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能够守岗;
2.能使用礼貌语言,安静玩耍;
3.初步培养孩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内容:
玩具屋,医院,理发店,菜场,银行,公交车,超市。
活动流程:
一.导言
孩子们,今天我们又要去玩洋娃娃的房子了。你开心吗?上次我们玩玩偶之家的游戏时,李子恒的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他本来是娃娃家的爷爷,后来看到医院医生不够用。那是因为医院的孩子跑了,所以他去医院帮助病人。
而且他看病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他用气功。今天我想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工作,下班了。还有,是不是玩游戏的时候要安静,让在医院看病休息的人好好休息;
二、儿童游戏
老师指导:重点指导娃娃屋,扮演客人的角色和娃娃妈妈一起收拾娃娃屋;
一般引导所有服务场所使用礼貌用语;
教师观察:
1,先观察孩子会不会移动桌椅,再去拿玩具;
2.观察孩子是否能自己解决一些小问题;
3.观察孩子是否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站好岗,不在教室中间乱跑;
4.观察孩子游戏的声音是否安静;
第三,教师评价
1,让个别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今天的新发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表扬今天在游戏中能坚守岗位,使用礼貌语言的小朋友;
3.表扬全班同学能在游戏中以低音量玩游戏,并告诉孩子们看他们在下一场游戏中的表现;
活动反映:
小班的孩子容易模仿,有初步的主体意识。他们渴望像成年人一样参与各种活动,会在想象的情境中反映现实生活,而《玩偶之家》更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所以孩子喜欢玩。
丰富的玩具材料是开发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有效途径。玩具材料可以启发孩子联想,激发孩子对游戏的欲望,使孩子的游戏活动更有目的性,增加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和热情。但由于孩子模仿的比较多,看到别人玩的就玩,看到别人有的就想要,所以游戏前期不宜放太多种类的玩具,同样数量的玩具就足够了。
而且,孩子的能力也有一些差异。要把好的和差的配对,让他们互相带动,互相感染,共同感受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