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0-6岁儿童敏感期。
很多家长都很奇怪,为什么孩子会有那么多“坏习惯”和“怪癖”:吃手指甲,乱扔东西,说脏话,打人,跟谁结婚...其实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而珍贵的概念:敏感期。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0-6岁孩子的敏感期:
01光敏感度敏感期(0-3个月)
表现:刚出生的宝宝对光非常敏感,需要适应昼夜的光照差异,所以白天要拉开窗帘,晚上关灯睡觉,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
建议:可以多给宝宝看黑白图片;防止宝宝颠倒黑白(白天睡觉,晚上玩耍)
味觉发育的敏感期(4-7个月)
表现:宝宝自己的嘴巴可以感受到甜、咸、酸等各种味道。
建议:添加辅食初期,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保护宝宝的味觉敏感度。(不要给宝宝喝糖水,吃太咸的食物)
03口腔敏感期(4-12个月)
表现:这个时候宝宝喜欢吃手。他在尝试,用嘴去感受,有时候拿起玩具也会用嘴去感受。这个时期伴随着很长一段时间。
建议:请给宝宝一个口腔发育的机会,让他吃饱,不要无情地把手从嘴里拿开。不要用手套(或者长袖的衣服)包裹宝宝的手,这样会阻碍宝宝的发育。
手臂发育敏感期(6-12个月)
表现:这个时候宝宝喜欢扔东西,拉抽屉,把里面的东西都扔,不知疲倦,这是手眼协调发展的最早标准。
这个阶段在7 8个月的时候会有一个爬行的敏感期,练习俯卧和臂力支撑。
建议:请看护人不要控制宝宝的行为,让他扔个够,不要大声对宝宝喊“不要扔”。
鼓励孩子爬行,训练孩子的大运动,提高孩子的协调性和平衡感,方便孩子的探索,增强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
05大肌发育敏感期(1-2岁)小肌(1.5-3岁)
表现:喜欢搀扶,站着使劲走。
建议:一岁多的宝宝开始用手练习站立。这时候家长要鼓励他大胆探索,不要恐吓他,“小心点,很危险”。这样的话会让他胆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多熟悉一些身体动作,和他一起做游戏,让各种肌肉得到锻炼,让左右脑均衡发展,增进亲子关系。
06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表现:忙碌的成年人往往会忽略周围的小事,而孩子却往往能捕捉到各种奥秘。他经常做一些我们不懂的小动作,比如捡起地上的一根头发,看着地上爬的小蚂蚁...
特点:这个时期是我们培养孩子学会细致观察事物,带着问题和想法认识世界的好时机。再好的未来也是孩子学习的细微之处,是这种发展的表现。有些孩子对小数点的省略就是这个时期忽视的表现。
07语言敏感期(1.5 -2.5岁)
表现:语言的启蒙总是伴随着婴儿甚至胎儿。和婴儿说话时,婴儿的牙牙学语就开始了语言敏感期。从头开始学会叫爸爸妈妈,谢谢,谢谢妈妈,谢谢妈妈……不断增加语言的长度和流畅性。
建议:大自然赋予孩子这种能力。从看爸爸妈妈的口型手势到突然开口说话,这个过程就是语言敏感期积累的力量。有的孩子说话晚,如果不是病,那么可能是受环境影响。不管他会不会说话,我们都要不断地给他注入“养分”,多和他说话,讲故事,当他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他自然会说话。
这个时候不要把孩子扔给“手机”或者“电视”,多和孩子说话聊天。
08自我意识敏感期(1岁,6个月-3岁)
表现:区分“你我”和“你我”。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说“不”和“不”来表达自己的意志,“我说了算”,有时候还会打人咬人。如果他们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会大哭大闹,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建议:当孩子打人或咬人时,我们只需要制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杀了你”只意味着排斥。不要谴责或说教。当孩子哭闹时,我们不应该和他们竞争。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己的过程。
自我意识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敏感期,因为我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是否强大,是否有强大的能力,首先来自于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所以,保护好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就相当于保证了孩子未来的人格、人格和谐以及未来立足社会的能力。
09数学概念敏感期(2 -6岁)
表现:孩子总喜欢问,这些是多少?现在几点了?有多少人?这是因为孩子对名字、数字、数有很强的兴趣,但此时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逻辑。他们只能匹配名字,数字和数字。这是孩子数学智能的初步发展,只有掌握了三位一体,才能掌握数的概念。
