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谷分离和凡人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名利依旧空,余波难续。(猜一件事)
溪谷分离和凡人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名利依旧空,余波难续。
[描述]
湘云看了这个用“小红唇”曲调写的谜语后,“大家都很不解。想了半天,有的猜是和尚的,有的猜是道士的,还有的猜是木偶戏子的。”只有宝玉一下子猜到了。
[注释]
1.溪谷分离,红尘游戏——猴子大多生活在溪谷溪流中,被抓后离开森林,来到闹市供人玩耍。
2.名利尚虚——指猴子戴帽子,装扮成文官武将。清代夫差敦冲《燕京岁时物语》中说:“与猴戏者,木盒中藏有羽帽黑纱,猴手开盒而坐,如官排。猴群唱黑话歌,可闻可闻。古代叫‘浴猴啼’,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3.事后很难继续——湘云在小说里已经解释过了:“演的猴子不是把尾巴剪掉了吗?”
[欣赏]
祥云之谜对作者意义重大。宝玉猜中谜语并非偶然,因为其中的每一句都适用于宝玉:大荒山青梗峰的顽石,已幻化成了人间,成了弘毅的儿子。这不就是“溪谷与红尘分离的游戏”吗?“有什么好玩的”的感觉,和他的歌《寄生草解忧》里的“现在回头看真没意思”是一样的;“名利尚虚”是他鄙薄仕途经济的叛逆思想;“丧后难续”,或者说“斩断尾巴”,正是他“悬崖勒马”,弃家出家的结局。谜语就这样概括了宝玉的人生轨迹。
从整个贾家“一败涂地”“树倒猢狲散”来看,也完全符合谜语的最后一句。当时湘云用猴子断尾来解释,引得众人大笑。如果这些人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还有谁能笑得出来?
谜语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也可以是对当时政治上各种丑人的无情嘲讽。因为,在作者看来,世界上所有对名利感兴趣的人,从戴上名利这根绳子的那一天起,就跟“耍猴”一样,上蹿下跳,就是在扮演一个滑稽的角色。他们以自己暂时的高官厚禄为荣,摆出一副了不起的架势,完全是“浴猴夺冠”的可笑。戏总是要演完的,到时候,恐怕难免会以“余波难续”收场。后四十章的续集没有按照原作者的线索。他硬说宝玉念念不忘“他有个好儿子,可以承祖基”(李纨说的),并写他也得了儿子,学了四书八股,进了科举,在金榜上被点名。他还预言“桂兰与齐放将来会走到一起,他的家庭会复原”,推翻了曹雪芹“名利犹虚,丧事难续”的案例,今天看来,这些地方恰好是书籍延续的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