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它落在农历八月十五,适逢三秋的一半,因此得名“中秋节”,也称为“中秋节”。因为这个节日是在秋天和八月,所以又叫“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还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及相关的节日活动,所以也叫“团圆节”、“女儿节”。因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着月亮,所以又俗称月亮节、月亮节、月亮节、月亮节、月亮节。在唐代,中秋节也被称为“校正月亮”。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在月亮下唱歌跳舞寻找配偶的习俗,是古代秋天祭奠土地神的遗风。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李周。根据中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秋季的八月中旬,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中、吉三个部分。在三秋,第二个月被称为中秋节,所以中秋节也被称为“中秋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了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亮上的癞蛤蟆到玉兔,从吴刚到嫦娥奔月女神,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从汉代到唐代,墨家诗人纷纷吟咏月亮及其事件,8月15日的满月成为他们抒发情怀的绝佳时刻。北宋唐太宗年间,官方正式将8月15日定为中秋节,本意是在三秋中部,届时全民都会庆祝。中秋之夜,明月当空,光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8月15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中重要的节日,与科举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来是统治者非常重视的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季比赛刚刚定于八月举行。当风景和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就会把高三考试的人当成月月中得桂冠的人。每逢中秋节,都要隆重庆祝,这已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习俗。代代相传,中秋节逐渐成为中国汉族三大节日之一(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中秋节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古代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使得大地冒烟,海洋干涸,普通人无法再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爬上昆仑山顶,拉开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很多仁人志士来这里求学当老师。奸诈狡猾的孟鹏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猎,后羿所有的时间都和妻子在一起,人们羡慕这对美丽恩爱的夫妇。
一天,后羿去昆仑山访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过的王太后,向她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瞬间升天成仙。
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只好暂时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百宝箱里,却被孟鹏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带领随从外出打猎,别有用心的孟鹏装病留下。
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孟鹏手持宝剑闯入里屋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仙丹。
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鹏的对手。危机时刻,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箱,取出仙丹,一口吞下。
嫦娥吞下药,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她飞到了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仙女。
晚上,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着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要杀小人。孟鹏已经逃走了。我气得后羿捶胸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特别皎洁明亮,有一个摇曳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来到嫦娥最喜欢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摆上她最喜欢的吃蜜鲜果,在月宫遥祭缅怀嫦娥。
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运和平安。从那时起,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以明朗的姿态和绚烂的色彩赞美和歌颂了嫦娥。对比古代文献中对嫦娥的记载,可以看出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大量的加工和修饰,使嫦娥的形象如月亮一般美丽,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近代广为流传的嫦娥奔月女神相反,中国所有古文字丛书《灵仙》记载了“嫦娥变蛤蟆”的故事:“嫦娥娶了妻子,偷了太后的长生不老药,带到了月亮上。会去,占领黄泉。智说:“嵇,你回你姐姐那里去,你一个人往西走。”。‘天昏地暗的时候,你不会惊讶,也不会害怕,但以后你会繁荣昌盛。’嫦娥为了癞蛤蟆把自己托付给了月亮。“嫦娥变成癞蛤蟆后,整天被罚在月宫里,过着孤独悲惨的生活。李商隐曾在一首诗中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仙丹,夜不能寐。"
舞钢砍桂
抬头看明月,可以看到有一些黑影。在我国,据说这是吴刚伐桂。到了唐代,演绎出了吴刚伐桂的神话。据说月月中旬,月桂树高达500英尺。这棵桂树不仅高大,还有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个叫吴名岗的西河人,原来是个樵夫。他痴迷于童话,但他拒绝一直专心学习。于是天帝大怒,留在月宫,命他砍倒月宫里的桂花树,说:“你把桂花树砍倒了,就得到了童话。”但是,吴刚每砍一斧,树伤口马上就好了。日复一日,吴刚砍桂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所以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月桂,却砍不到树。他一直在砍树。
於菟道窑
相传三位仙人化作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乞讨食物。狐狸和猴子都有食物可以帮助,但是兔子却无能为力。后来,兔子说:“你可以吃我的肉!”他跳进火里把自己烤熟了。仙女大为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变成了玉兔。
玉兔进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兔子,修行千年,成了神仙。他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都是纯白乖巧的。
一天,玉皇大帝把雄兔召唤到天宫。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妻儿,穿过云雾去了天宫。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和嫦娥一起走开,兔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问附近一个守护天门的神。兔仙听说她的遭遇后,觉得嫦娥无辜受害,很同情她。但我的力量是微薄的,我能做些什么来帮助?想到嫦娥一个人在月宫里是多么的孤独和悲伤。要是有人作伴就好了,突然她想起了四个女儿,于是她立刻飞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事告诉了母兔,说要送个孩子来陪嫦娥。母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却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相当于割掉了她心里的肉!几个女儿舍不得离开父母,都是泪流满面。公兔认真地说:“如果我一个人被关起来,你会陪我吗?”嫦娥是为了救百姓才被绑起来的。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
孩子们理解父亲的心,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笑得眼里含着泪水。他们决定让他们最小的女儿离开。
小玉兔告别父母姐妹,去了月宫和嫦娥一起生活!
