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本质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劳伦斯·科恩,由李岩翻译并介绍。李岩是中国Playpower工作室的创始人,从事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所有孩子的玩耍其实都是孩子的一种游戏,不管是他和他的木偶聊天,还是她把妈妈的化妆品抹在脸上。知道一些育儿教育的家长都知道,要教育孩子,孩子首先要听你说的话,而孩子听家长话的前提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种联系。而游戏是一种重要的联系方式。

?游戏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是游戏力到底是什么?玩的能力是父母需要的一种活力,一种自信,一种兴趣,一种幽默。玩耍能给家庭带来欢笑,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敢。

?游戏是孩子们主要的交流方式。游戏对孩子来说有三种意义。一种是孩子尝试成人角色和技能的方式。比如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会扮演老师的角色,或者在过家家的时候会扮演家长的角色,这就是他们在努力做大人。第二,游戏可以满足孩子对联系和亲密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被称为“儿童之王”的成年人如此受孩子们的欢迎,因为他们愿意和孩子们一起玩,遵守他们的规则。即使看起来很傻。通过游戏可以加深联系,加强亲密关系。第三,游戏可以让人从情感创伤中恢复。例如,当我的孩子大约三岁的时候,她喜欢拿着她的木偶兔子拍打它。本来我以为她只是在模仿大人们对待她的方式。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其实是孩子在回顾她被批判的过程。她扮演父亲的角色,她成了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情绪逐渐恢复。

?Play force倡导父母和所有教育者都能怀着热切的心情与孩子建立联系,随时准备为孩子奉献无尽的爱、鼓励和激情。很多成年人,尤其是忙碌的父母,非常抵触和孩子一起玩。他们认为孩子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有时候孩子还是要和大人一起玩,这对于大人来说可能不容易,但是只要下定决心多练习就可以做到。因为父母其实不仅仅是陪伴,更是在游戏中帮助孩子心理康复,健康成长,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

?首先,大人要能在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放低姿态”。放低姿态意味着成年人不仅要能像孩子一样爬山,在地上爬,像小狗一样叫等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放开心态,跟着孩子走,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甚至加入一些我们成年人根本不认可的游戏。我感觉我没有做到完全。虽然克服了一些出身家庭带来的枯燥性格,但要完全做到还是很难。原因是没有意识到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能放下心态,认为自己像个孩子一样做那些搞笑的动作很傻。现在看来是大错特错了。

其次,在玩耍的过程中,必要时带领孩子。主宰的关键是轻轻推他一下。所谓“轻推”,可以是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可以是发表意见,提供一些建议。可以是“我们玩吧”这样简单的句子,也可以是先加入孩子的游戏,再做一些改变。也可以在演奏的过程中引入重要的主题,注意,不要太刻意。既然游戏占主导地位,那就意味着父母需要保持一种态度: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是有趣的。把做家务、打扫卫生、买菜做饭各种苦差事变得有趣。让事情变得有趣,不仅能把事情做好,还能增进亲密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加强合作,好处多多。

?最后,家长需要每天找个时间抛开工作和烦恼,断网,不接电话,专心陪孩子玩游戏。

在真正应用有效的育儿原则和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养精蓄锐。如果我们是在通过游戏给孩子灌满爱的杯子,那就先灌满自己的空杯子。其实《游戏权力》中反复强调的概念和原则,是适用于家长自身的。如何填满你的空杯?

?第一,要承认自己在游戏开始时的情绪:厌烦、沮丧、厌倦、急躁、愤怒、疲劳等等。当我们被这些情绪淹没的时候,很难有乐趣,更难去关注孩子的需求。我们需要找个人聊聊,把杯子装满。最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倾听者,一个能尊重你,对你的话题感兴趣,但不会教你怎么做的人。当你找到一个有思想的倾听者,你会惊讶地发现,即使你自问自答这些问题,你也会发现自己从中获得了力量。

?第二,我们可以与其他家长互相帮助,在玩耍中建立互助共同体。就几个能经常给你打电话或者和你喝茶聊天的家长,经常聊聊最近的育儿生活,互相照看孩子,进行情感救助。可以组织家庭支持活动,孩子和家长可以一起花几个小时玩游戏。父母也可以分享喜悦,表达沮丧,恐惧和愤怒,发泄这些情绪,这样他们就可以回家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了。

这本书颠覆我之前观点的一点是,大人对男孩女孩的不同对待存在误解。我以前觉得男生和女生应该区别对待。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区别对待男孩和女孩,会伤害孩子的根和翅膀。作者所谓的根是指联系和情感表达,而翅膀则代表力量。在一项实验中,每个受试者都看着同一个婴儿,但其中一半人被告知是个男婴,另一半人被告知是个女婴。研究人员秘密观察了受试者对婴儿的反应,并评估了他们让婴儿探索的承诺、婴儿醒来的速度以及与孩子的互动程度。结果发现,如果受试者把婴儿当成女孩,他们会很快拥抱她,并有更多的互动。如果你认为宝宝是个男孩,你会等更长时间冷静下来,但你会鼓励他多探索,多锻炼。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男孩和女孩从出生起就受到不同的对待,受到不同的限制,所以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所以女生通常会得到太多的安慰,却不鼓励她们去冒险和探索。他们需要游戏力来培养力量和信心。男生是允许去探索的,但是当他们害怕,孤独或者难过的时候,就没人管了。所以男生需要通过玩耍来加强联系和情感表达。就我个人而言,我确实觉得孩子在我心目中是被区别对待的。我家是女儿,她的撒娇和哭闹会让我和她爸爸更加包容。如果是儿子,我想我不会。所以,我缺乏对女儿进行过多探索的欲望和勇气。现在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我会尽量弱化自己的性别意识,给她更多的力量。

1,枕头大战

2.摔跤

3、人肉拔河

4.红绿灯

如果一件事能让孩子咯咯笑,那就应该再做一遍。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