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会不会代替人脑
(1)人工智能是指用电子计算机来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功能和智能。电脑的出现,使得人工智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电脑不仅能代替人脑的某些功能,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性上大大超过人脑,它不仅能模拟人脑部分分析和综合的功能,而且越来越显示某种意识的特性。真正成了人脑的延伸和增强。
(2)电脑的发展和广泛使用,迅速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巨大的哲学意义。对于唯物主义哲学来说,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这就是:那种看来完全没有感觉的物质,跟那种由同样原子(或电子)构成的却具有明显感觉能力的物质是如何发生联系的?电脑的出现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因为电脑主要是一种机械的电子的运动,组成电脑的物质本身是无感觉能力的,而电脑所显示出来的功能不仅超过感觉,甚至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思维。这个进步不仅对于解决无感觉的物质如何进到有感觉的物质非常重要,而且有力地证明了意识根源于物质这一唯物主义观点......
我理解的人类智能的那种学习过程是一种进化的过程,即由简单而复杂的自我成长过程。同时,我觉得人的这种智能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完全依赖于其规模极其庞大的神经组织,在人的大脑中是不存在所谓软件的,即人脑的功能可以说是完全由"硬件"实现的,只不过那是能够自组织的生物"硬件"。
尽管人的大脑中没有所谓软件的概念,但是大脑与神经系统的自组织自学习的这种"硬件"工作的过程能不能抽象成一个算法呢?即人脑的这种"硬件"结构所具有的功能能不能以我们所理解的软件实现呢?这样我便不得不再次提到计算理论的问题。我们现在的算法概念是基于图灵计算模型定义的,于是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图灵计算模型的能力与人的大脑的能力相比是否等价(或超过)?只有保证了这种等价性,我们才有可能(还不是一定)基于图灵计算模型设计出与人类智能产生过程效能上等价的算法。也就是说图灵机与人脑的等价性是功能上等价于人脑的算法存在的必要条件。所以说物质基础是前提,这绝非是哲学上的空谈。
那么图灵计算模型与人脑是否等价呢?我们已经知道,那种将人脑看成离散的自动机的看法实际上早已过时。但我们也许又会问,尽管大脑不是离散性的,但是它到底能不能够与某种也许很复杂但终究是离散的自动机等价呢?好了我们已经知道,任何离散的形式化的自动机其能力都不会超过图灵机,这样问题又回到了本段开头:图灵计算模型在能力上到底与人脑等价与否?现在,我只能说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要严格地证明两者等价与否首先得能够将人脑形式化地描述出来,而这在现阶段显然是不可能的(以后也难说),因为这需要对人脑的完全透彻的理解(而且即使有了透彻理解,到底能不能形式化地将这种理解表述出来又是一个问题)。对于这个等价性的问题,现在的我们唯一可以肯定仅仅是人的大脑的确是极其复杂的。而我对这个证明的态度是悲观的,但是同时在这个问题上,我对超越图灵机的计算理论的能力并不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