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爷爷的作文怎么写?

妈妈和爷爷的作文如下:

那一年,我还在上大学,暑假在江西师范大学的一个培训班教书,一直到寒假才回家。一次偶然的聊天,我从我妈那里得知我爷爷已经去世了。他在春天去世了。我听完没有想哭也没有难过的感觉,但是突然我有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发现——我发现时间过得真快。爷爷中风去世,但已近70岁。

记得他去世前那年的正月,我见到他的时候,我已经病得不认识我们了。据我姑姑说,那几天爷爷一直叫我妈妈的名字。他好像还记得我妈。我笑着问我妈,我爷爷去世的时候她哭了吗?我记得我妈的回答好像是“不哭”。

其实我相信妈妈可能真的不会哭。我妈曾经跟我说过,她出生的时候,我爷爷看到她又是个女孩就很不高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反感越来越重,最后忍无可忍。我用大浴缸盖着我妈,想闷死她。结果我妈妈的奶奶受不了了,救了她。妈妈长大后爷爷对她也很不好。她只对姑姑(妈妈的姐姐)好,有什么好吃的先给她。

母亲和父亲结婚时,爷爷也极力反对,甚至在结婚当天拒绝从大门走出。几年后,我们家经济宽裕了,爷爷最愿意来我们家。他来了,我们就杀鸡鸭,招待他,直到他想回家(其实我也不想回家,只是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一个母亲能做到这样真的很难得。

而且,每当我爷爷奶奶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总是向我们家求助。当然,这种“困难”通常是经济上的(而我姑姑家一直很穷)。这时候爷爷对妈妈的态度开始转变,妈妈回到家都是笑脸迎人,客客气气的。所以,正因为这样,我对爷爷不是很有好感。看来钱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甚至扭曲很多东西。亲情到了这个地步,我觉得真的很可悲。

我记得有一次我奶奶得了重病,我爸爸给她治病(我爸爸是医生),我不收任何费用,连药费都是我爸爸出的。看着慢慢好起来,外公找了个赤脚医生给外婆治病。刚开始吃这个医生开的草药,病就好了。明明爸爸开的药开始见效了,爷爷奶奶却在外面打广告说爸爸没治好她的病,赤脚医生治好了她。我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有点生气。

我想,一个人再没文化,也没那么无知吧?好在我妈虽然有点不爽,我爸还挺大方的,也没在意。突然想起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觉得我妈可能对这个没什么感觉。我也能理解,我妈刚出生的时候,我爷爷因为她是女孩而恨她,甚至想让她死在襁褓里。长大后,她对她漠不关心,甚至在她结婚的时候,他也极力反对。

有父亲,却没有父爱!我不知道,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做?虽然无论父母给了我们多少生命,我们都永远无法回报。但是,我觉得她现在能做到这一点,对我妈那一代人来说已经很好了。

我们这一代人读了更多的书,过上了更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我觉得我们很多人对爷爷奶奶的孝心甚至不如母亲。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亲情在逐渐淡化,尤其是在富裕的地方。马克思是对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孝在诸德之首”。希望还算孝顺的朋友不要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爷爷的几个名字:

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祖父的日常住址是母亲的父亲。南方地区叫“爷爷”,北方地区叫“爷爷”。陕西有些地方叫“外野”。母亲的父亲。在江苏,如泰方言区称爷爷的父亲为“老迪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