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三个教案
分桃子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正确地用语言表达“除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除法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和意义。
教具准备:CAI、小圆盘、三角形、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准备
为了熊的生日,许多小动物被邀请来庆祝。还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好吃的。
二、探空过程
1,小猴子劈桃
(1),观察图片,猜猜两只小猴子会怎么分八个桃子。代替桃子,你可以把它们分成2堆,看看你能想到多少分。
(2)集体交流方式和课件展示。
(3)总结四个子方法,问:你认为这些子方法中哪一个最公平?
2.游戏:分铅笔。
(1),给我看10铅笔,给两个同学,让他们分一样多。我该怎么分呢?
(2)学生陈述后总结:就像分铅笔一样,每个人得到的量都一样,所以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平均分”。
(3)给我看13支铅笔,平均给三个学生。会发生什么?隐式剩余的概念。)
3.巩固练习:确定哪组图形是平均分,哪组不是。说说你的想法。
4.兔子被分成胡萝卜。
(1),四只兔子分萝卜不公平,吵了起来。那怎么才能让四只兔子平分24根胡萝卜呢?
(2)分组讨论,用棍子代替萝卜进行分割放置。
(3)台上点名,边说边荡,展示分的过程。
(4)小组讨论交流: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要求平均分的情况?
(5)刚才我们讨论的平均分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可以一个一个来打分。生活中还有一些情况是无法统计的,但又不得不平均。比如三个孩子平分一瓶可乐,那么他们是怎么分的呢?(试试吧)。
第三,探索实践
1,松果
(1),给我看看26个松果。如果把每只松鼠分成3只,猜猜这里有多少只松鼠?
(2)、拿出学校卷子,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正确答案。
(3)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作业。
(4),我们用各自不同的方法,但都是分成五份,一个* * *可以分成五份,也就是说有五只小松鼠来了。但是最后还剩下1,多余。
2.小动物被分组
(1),回想一下,小熊邀请了哪些伙伴来庆祝生日?
(2) 12小动物分组玩游戏,每组人数要相同,也就是得分要相等。怎么分呢?独立思考。
(3)群内交流。可以用12的三角形代替小动物来荡秋千和分。
(4)集体交流和课件展示。
第四,探索的总结。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反思
我说课程内容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三册,平均分第一除法,这个内容是学生理解除法意义的重要依据。本课程的素质教育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教学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同时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思想,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能力训练点:能正确地用语言表达“打分”的过程和结果,通过打分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强调为学生提供现实有趣的学习内容,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
围绕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改革的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我精心设计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要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结合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童话引入趣味,始终以熊的生日和请客为主线贯穿全班,使教学活动具有整体性和节奏感。同时,学生的积极性高,为后期的教学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探索新知部分,第一个安排是小猴子分桃子。在这里,我鼓励学生去猜两只小猴子可能会怎么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表演意识,然后让学生分一分,互相交流想法。我一边倾听孩子们的想法,一边抓住合适的时机进行情感教育。然后说“你觉得什么样的划分最公平?”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一样多”和“一样多”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玩分铅笔游戏,将10支铅笔分发给两个人,要求每个人均分等量,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等量”的思想,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意义。当然,“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所以我不用固定的语言来表达,而是用同数同字数来代替。然后我引导学生把13铅笔平均分给三个人,让学生初步理解余数的思想,纵向延伸数学知识。
为了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意义,我设计了一道判断题,让学生判断哪组图形是平均分,哪组不是,并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虽然题目比较简单,但能让大部分学生的想法得到肯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引起他们更强烈的兴趣。有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会事半功倍,更积极。
之后设计了兔子分萝卜,利用兔子的争吵吸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比之前难了一点,点数增加到了4。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和设置学习工具、命名阶段演示自己的方法,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有利于直观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平均分”时,我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充分发挥主动性。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进一步延伸了我的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学生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这时候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理解没有具体数字的平均分的方法,比如1瓶饮料多少人分,豆子多少分,分米多少分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总之,整个探究过程就是学生在童话中思维“动中学”的过程,既起到了探究的作用,又体现了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接下来进入第三部分,介绍练习。在这里,我安排了两种练习,一种是怀孕,也就是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通过“分松果”的活动,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另一种等分现象:“已知有26个水果,每只小松鼠分5个。猜猜这里有多少只小松鼠?”学生通过“一圈一圈”“一笔一划”的方式,将画纸上的26个果实内化为智力活动,初步建立了平均分第二法的表象。同时,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思想。第二种是开放性问题,即具有一定思维和开放性答案的问题。“把全班出现的12个小动物分组做游戏,要求每组人数相同。怎么分呢?”分组合作交流,通过划分和整理学习工具找到答案。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不局限于一点,而是放开,形成了这节课讨论和表演的又一个高潮。
最后,同学们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做了一个自我评价,师生们一起融入到小动物的游戏场景中,愉快地结束了课堂教学。
分苹果
首先,场景导入
学生喜欢苹果吗?
2、只展示题图:你估计一下,有几个?让我们一起数数。
3.揭示话题。
第二,感受新知识
1,动手操作现在老师要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多少苹果?怎么分呢?谁来帮助老师?
2.学生报告分数。
学生说老师,并在电脑上拖动苹果来演示学生的观点。
3.引导学生有序划分。
4.根据这个除法,你能说出加法公式和减法公式吗?
