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设计我的小手
“我的小手”教案设计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手的形状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讲出来。
2、能大胆想象并根据手形作画。
活动准备:
1.绘画材料:画纸,勾线笔。
2.画画前组织孩子玩各种手影游戏,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活动流程:
1.伸出手,通过仔细观察了解自己的手,说说自己的手长什么样,了解各个部位的名称(先观察自由交谈,再集体交流)。如:10手指、手掌、手背。
2.组织孩子去做?手指游戏?然后呢。小手变?引导孩子用手做出各种形状,启发他们思考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想要的越多越好,而且和别人不一样。
3.引导孩子去欣赏?小手变?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手绘活动。
(1)组织孩子进行?联想画手?图片欣赏。
(2)指导孩子用勾线笔沿着手的边缘画(可以放置不同的手形)。
(3)引导孩子想象,并在此基础上添加图片。适当做一些示范。
(4)指导个别儿童绘画。
4.组织孩子欣赏彼此的作品,交流感受。
孩子们互相介绍自己?手?它变成了什么。请把你的作品介绍给画得和别人不一样的小朋友。鼓励孩子模仿老师的作品。帮助缺乏绘画能力的孩子学习绘画。
欣赏每个孩子的作品,活动就结束了。
活动延伸:让孩子把张开的手画出来,沿着轮廓剪开,让家长帮着在纸上写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手很能干,可以做很多事情。
“我的小手”教案设计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小手,知道手各个部位的名称。
情感目标:引导孩子理解手的作用。
技能目标:学习如何根据手部轮廓绘制和打印指纹,知道绘画的形式有很多种,体验不同方法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喜欢手印画,认识手的作用。
教学难点:训练孩子手根据轮廓描摹指纹的控制能力。
要准备的活动
1.几张绘图纸。
2.油画棒若干(至少等于孩子的数量)。
3.已经制备了几盘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进口活动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朗诵儿歌《我的小手》。
二、引导孩子画小手(也就是把小手的轮廓加进去)
1.认识小手的形状(让孩子自由想象小手是什么样子)。
2..老师引导孩子认识手各部分的名称。
3.画小手:老师示范左手放在画纸上,手指张开,右手用油画棒沿着左手的手掌和手指画一个圈。老师在演示的时候强调左手不要在画纸上随便动,画画的时候一定要沿着手指的边缘画,以此来训练孩子手的控制能力。)
4.孩子跟着这个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孩子。
第三,小手的作用
1.老师问:?我们的小手真的很能干,会画小手。我们还能用手做什么?
2.老师画小朋友说他们的小手会做什么。写作,洗衣服,洗碗,拿东西,擦桌子等。)
老师告诉孩子们,我们的手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爱护和保护我们的手。
第四,手印绘画
1.老师:?我们画画的时候,小手除了握笔画还能怎么画?你看,老师的手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画我们的小手。?
2.老师演示手印画:先将一只手的手掌和手指蘸上调好的水粉颜料,然后张开手指按在空白的画面上,就印出了完整的手印画。
3.孩子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保持衣服干净,不要把油漆弄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地方。
4.孩子们欣赏自己的手印画,体验手印画的乐趣。根据他们的手印,他们可以比较谁的手大,谁的手小。
动词 (verb的缩写)结束活动
1.老师轮流帮孩子洗手,擦掉桌子上的水粉颜料,和孩子一起* * *清理教室里的废画纸,放入垃圾桶。
2.老师评价,挂出了孩子的作品展给孩子欣赏。
“我的小手”教案设计了三个活动目标:
1.孩子们尝试添加手形和改变不同的物体。
2.通过活动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流程:
首先,带领孩子玩手指游戏,介绍活动。
1.手指游戏:
我的小手变了,变成了一只飞翔的小鸟。
我的小手变成了一条游动的小鱼。
我的小手变了,变成了小狗。
我的小手变了变,变成了乌龟在爬。
2.问题:小手还能变成什么?
老师可以帮助创作儿歌,带领孩子玩手指游戏。)
第二,用手改变形状,感受小手的灵巧。
1.问题:刚才,我们用小手做了许多小动物。你能用手做出不同的形状吗?
2.个体儿童集体示范和模仿。
3.总结:刚才我们用自己的小手创造了爱情、房子、平面、剪刀等多种形状。你觉得你的小手怎么样?
第三,进行手联画。
1.指导孩子用勾线笔沿着手的边缘画(可以放置不同的手形)。
(1)老师示范。
?是的,我们的小手可以灵巧。今天我们来画灵巧的小手好吗?(老师画画)
(2)在此基础上想象并添加图片。
?手绘的,但是手心是空的,我们可以在手心里画什么?(儿童自由想象)
2.老师又解释了绘画步骤。
3.儿童绘画和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欣赏对方的作品,交流感情。
1.个别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画的是什么,要求用更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2.小朋友沿着大纲剪下自己的作品,排列成?有趣的手?墙面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