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想被组织接纳12件事永远不要做
1、工作时间不要与同事喋喋不休的闲聊。
2、不管老板在与不在都表现一致。
3、不要贪图公司的财物 。
4、时刻坚守对现在服务公司的忠诚度。
5、每天都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情去面对你的工作。
6、记住任何工作都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要知道,你所有的贡献与努力都是不会被永远忽略的。
7、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将不良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8、不要一到下班时间就马上消失,要对自己经手的每一件工作负责。并且让领导知道你在做什么。
9、给上司的任何建议或报告,都不要敷衍了事。严谨、负责、用心是每个上司都喜欢的工作作风。
10、不要看见功劳就想占为己有。
11、永远不要当一个没有思想的应声虫。
12、千万不要妄想把公司布置得和自己的家一样。
-- 访加拿大友博国际集团副总裁幸超
相对于智商,幸超更看重员工的情商。他认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东西,是后天可以补缺的,但情商却是很难后天再培养。所以在面试过程中,他会着重看一个学生的情商高不高。
“面试很重要,不光光是考核他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更要看他有没有发展潜能。如果能考上大学,一般来讲,这个人的智商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人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情商。在招聘时,他的专业知识差一点没关系,因为后天能够补的;但我希望他的情商比较高。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跟人打交道。人的性格是先前决定了的,之后要改有些难。情商高的、很有责任感的人,成功的可能就比较大。”幸超说。
因为一直经营企业,所以幸超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欢迎什么样的员工,心里非常清楚。但现在问题是,每年新招进来的毕业生,淘汰率很高。
“我觉得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心态没有摆正。学成毕业不容易,但问题是,当跨出校门的时候,他们和企业想要的人一比,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很多企业招进去的人,并不是企业想要的。目前国内大学的有些课程设置离社会的实际需要差得比较远,脱节很厉害。很多本应在学校期间就完成的基础培训,都没有做。譬如说,学生在课堂上学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非常弱;譬如说,不具备职业心态,参加工作后缺乏最基本的职业素质。”针对多年的用人感受,幸超坦言,“我们把人招进来以后,要花很大的精力培训,这是应该的。企业要培养自己的人才。但有些基本的东西,也需要企业来培训,这就比较麻烦。”
幸超认为,某种意义上,毕业生也是一件产品。而高校,则是这些产品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前段时间,广州举办了一个大型人才招聘会,他看到有很多毕业生前去投简历,但那些需要一定技能的岗位却没有人去报,这说明了,学校大量推出来的“产品”并不符合企业的需要。
幸超觉得,一个好的员工,业务能力只是其中的一项,最主要的是责任心。
“责任心非常重要。有些毕业生,他会要求企业怎样怎样,但自己却没有责任心,这是很大的一个缺陷。”幸超说。
有一件事情,让幸超触动很大。
几年前,他手下一个企业招了一名毕业生。那位学生某大学毕业,学机械的,还是学生会的干部,应该说能力非常出色。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也确实表现出了管理方面的才能。幸超觉得应该好好培养他。于是,第二年就让他当经理助理。在第三年的时候,几乎就将那个公司交给他负责了。但遗憾的是,不久之后出了点事情。公司被盗,财务室损失很大,工厂里的一些贵重东西也被盗走。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选择的是逃避。可能他觉得内疚,很快就引咎此致了,拍拍*走人,什么事情都不处理。对这件事情,我当时非常生气。企业培养一个人,是投入了很多的。企业出点事,有了损失不要紧,并且这也不是他的过错,只要正常地去面对,问题也能一点点解决。作为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本来我是想看他有没有应付危机的能力。如果他能把那件事完整地处理下来,我肯定会更加看重他,对他本身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不负责任的离开。我把企业交给你去做,但你不敢承担责任。这样的人就很难用。”幸超说。
“还有的一些人,企业在比较困难的时候招他去,很看重他。但他一看那么苦,调头就走人了。这类人,也是企业比较头疼的。”幸超说,“我认为,这跟个人的素质有关,跟学校里的教育也有关系。现在大学里,对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这一方面的教育非常少。很少有学校去教学生培养认同感——对国家的认同感,对社会的认同感,对企业的认同感。”