根据学生的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1和91+9 = 109+1 = 10+00-9 = 1 10-1 = 9。
2和8 2+8 = 108+2 = 1010-2 = 810-8 = 2
……
4.对数游戏
老师展示了一张数学卡片。你伸出的手的指数和老师的数字加起来是10。如果我给2,我给8,2和8组成10。
第三,巩固练习
(1)连接
(2)摘苹果
(3)猜电话号码
四节课总结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分糖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量项目进行平均的具体操作,可以感受到评分方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体验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
“分糖果”是第四单元第三课“分一分除”。以前,学生们有一些平均少量项目的经验。“给5个孩子平均分配20块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与同行的交流,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分成策略的多样性和合理性。还要“在表格中记录下你划分的过程”,提供“将100根棍子平均分配给小组内的孩子”的经验和策略。其实我们需要从大量物品平均的做法中收获的是试营业的经验。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将30名学生分成6组,即2组4人,2组5人,2组6人。)活动一:介绍每组人数。通过了解每组人数,复习平均分的意义。请介绍一下你们组的人数。要求是不能直接说出人数,但是可以算出一道和平均分相关的数学题,这样就可以算出你们组的人数。
根据各组小朋友介绍的情况,大家都在想:今天我们班的分组平均吗?为什么?如果平分,每组有多少人?
活动2:分20块糖果。
1.提问。
出示一袋糖果,让孩子观察并猜一猜有多少糖果。
问一个问题: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会分到多少块?
2.得一分。
请用五个圆盘代表五个孩子,用20根棍子代替糖果。先想想你准备怎么分他们。一次几件?多少次了?然后,开始一个点。
分的时候把你分的过程记录在表格里。(显示形式)第一行横向表示五个孩子,第一列纵向表示点数,中间表示每个点的结果。
(学生在分班时,老师巡回辅导,要求个别孩子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想法。)
3.交流分糖果的方法。(既要理解除法方法的多样性,也要理解在对少数项进行等分时应用乘法公式的简便性。)
孩子分了之后,集体交流。先看黑板上显示的点。不同点的孩子可以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形式。对于每一种分法,都要引导学生边分边估算:每次分多少块糖,还剩多少?多少次了?
如果你发现一次可以分20块糖,请告诉他你的想法。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把平均分和乘法公式的应用结合起来。
活动三:分100块糖果。(大数平均分)
1.提问。
解决了“20块糖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多少块”的问题。如果有更多的糖果,孩子们还会分享吗?
拿出一大袋糖果,让孩子拿它和20块糖果比较,估计它有多少块糖果。
问一个问题:如果把100块糖果平均分配给你们组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多少块?
2.把小组分成一个点。
100支代表100块糖果。这么多甜食怎么分?第一次会分几块?希望第一次之后,剩下的少一点,方便更快的分糖果。所以团队第一次要先讨论是不是分成几块比较合适,然后再分工(有人负责分工,有人记录,有人检查),最后开始分工,在表格里认真记录分工的过程。
(老师巡视,参加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分多少,需要多少,还剩多少,第二次怎么分...)
3.汇报小组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各组汇报时,要注意是否有以下两点有价值。
(1)第一次给每人10。我们应该询问他们的想法,给予鼓励和肯定。(在点数足够的情况下,将10根分成10根,方便口算。用了多少根,还剩下多少根。比如六个人一组,每个人第一次分10,六个10就是60,剩下40。
(2)在划分和估算的过程中,使用了乘法公式。
对于六人组的划分,也要着重引导思维:为什么不继续划分剩下的四人?
4.小组讨论。再给学生一次调整或改进原有评分策略的机会。)
让你把100块糖果重新平均分配给这个组的每一个同学。你会怎么分?至少可以分几次?
活动4:制定乘车计划。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对骑行的看法。)
车分三种:限4人,限6人,限11人,50个小孩外出郊游。怎么坐公交车比较合适?
教学反思
1.利用身边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之初,我引导学生向全班介绍他们组的学生人数,认识到不同的数字不是平均分,让“平均分”这一抽象的意义蕴含在具体的生活中,让数学活起来。
2.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感受“除法的不同策略”。在课堂上,我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通过两次“分一分”的活动,鼓励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会认识到,虽然划分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划分的结果是一样的。
在解决100块糖果的分割问题时,我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在活动前明确分工,在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参与各组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分割大量物品时,不能一下子分割完,可以一步步分割,分割的过程可以用表格记录下来;不用一次分一块一块的。按照剩余量来分比较合适。注意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这节课,我每次开始分糖果,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很好的小环节“观察和估算糖果块的数量”。特别是在第二次估算一大包糖果的块数时,引导学生将其与20块糖果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估算活动,创造提高估算意识和数感的机会。课后感觉大量物品平均的策略对学生来说还是不够,尤其是一次能分多少物品。在分100块糖果的时候,我可以问这个问题吗:“请先估算一下每个人能拿到多少块?”因为学生有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应该可以说“至少10”。
[案例回顾]
结合教材和当时的讲课,老师进行了两次介绍组数和“分糖果”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划分糖果的活动中,老师在尊重学生划分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划分方法的多样性,在划分大量物品时明白哪一种更合适。另外,在这节课中,每颗糖果分完之前,老师让学生先估算有多少块糖果才开始分,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只是教室里有些加班。教师是否应该根据当时课堂上的活动及时调整和选择教学环节?最后一个活动“租车方案”可以作为后备活动。有时间可以做,没时间可以放弃。这样的课更自然,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