建议:孩子两岁开始说话后,家长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物品或游戏来激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述职,同时用嘴去数,用手去摸,用脑去摸。还可以引导孩子在日常玩耍和生活中观察物品的数量,帮助孩子建立量与数的关系,如数刷子、积木、数孩子的手指、脚趾、眼睛等...妈妈有7把刷子,我给你3把,我有几把?在数字游戏中拿出物体和孩子互动,因为数字是抽象的,要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孩子...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随意交谈,通过寓教于乐,轻松地把孩子引入数学领域。比如节假日,父母带孩子出门坐公交,和他一起数站。购物时,一起挑选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交谈进行数学启蒙;通过识别车牌号,增加了数字的概念。
10识字敏感期(2 -7岁)
表现:2岁至7岁的儿童的特点是使用右脑图像功能进行记忆。这时候合适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让孩子通过动作和看到的单词相匹配来学习单词。
建议:在这个阶段,我们成年人可以给孩子买一些识字卡,对应识字卡的图像和人物感兴趣。爸爸妈妈可以用单词卡和孩子玩游戏。爸爸妈妈选词,把钱给孩子选,选完孩子“购买”(不断从卡盒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很开心,反复玩耍后就记住了这个单词。
11规则敏感期(2.5 -4岁)
表现:入园排队,公共场合不喧哗,过马路看红绿灯...规则敏感期的教养,有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生活规范和日常礼仪,抓住时机进行熏陶,有助于孩子以后遵守社会规范,有自律的生活,容易与人交往。
建议:多和其他孩子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
12空间敏感期(3-4岁)
表现:喜欢爬高,爬上爬下,钻箱子(钻柜子孔),在沙发上跳...
建议:在安全的范围内,尽量让孩子去体验,通过身体的感觉去感知空间范围。这期间还可以学习各种几何图形,所以对立体图形感兴趣。
13颜色敏感期(3-4岁)
表现:开始感受和认识颜色,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人类认知的发展始于感官训练。
建议:给孩子提供五颜六色的颜料,和他们一起涂鸦。买衣服时,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组合。
14逻辑思维敏感期(3-5岁)
表演:妈妈,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会黑?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乌云遮住了太阳?.....这些问题总是让父母不知所措,但孩子们却不顾一切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回答时,孩子们开始有了逻辑思维。正是通过这种问答,孩子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
建议:保护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如果家长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查资料,一起百度。这个时候,家里有一本百科全书就很重要了。
15剪、贴、画敏感期(3-4岁)
表现:从这一刻开始,孩子真正有意识地使用工具,这是大多数孩子建立专注性格的最好机会。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家里,只要有充足的材料,孩子们都很乐意选择剪切、粘贴、绘画等。,还经常拿出画笔来画画涂鸦,然后我们用剪刀剪出画的形状。
建议:给孩子提供剪刀在安全范围内体验,也是发现小手肌和手眼协调性的重要阶段。大人尽量不去打扰努力的孩子,不做代课家长,只做帮助。
16占有欲敏感期(3-4岁)
表现:我开始强烈感受到拥有和掌控自己东西的快乐。分享必须经过孩子的同意。这个时期也是交流的认知期,同时人际关系也就诞生了。
建议: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柜子,单独放东西。如果你想从这个地区拿东西,你必须得到孩子们的同意。
17执拗敏感期(3-4岁)
表现:和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一样,这个敏感期对父母的挑战更大!三到四岁的孩子进入执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三岁的时候就早早的进入了这个敏感期,往往要跟着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走。否则,他们的情绪会发生变化,会发脾气,会哭。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心,学习一些安抚的技巧。
孩子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自于秩序感。比如吃饭的时候,父母、爷爷奶奶和他每天坐在同一个位置。如果天变了,孩子会发脾气,情绪激动就得要求换位置。
建议:解决孩子顽固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变通。理解不是特别难,但是灵活需要智慧和技巧。这个时候,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宝宝,但也要对宝宝提出合理的要求,满足他的好奇心和合理的要求,不能溺爱和纵容宝宝。不闹是赢不了的!