除了责任心,员工的团队精神也非常重要。一个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企业里头,大家就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对普通员工,我会很强调他们的协作精神。一个业务员在外面推销东西,背后是有一个庞大的团队在做支撑的:研发人员、生产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只有拿出合格的产品、质量过硬的产品,销售人员才能把业绩做得很好。而反过来,研发人员在实验室工作,他们不直接接触客户,跟市场有一定距离,因此也不了解社会上的需要。但业务员却是面向一线的,他们最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他们把信息反馈回来,就能促进技术的提升和新产品的研发。”
和其他很多民营企业不一样,幸超宁可用薪水高的、能力较高的人,也不愿意用薪水低的但能力平庸的人。他手下跑市场的一线员工都是大学毕业的。“我们需要优秀的业务人员,除了推销产品之外,还能把信息反馈回来,产品有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激发员工对对企业的责任心,幸超认为,不是说教所能做到的。能否让员工有认同感,并且在企业里有家的感觉,这是能否留住员工的关键。一个人的责任心是可以激发的。
“我希望这个企业是他能够为之而奋斗的地方。我会传递给他一些潜移默化的东西。企业对员工是透明的,企业做什么,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在中国市场上占多少分额,能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这些信息,员工一进来,我就告诉他们。企业给员工提供的是一个平台,员工能在这个平台上唱出什么样的戏,看他自己。有些员工比较适应,就能融入企业,慢慢地会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他的想法如果符合企业的想法,他的责任心就会被不断激发出来。这样,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但如果企业的想法与他的人生设计是背道而驰的,那他可能会选择离开。企业不可能去适应一个人的想法。人只能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应人。企业也有其发展的自身轨迹。要想在一个企业里发展,就得去适应并融入企业文化。” 幸超说。
创新能力,也是幸超比较看重的。“我们希望员工能够在我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希望他们对企业的发展能有一些想法,能作出一些贡献。如果没有往上发展的动力,对企业也不好。”
有一个部下,幸超是非常欣赏的。他来企业才一年多的时间,就被提拔为了项目经理。幸超是这样评价他的:
“第一,他情商比较高。有时我带他去谈判,他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但他不会在谈判桌上表现出来,而是底下跟我交流。确实,有些想法他比我好。第二,他非常有责任心。要是今天没有把某件事情做完美,他会想方设法地去做。举个例子,本来去年十月份他是要结婚的,但正好那段时间公司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要派人去香港,并且不能往后推。我只给了他一句话,你看怎么办吧?他做出的决定是,把婚期推迟,赴港处理事情。那段时间本来是他的假期,他是可以推却的。但他把企业放在心上,而且做了很多的前期调查工作,最后把那件事情处理地非常好。第三,他非常善于学习,做事情条理性很强。现在上网的人很多,但不少人是泡在网上在聊天、打游戏,做一些很无聊的事情。但我发现,他上网是在看国际经济,在关心国际大事。他善于盘通,有时在电视上看到一条新闻,他都在思考会不会是一个商机。有时我翻他的工作日志,上面都是非常整齐的,记录清晰,而决不是像别人的流水帐。第四,他对父母很有孝心。我觉得人的素质是综合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努力出来的。企业对员工负责任,员工也要对企业负责。”
培养出一个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是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同努力的。“作为企业方,我们自己也有些误区,有时提供给学生的职位和发展环境并不一定完善。我们也需要相互沟通和改进,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社会。”幸超说。
幸超认为,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国外高校的一些做法是很好的。学生在求学期间,可以适当拉长学时,放出一年两年到特定的企业工作,然后在回来学习。
“说实话,目前国内学校的课程设置针对性比较差,都是为了设置而设置,不太适合社会的需要。很多老师,包括有些教授,责任心不强。教课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按着教学大纲教就完事,而不去考虑学生合不合格,毕业后符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希望自己推出的产品都是合格的,这种愿望不强烈。而且现在很多的大学老师,本身跟社会的沟通能力都不够。”幸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