的新单词,并正确读出发音。

3.分组读生词,交流识字方法。

4、自学测试,下面的话我会正确阅读。

司马光假山水缸别人慌忙吓得人仰马翻,砸出一块石头抢救。

第二,快乐写作。

1,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词,用红笔标出错误,并在小组内交流。

2、自测,我会写的很漂亮。

第三,合作探索

1.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与课文结合起来。图的是什么?这个地方有什么?

图中有几个孩子?他们在做什么?你知道司马光是哪个孩子吗?

2.再读一遍课文,画出一个孩子掉进水缸后,司马光和其他孩子的不同表现。

延伸延伸

司马光砸罐子救了孩子。你有什么其他好的办法来救落水的孩子吗?赶紧跟朋友说吧!

课堂检测

1,下面的字我能写对。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你

2.选择单词填空。

快快

孙爸爸()要下山了。

老松树下有一块大青石。

我跑得比小光快。

第三条教学目标:

1.学习10生字和生字构成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出多音字“的”的另一种读音(de)。

2.理解图片的意思和文字的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园林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这门课的重点。

教学时间:

三节课。

教学过程:

第一类

一、揭示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这个题目简单介绍一下司马光,900多年前的北宋人,中国古代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救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引导画面,初步了解画面的意思。

1.图的是什么?这地方有什么?

2.图中有几个孩子?他们在做什么?司马光是哪一个?

第三,第一次阅读文字,初步了解文字是如何把故事写在画面上的。

1.求初读。

(1)正确读出每个音节。

画出本课的生词。

2.说说文中写的一个故事。

阅读第一至第三段。

1.第一段。

(1)大声念出名字。

(2)展示新单词卡片“古代”,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3)让学生谈论它。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是关于谁的。

(4)回到题目,题目是以人物的名字为基础的。

2.第二段。

(1)第二段有几个句子。这两句话分别说了什么?

(2)借助图片学习第二句,找出水箱和假山的位置。看清楚坦克是大坦克,强调是装满水的大坦克。

卡片显示: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个大水缸,里面装满了水。

3.第三段。

(1)自己读课文,思考。

孩子是怎么掉进罐子里的?

②掉进罐子里的孩子会怎么样?

(2)学生回答完思考问题后,老师做了简短的总结,为突出司马光的冷静、聪明、勇敢做了铺垫。

第二节课

1.学习第四至第六段的课文。

1.第四段。

(1)按名字读正文。

(2)讨论:你从哪里看到别的孩子慌了?

(3)亮出底牌: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跑去找大人。

(4)让学生在阅读和想象后表演第四段的内容。

(5)总结:其他孩子着急,行动匆忙。司马光表现如何?

2.第五段。

(1)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2)亮出底牌: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石头使劲砸罐子,不一会儿罐子就破了。

(3)讨论

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么做到的?

②比较“举”和“拾”。“举”是什么意思?

(3)点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4)“几笔”告诉了我们什么?

(4)然后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你能用其他方法救掉罐子里的孩子吗?

(5)总结:司马光的救命之恩,说明他是一个冷静、聪明、勇敢的孩子。

3.第六段。

(1)要求带着感情读课文,正确读出“的(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表被救的孩子对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第二,大声朗读第4至6段的课文。

第三类

首先,总结全文。

1.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完成作业问题2。

1.卡片显示两组句子。

(1)他和一些孩子玩。他正在(花园里)和一些孩子玩。

(2)司马光。司马光用(一块石头)砸碎了罐子。

2.让学生找出每组中两个句子的区别。

(1)1组第二句表示打哪里,理解句子中表示地点的词的作用。

(2)第二组第二句话明确陈述了司马光是用什么砸水缸的。

第三,引导学生记忆字形,写字。

1.让学生谈论如何记忆本课的10个单词。

2.指导写作。

右上角的“侯”不应该写成“工作”。

“子”右半部的笔顺是“亥亥”。

“惠”是一张大嘴,一张小嘴。注意最后封大嘴。

“朋友”是由两个“月亮”组成的。

“跑”和“脚旁”,右边是书包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