18追求完美的敏感期(3年半-4年半)
表现:孩子做事追求完美,吃的苹果上不能有斑点,饼干上不能有边角,厕所白色便盆上不能有黄色污渍,衣服上不能有扣子等等。玩游戏的时候遵守规则,要求别人遵守规则,画得超出框框就发脾气。
建议:帮助和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是完美,学会顺从孩子,接受孩子的状态,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不要急于反驳孩子,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不要给孩子贴上“任性”的标签,尊重他们。
19诅咒敏感期(3 -5岁)
表现:“臭屁蛋”、“臭巴巴”、“打死你”、“踢死你”之类的话,总是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成人反应越强烈,孩子越喜欢说话。
建议:忽略,淡化。不要在意孩子的语言,这不是孩子想表达的。冷处理不笑,显示一点都不好玩。你可以告诉孩子,你妈妈不喜欢说脏话,这和你没关系。如有必要,减少孩子与有习惯性骂人行为的儿童或成人接触的机会。
20询问出生敏感期(4-5岁)
表现:孩子在这个时期经常开始问自己是哪里人,一问再问。大人的回答不要马虎,因为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来源,也是人类最古老的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
建议:用温柔动听的声音给孩子读绘本《你出生的那一夜》。
21人际关系敏感期(4.5 -6岁)
表现:孩子在人际关系敏感上会经历三个阶段,从使用食物和玩具,到以个人能力交朋友。“我把好吃的东西分享给你,你可以和我做好朋友。”但是当孩子吃完好东西,或者吃完好东西,他们的关系就结束了。孩子一旦发现这个秘密,就会找一些不会消失的东西来和你身边的孩子建立关系,一般是玩具。从分享、交换玩具到赠送玩具,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孩子得到了自己的玩具,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在未来结束,这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无法通过玩具来维持持久的关系。最后,我们有相同的爱好和兴趣,不是我喜欢他就是他喜欢我,我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然后才是真正的和谐。
建议:日常生活中,多带孩子和小表弟玩,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我们可以邀请邻居、朋友、同事、亲戚朋友的孩子来家里做客,从小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兴趣。在对待孩子的物物交换行为时,不要用大人的价值观来判断是否值得,不要计较得失或占便宜。告诉孩子要遵守诺言。有时候孩子会在交换后后悔,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要让他知道,一旦交换完成,他就不能反悔,不能兑现承诺。或者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换。在人际关系敏感集中的时候,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引导孩子需要大人介入。当你参与时,听听孩子们的意见。我们不应该告诉他们做什么,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2结婚敏感期(4 -5岁)
表现:最早孩子在婚姻敏感期会想“嫁”给父母,然后会和老师或其他大人“谈恋爱”。直到五岁,择偶倾向非常明显,会“爱上”一个小伙伴。例如,他们和他们喜欢的孩子分享美味的食物,他们经常一起玩过家家。当矛盾产生时,他们不愿意让别人干涉。
建议:家长需要了解宝宝这个阶段的需求。不,宝宝的“结婚”需要的是嘲笑或者任何负面情绪。当孩子处于婚姻的敏感期,父母千万不要紧张,也不要忽视。他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和孩子讨论婚姻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如果孩子想和父亲或母亲“结婚”,那就告诉他:我已经有爱人了。不过没关系,你也可以找别的孩子。当有些孩子一厢情愿受挫时,家长要告诉他:喜欢是两个人的事,我觉得你可以选择“再次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婚姻的敏感期。
23审美敏感期(5 -7岁)
表现: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特别注重自己的形象,喜欢自己挑选衣服。女生对口红化妆感兴趣,穿妈妈的高跟鞋。另外,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变得非常挑剔敏感,对事物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
