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第二学期关于老少衔接的家长会内容
亲爱的父母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一起探讨年轻趋同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如果你带孩子离家去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到小学;如果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这两个阶段来比较,最薄弱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幼小衔接”。因为它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所谓幼小衔接,既是幼儿园教育的结束,也是小学教育的开始,起着衔接的作用。老少通吃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有兴趣,活动合群,生活有条理,非常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我想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应该有超前的认识,提前意识到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并预估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首先,我来和大家说说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
进入小学,孩子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等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方面出现了脱节的问题。所以,要做好幼儿的衔接工作,我们的家长首先要明确幼儿园和小学的主要区别:
第一,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装饰精美,生动活泼,充满儿童的兴趣,物质环境丰富,玩具琳琅满目。而小学教室只有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在操场上享受运动器材的机会比较少,这让刚入学的孩子有点不适应。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永远是“游戏式活动”。小学的学习完全不同,因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管你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应该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学好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的时间很短,孩子们面对的是和五六年级学生一样的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的课堂学习。而且最后总是用考试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成败,给孩子很大压力。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在幼儿园,老师更多的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孩子,参与孩子的活动。师生关系类似于家庭关系。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三个老师整天和他们在一起。没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会问老师在哪里。但是,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老师的角色会发生变化。因为教学的任务,老师以教学为主,在生活上不如幼师关心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在课堂上,师生单独接触的时间较少,所以新来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这种新的师生关系难以接受,甚至会感到陌生和压抑。
第四,教学方式的改变。小学正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发挥、探索发现,中学崇尚玩、学的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比如孩子在走路的时候发现草已经发芽了,我们就随机带孩子去幼儿园观察,看看除了草还有什么东西发芽了。银杏树发芽了,柳树发芽了,柿子树发芽了,桃树发芽了,等等,从而得出春天已经到来的结论。而小学则以课堂教学和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很多时候,课堂是被老师的讲解主导的。除了老师的讲解,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这就需要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行为准则的改变
幼儿园里通常认为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比如上厕所,说话,玩东西。比如我班有个孩子就经常有这种情况。这里的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她突然请假去撒尿,老师真的左右为难。一个好的教学秩序的批准被她打乱了。如果你再离开教室,老师也不能停课,让其他孩子等你回来。也许你会失去学习后面关键知识的机会。不,如果你尿在自己身上呢?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一定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纠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上课要坐直,不要东张西望,不要随便说话,说话要举手,学习用品要摆放整齐,不要撕课本,上课不要喝水,到指定地点等家长来接。这些规定都包含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孩子过去的感性会逐渐被理智和规则所控制。幼儿园很多自主选择的活动中孩子的时间和权利会被服从统一的要求所取代。
第六,家长和老师期望的变化。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孩子的营养、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孩子在幼儿园要吃好,玩好,和同龄人相处好。孩子一旦进入小学,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学习上对孩子有新的期望和高的要求。考试95分以上,孩子之间横向比较激烈。
总之,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我们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重视儿童智力的训练和培养,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儿童学前心理准备全面。
第二,然后向在场的家长汇报我们两个班的老师已经做了什么,以及即将要做的事情:
第一,孩子的学习。
1,写字时,我们要求孩子把笔记本放直,眼睛离笔记本一尺,胸部离桌子边缘一拳,正确握笔。
2.看书的时候,请把书拿在手里。不要把头靠在桌子上,保持一英尺的距离。
3.在中小学课堂上,我们的意思是“把你的小手放在你的小腿上”。现在让孩子们像小学生一样坐好,把手放在桌子上,背挺直。
4.活动时间延长至30或35分钟。
5.有算术的时候,我像小学生一样开火车。
6.活动中有问题就举手,大声回答。
二、孩子们的生活
1.每天都有小值日生、小老师之类的“岗位”。有了这样的“动力”,孩子就会积极参与加班活动。
2.每次做完作业后,马克笔和油画棒都会整理出来,分组整齐摆放。
3、吃饭时尽量保持安静,并能吃完,有节约食物的意识。
4.饭后擦擦嘴,知道饭后不能跑步。你应该参加一些安静的活动,比如分享玩具,可以培养孩子与孩子分享的能力,体验他们的快乐;读书,主要看图说话,让孩子和孩子自由交流;听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听力和思维能力;折纸,让孩子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让个别有能力的孩子发挥主导作用。
5.午睡时,请孩子安静地进入午睡室,并按顺序脱下衣服,叠放整齐。午睡后起床,让孩子自己叠被子,养成好习惯。
第三,儿童的心理方面
我们带孩子参观了小学。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幼儿园小朋友的接触面,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还可以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校园生活。熟悉校园环境,了解校园和我们幼儿园的区别,看小学生上课,哥哥姐姐怎么坐,怎么说话等等。让孩子知道,我们上课要像哥哥姐姐一样立正,声音要大。我们还得看我的弟弟妹妹做操。感觉弟弟妹妹不像我们孩子一样需要老师的指导。他们被班长牵着鼻子走,心里想着以后我就是班长了。我们也看兄弟姐妹做眼保健操,知道如何保护视力。在孩子的心里,我觉得很向往小学。
所以作为我们的老师,现在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能力、学习情感和态度等。培养想象力、观察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基本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多方面为孩子的入学做好科学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