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独木桥的教案与思考

同学们,你们走过独木桥吗?你什么时候路过的?你感觉如何?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教案和反思。我希望你喜欢它。

过独木桥教案活动的设计背景

中产阶级的孩子对一些有趣好玩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和本班孩子的基本情况,在满足孩子对游戏热爱的条件下,发展他们在动作上的协调能力,在少数孩子不够大胆的情况下进行引导。

活动目标

1.通过这个游戏促进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让孩子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

3.培养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培养孩子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2.难点:引导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个别不够大胆的孩子感受游戏的乐趣,逐渐勇敢参与。

要准备的活动

1.准备三个平底茶杯。

2.准备场地(用粉笔画一条长3米,宽20厘米的跑道)。

3.准备3面小红旗。

活动过程

1,开始

老师带领孩子们随着火车队列进入准备好的场地,安排孩子们站在跑道两侧。

2.比赛

老师给孩子们解释了这个游戏。

导语: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你们来是想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新游戏。让老师告诉你怎么玩这个游戏,好吗?

(1)首先,老师展示一个茶杯,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把它戴在头上;孩子们发现了什么?

(2)老师动了,茶杯掉了,问,怎么了?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3)告诉孩子将茶杯平稳地放在头上,保持头部不动,张开双手,向前看,在1、2、3跑道上直线缓慢行走。这样茶杯就不会掉下来,可以顺利到达终点。

B.过程

(1),分别让柔韧性和协调性强的孩子在正常观察中先比较;引导孩子欢呼呐喊?加油?!

(2)及时引导和纠正孩子刚才的游戏情境;

导语:刚才谁赢了?谁的杯子掉了?为什么会跌?

(3)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老师向孩子强调如何完美完成任务,同时做好孩子的心理安慰工作。即使茶杯掉了,也不要气馁,告诉孩子还有机会让他们仔细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

(4)师生互动,引导:老师看到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老师也想玩。你愿意和老师比赛吗?平心而论,老师可以倒着走!

(5)请第一轮赢的孩子参加第二轮比赛,第一轮摔茶杯的孩子再来。问:小朋友,第二轮过独木桥的时候,你把第一轮的茶杯掉了。你还留着吗?

导语:小朋友,谁赢过两次?

C.和孩子分享活动的快乐和成果。

3.活动结束

过独木桥的反思1。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活动的趣味性也吸引孩子积极参与。虽然活动的素材不是很丰富,但却能让孩子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儿童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热情很高,能够自觉遵守纪律,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当然,也有极少数孩子胆子小,不敢参加活动,但最后通过耐心的引导,最终还是参加了活动。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因为我是班主任,所以对这个班级的孩子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性格特点都有一定的把握,所以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以我最小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从教师的一个示范开始,向孩子解释游戏玩法。

4.如果让你再上一次这门课,如果让我再上一次这门课,我会更加注重活动设计,让活动过程更加有趣,设计一些环节,比如过独木桥的时候会遇到障碍物等等。,而且我也可以考虑给胆子比较小的孩子做活动前的准备。

让所有的孩子都投入到活动的快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