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班中培养幼儿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给家长的建议:在生活中开发孩子的数学潜能。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在生活中启发孩子学习数学。
孩子拿东西指路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伸出一根食指。这时候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这是1。”
如果孩子想要饼干,妈妈可以伸出食指告诉他:“吃1就好。”这样,孩子从小就有了数学概念。
孩子蹒跚学步时,父亲可以牵着孩子的手,边走边数。孩子们上楼下楼时喜欢数楼梯的步数。很多1岁半到2岁的孩子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学会数到10。
给家长的建议二:在游戏中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
孩子玩积木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他们一个一个的放。
或者让孩子唱儿歌:“一群鸭子从南桥下来了,快来数数,二四六七八……”可以让孩子学跳橡皮筋,边跳边数:“一五六,一五七,一八二一;256, 257, 2829311, 356, 357, 3839411 ... "大一点的孩子跳,孩子边看边背这首儿歌。这首童谣可以帮助他们学会从9转到10。很多孩子在背9的时候经常出错,因为背不到10。
给家长的建议三:在家务中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
做家务时让孩子帮忙数数,是中国妈妈常用的方法。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两岁的孩子会摆桌子,那么每个人就有1个碗,1个盘子,1双筷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吃饭,他会摆5双筷子,也就是他会数10双筷子。饭后分水果,孩子会主动做。按照人数来算,他们每人应该得到足够的1或者2。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数数很感兴趣,他们家的电话号码,奶奶的电话号码,奶奶的电话号码,甚至父母的手机号码都会背下来。3~4岁时学会倒背如流,比如把3547背成7453。以前四岁能数到三位数的孩子不多,现在三岁能数到五位数的孩子多了。
孩子们喜欢帮妈妈买东西。如果妈妈准备的钱允许他们支付,3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完成任务。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在家做习题,比如交一个5元的钱,买三个蛋糕,找一个2元的和一个1元的,或者找三个1元的等等。孩子认识了就可以练习用钱,买票买票。家长可以让孩子出钱,看看拿回来的钱对不对。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用钱还学会了社交的技巧,获得了成就感。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启发孩子的数学。数字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学前智力开发要寓教于乐。相信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引导下会越来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