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天使,黑与白,柏林的爱与诗
孩子小时候,摇着胳膊摇摇晃晃。他希望溪流汇成溪流,溪流汇成急流,水泽汇成大海。
孩子小时候,还是很迷茫的。在他眼里,一切都充满了生命,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
孩子小时候,对什么都没有偏见。他生性直爽。他总是跷着二郎腿静静地坐着,额前有一绺蓬乱的头发,甚至拍照时也不为所动。
这是一首在电影《柏林苍穹下》中反复吟诵的诗。
一个经典,一座伤痕累累的城市,无数孤独失落的灵魂。古老的柏林上空,一个天使正悄然而过,一个天使正俯视着这个世界;天使的语言是诗歌,听不见;天使只有黑白的眼睛,却看不见颜色,感受不到温度。天使的生命是无限的,一千年,一万年,就这样悄悄地渐渐过去了...丹·米埃尔在马戏团遇到了美丽的女演员玛丽恩,倾听她内心的声音,爱情无声无息地降临。为了她,天使放弃了无限,来到人间。世界的温度让两个孤独的灵魂相认,因爱相遇,因爱重逢,不再孤独,不再漂泊。
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又名《欲望之翼》)以天使的视角和灰色的色调,静静地审视着这座充满痛苦的历史名城。
影片中的柏林总是与伤痕联系在一起,但柏林其实聚集了各种美:教堂和中世纪宫殿的古典美;黑格尔、康德、马克思等大师留下的哲学基因和文化美,包豪斯风格塑造的建筑美.....这是一座死后诞生的城市,一座在废墟上重建的自由之城,历史厚重,思想深邃。可能不太适合小清新,但在欧洲人文地理旅行,无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标。本文将跟随天使的脚步走近柏林,感受这座城市的厚重与深邃。
影片一开始,天使丹米尔站在一座破败的教堂顶上俯瞰着这个世界,他透明的翅膀忽明忽暗,孩子们抬起稚嫩的头颅仰望着天空下。教堂的哥特式尖顶已经倒塌,旁边是一座现代摩天大楼。
这座新旧对比鲜明的建筑是柏林著名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也是柏林战后重建的象征。因为保留了二战时被炸毁的塔尖,所以也被称为“破教堂”。教堂内部其实很漂亮,壁画也很精美。夜晚开灯时,密密麻麻的蓝色玻璃窗透露出异样的魅力。新老结合是今天柏林的缩影。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的一侧是著名的选帝侯街。两个天使坐在车里,平静地讲述着世界各地不同时期发生的各种故事。窗外,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在街上接吻。年轻人背后的建筑“法国之家”,位于当选皇帝侯街211号,至今仍在营业。
这条街是柏林西部的主要商业街,因其发音(Ku的damm)也被中国人称为“裤裆街”。如今裤裆街高楼林立,熙熙攘攘,各种大品牌,包括古驰、LV、爱马仕都在这条街上有专卖店。
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像一个图书馆。
电影中的天使们在这个由书海构成的“天堂”里徘徊了很久,观察着众生相。
柏林国家图书馆的全称是“德国柏林国家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其前身创建于1659,是德国藏书最多的综合性图书馆。如今,柏林国家图书馆由两部分组成,位于菩提树大道1号楼,主要收藏高达1955的历史书籍。波茨坦大街2号楼,建于1978,主要负责借阅和大型资料图书馆。波茨坦大街2号楼,卡希尔的流浪图书馆,天花板独特。
安吉尔·卡希尔(Angel Cahill)陪着年迈的讲故事者走进一片荒凉的废墟,那是冷战时期的波茨坦广场,尘土飞扬,泥泞不堪。
今天的波茨坦广场和电影里大不相同,几乎看不到过去的影子。废墟上重建的新波茨坦广场是“新柏林”最显著的标志,高楼林立,繁华非凡。其中最著名的是带有扇形屋顶的索尼中心。夜晚,屋顶从周围的老建筑中脱颖而出,五彩缤纷。
柏林最著名的遗迹是柏林墙。
影片中天使走过的波茨坦广场旁边,是柏林墙,当时还很坚固。当天使丹米尔为了他爱的人降落在地球上的时候,也是在柏林墙边上。柏林墙是东德政府于1961年围绕西柏林边界修建的封闭边防体系,东西德领土自此分离。文德斯在1987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柏林墙还在。
20多年了,即使一堵坚固的墙能挡住一部分逃跑的路,向往自由的灵魂怎么会那么容易屈服?还有无数东德人冒着生命危险逃往西德。电影《窃听风暴》以此为蓝本,讲述了东德人民的压迫和斗争。
1989之后,随着东德政府的倒台,柏林人兴高采烈地拆除了柏林墙,结束了一段孤立的历史,剩下的城墙成为了对那段黑暗过去的警示。
柏林墙曾经禁锢了身体。柏林墙倒了,但它带来的思想仍在涌出。人与人之间无形的墙还在吗?
天使降临人间,柏林的故事还在继续。
柏林前市长曾说柏林“贫穷但性感”。城市破败繁华,一半是过去,一半是现在。真正的天堂不会在柏林,但追求自由的理念和灵魂在这座城市是无尽的。
电影里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曾经是天使,为了爱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游走在黑白柏林之间,不断地感受和思考。也许在某个时刻,会有天使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朗诵一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