建议:尊重孩子的审美要求,家长要学习美的知识,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美,不要嘲笑孩子的“臭美”。孩子需要大人的肯定。
24身份确认敏感期(4 -5岁)
表现:孩子会根据需要从漫画和文学作品中选择偶像,实力弱的男生希望成为那些厉害的形象,比如超人,孙悟空,奥特曼。需要关注的女生都想成为白雪公主,美羊羊等形象。
建议:无论孩子的偶像是谁,父母都要用爱来帮助他建立自己,尽可能满足他内心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给他正确的引导,帮助他度过这个敏感期,进而形成他良好的性格特征。可以在家里玩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会很感兴趣。
25岁性别敏感期(4 -5岁)
表现:男生上厕所不要看女生,女生也不要看男生。男生穿裤子,女生穿裙子。成年人会被问很多关于身体的问题,会有很多问题。
建议:大人不要大惊小怪,更不用说认为孩子说的话有点丢人。大人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通过《人体百科》、《公鸡的故事》、《乳房的故事》等书籍让孩子了解。
26绘画和音乐敏感期(4 -7岁)
表现:绘画是孩子最能运用的语言。从涂鸦到表达自己的感受,整个过程都是自然的展示。他们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发展听觉,一岁的孩子就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身体。音乐是人类的语言,孩子天生具有最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建议:提供高质量的环境,不打扰,不评画,给予鼓励和身份认同。妈妈认为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每个孩子都有画画的能力,让孩子自由创作。当你早上起床时,你可以播放古典音乐。
27延长结婚敏感期(5 -6岁)
表现:五岁以后的这段敏感期是之前结婚敏感期的延续。
建议:这个时候孩子的择偶倾向非常明显,知道一些简单的婚姻规则,比如只有相爱的人才能结婚。
28 .社会兴趣发展的敏感期(6 -7岁)
表现:0-6岁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人宏观发展的缩影。到了六岁,他们开始主动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用* *建立的规则,形成合作意识,比如选举班长实现自我管理,监督谁上课不进教室,说吃饭前不洗手,哪个孩子不遵守幼儿园的规则?这些都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建议: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包括公益活动,比如自己捡垃圾,自己捐款,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29?数理逻辑的敏感期(6 -7岁)
表现:数理逻辑敏感期和数学概念敏感期是有区别的。开始对对数的数列,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感兴趣。
建议:帮助孩子理解多少才算多,多少才算少,以及区别的概念和区别。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帮助孩子理解。也用家里的东西,比如黄豆,分成几组。比如红笔比蓝笔多多少?通过数学教具让孩子学习加减乘除。这个方法是学习数学的逻辑,不是简单的记忆。
30 .动植物的敏感期、科学实验和收集(6 -7岁)
表现:孩子开始热情地从大自然中吸收一切知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比我们想象的要强烈得多。在六岁之前,孩子总能保持好学和好奇心。
建议:多给孩子创造观察自然的机会。
31文化敏感期(6 -9岁)
表现:孩子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始于3岁;6-9岁有强烈的探索事物奥秘的需求。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随时准备接收大量的文化种子。
建议:这时候家长可以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立足本土文化,并延伸到关心世界,带孩子去中国留学,看看世界。
以上31个敏感期,基本可以覆盖孩子成长的主要阶段。敏感期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着孩子精神人格的发展。所以大人要尊重自然,给孩子行为和动作,提供必要的帮助,才不会错过这些特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