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学《奔跑的空气》
1,尝试用保鲜袋接住空气,感觉空气在流动,无处不在。
2.用气囊做玩具,体验自制玩具玩游戏的乐趣。
要准备的活动
1,保鲜袋和夹子每人一个,彩纸若干张;
2.每组一小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心介绍活动。
1,老师展示保鲜袋:这是什么?
2.老师:是的,这是厨房用的小口袋。它通常用来装食物。但是今天它会来和我们的孩子玩游戏。但是小口袋说他饿了,吃饱了就想打游戏。
二、尝试活动:装空气引导孩子初步感知我们身边的空气,无处不在。
1.出示鼓兜:你看,这个小口袋满满的。你知道小口袋吃了什么变得这么胖吗?(空气)
2.孩子们可以自由猜测。
3.老师总结:是的,因为小口袋吃了空气,才变得这么胖乎乎的。
4.今天有很多小口袋。请小朋友想办法让小口袋吃空气,让小口袋吃饱。
第三,孩子第一次充满空气,感觉空气会动。
1,老师:想想怎么把一个小口袋装得满满的?(儿童尝试)
2.手术后问:小口袋里吃空气了吗?
3.为什么不成功?为什么愤怒这么快就消失了?(迅速抓住袋口)
4.请告诉成功的孩子怎么做。
5.你填满了你的小口袋。你是怎么做到的?你用了什么好方法?
6.请和小朋友一起示范,其他小朋友一起学做www.jy135.com。
7.老师总结:打开袋口,上下晃动;1,2,3抓住你的嘴扭一下。不要让气体逸出!
8.孩子跟风。
9.如果我们放开口袋的口会发生什么?
10,放开口袋,放开空气。
11,总结:原来空气是运动的。
第四,第二次充空气,感觉空气无处不在。
1.你刚才在哪里抓到空气的?(抓住了他座位旁边的空气)
座位在哪里通风?座位的这一边有空气吗?
你家里有洋娃娃吗?钢琴,这里有空气吗?图书角呢?
2.孩子们每人拿一个塑料袋,在活动室的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
老师:等小口袋满了,拿给老师。
3.问题:你的小口袋里的空气是从哪里来的?
总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身边有空气,教室里有,室外也有。
4、教师演示时,请幼儿用小夹子卡住袋口。
5、小口袋休息。
第五,自制活动。
1,展示彩条装饰的气囊,老师:闭上眼睛,1,2,3,看看胖娃娃怎么了。
老师总结:变成了漂亮的风筝娃娃。怎么变成了?
2.打扮胖娃娃:长尾巴长在哪里?是在袋口还是在身体下面?)拿起长丝带,脱下白衣服,轻轻向上压,压在自己身体的上下!(引导孩子观察丝带的颜色和数量:老师装了几条丝带?那是什么颜色?)把白色的衣服脱下来放在一个小碗里。
3.提醒孩子,遇到困难可以互相帮助,也可以勇敢地向客人和老师求助。
第六,户外游戏活动。
1,老师:怎么能玩口袋宝宝?(扔、拍、吹、跑等。)
2.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
老师:我们带口袋宝宝出去玩吧!看谁玩的游戏多。
活动建议
1,捉空对中产阶级的孩子来说有点难。需要强调的是摇晃后迅速抓住袋口。
2.当你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空气时,要逐渐从孩子身边向四周扩展,让孩子有更直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