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近代世界大战中的仪式兵器

揭秘近代世界大战中的仪式兵器

在20世纪初,刀剑在战场上作用越来越小至少在西方世纪如此,更多的是承担仪式中的角色,成为军官权威象征就像许多世纪以来那样。

到20世纪,仍然存在的其他纯仪式性武器包括官员的手杖和陆军元帅的权杖。另一个保留到世界大战时期的习俗是将仪式性的武器(通常是装饰华丽的刀剑或者手枪)授予获胜一方的指挥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1945年之前,所有日本军官都被要求佩军刀。但是,由于供不应求,这些剑并不都是用传统的工艺打制的。

法西斯头子贝尼托·墨索里尼和阿道夫·希特勒对大众心理和宣传的用途都有直觉的理解。

除了大规模集会、鼓舞人心的电影和其他宣传元素之外,意大利法西斯纳粹德国都使用武器符号作为工具,在国民中培养狂热的战争精神,使他们更紧密地结合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这样的做法之一是广泛发放精致的仪式性武器,特别是短剑。在纳粹德国,军队各兵种、准军事组织和党组织如希特勒青年 团基至警察和消防部队等民用组织都有了与制服相配的短剑。。这些武器常常刻上“爱国”的座右铭—如,希特勒青年团的刀上镌刻着“Blut und Ehre”(鲜血和荣耀)的字样。

德国青年团佩剑

虽然最终打败意大利和德国的同盟国并不盲目崇拜刃具,但是它们的领导人有时也承认刀剑是胆量和勇敢的象征。今天笔者就给读者们介绍下来自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仪式性武器。

现代德国军官佩剑开始于一次大战期间,德国皇帝威廉为鼓舞士气而下令锻造了一批军官荣誉佩剑。二战开始,法西斯效法这古老的军事荣誉传统锻造了五花八门的军官荣誉象征。其中比较罕见的是武装党卫队佩剑和德国海空军佩剑。这种佩剑大部分由索林根的威斯特法伦城中的厂家制造,这座城市从14世纪起以精致的刀剑武器而闻名。

意大利法西斯党佩刀

只有意大利法西斯党党员(从1922年掌权到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在二次世界大战拥有这种军刀。

纳粹德国于1934年组织了德国劳动军团Reichsarbeitsdienst RAD,为公***工厂项目提供劳力;该组织后来成为了国防军的辅助服务单位。

纳粹劳动军团佩刀

德国劳动军团官员携带配发给劳动者们的砍刀的一种较小,加上装饰的型号这里展示的鹿角手柄版本是由著名的索林根艾克洪公司制作的。

墨索里尼佩刀

肖特尔刀传统的埃塞俄比亚弯刀是意大利在1936年征服埃塞俄比亚之后献给墨索里尼的,这位独裁者实际上是个狂热的击剑手,据报道在年轻时还曾经参加过典型的意大利式决斗。这种肖特尔刀刀身有着典型的阿拉伯风格装饰图案,意大利式的刀刃,再配以伊斯兰风格的握柄。

军官手杖

许多军队的军官常常携带手杖,这些手杖通常在61厘米以下,表面覆盖皮革并采用金属的尖端。

手杖的起源无从考证,可能源于行进队中用于隔开距离的“步伐棒”,也可能用于刑罚的。不过到了20世纪,这种物品只作为职位的象征。

中正剑

中正剑是中华民国蒋介石赠给其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因为在其剑柄上刻有“蒋中正赠”字样因此得名“中正剑”,进而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

“中正剑”剑柄刻有“黄埔志工无往不胜”“中正”等字样另一面就刻“校长蒋中正赠”,有一把的剑身上刻“成功成仁”字样。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的许多战役中,由于部分军人以此剑自杀殉国,此剑遂以“军人魂”之名在军中传开。能够获得这柄剑的大部分是黄埔嫡系和地方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