玄宗漫游了月宫
在唐朝,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夜宫传说。相传,唐玄宗和沈以及洪都道士都在中秋节赏月。玄宗突然想去参观月宫,于是石天去了。一出发,他们三个就去了青云,在月宫转悠,但月宫戒备森严,无法进入,只能从外面俯瞰长安的皇城。这时,他们突然听到了仙女般的声音,美丽而美妙,动人!唐玄宗对旋律一向熟悉,所以把它背在心里。这恰恰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何闻!”以后,玄宗在月宫回忆仙娥的音乐和唱腔,自己作曲编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尼羽歌”。
月饼的传说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节和祭拜土地神的必备祭品。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从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当时中原人民不甘被蒙古人统治,有志之士都想反抗元朝。然而,他们想整合抵抗力量,却无法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试图散布瘟疫的谣言,并要求人们在中秋节购买月饼以避免灾难。每个人都买了月饼,回家后切开。里面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起义”,于是人们纷纷响应,从而一举推翻了元朝。因此,月饼成了中秋节合适的食物。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祭月是中国一个非常古老的习俗。据历史记载,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在春分祭祀太阳,在夏季至日祭祀大地,在秋分祭祀月亮,在冬季至日祭祀苍天的习俗。其礼拜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它位于四个方向:东南和西北。北京的月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在春而阳,秋在夕。朝者,月之夕也。”这里的月夕指的是晚上给月亮献祭。这种习俗不仅为朝廷和上层贵族所奉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民众。
文人赏月
赏月习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享乐。民间中秋活动始于魏晋,但并未成为一种习惯。在唐代,在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许多诗人在他们的杰作中写下了关于月亮的诗。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节,并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的是,宋人赏月更多的是因为感受到物伤,常常以阴晴圆缺比喻人间事。即使是中秋之夜,皎洁的明月也掩盖不了宋人的忧伤。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节还有另一种形式,那就是世俗的欢乐的节日:“中秋前,各店卖新酒,你家饰亭台,百姓争酒楼玩月,千里听歌,戏一直到天明”(《东京之梦·中国》)。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亮的游客络绎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以后,由于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日本和中国的世俗年味浓郁。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化、神话化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崇拜、祈祷和世俗的感情、愿望构成了普通民众中秋习俗的主要形式。因此,“民俗拜月”成了人们对团圆、娱乐、幸福的向往;按月送爱。
“燃烧的宝塔”
在一些地方,有中秋节烧宝塔的习俗。每当夜幕降临,月光遍地的时候,朋友们就来到屋前屋后的空地上,捡拾碎砖瓦,堆起小宝塔,在一些大的空地或广场上搭起大宝塔,类似于主塔,空心,塞着柴火。成年人经常兴致勃勃地来参加这类活动。尤其是一些老人,他们会在宝塔前摆一个小坛,桌上放着月饼、甜藕、橘子、柚子等圆形供品,点上香和蜡烛。当所有的佛塔都堆好后,有人喊了一声“点火”,于是一起点燃了佛塔里的柴火,红色的火焰升腾起来,火花四溅。很快,佛塔内外烧红,非常壮观美丽。
传说这一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建立后,汉人受到血腥统治,于是汉人进行了不屈的抵抗,各地开会过中秋节,在宝塔的顶楼上点燃了小号。类似于山顶平台的大火,虽然这种反抗被镇压了,但是烧宝塔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这个传说类似于中秋节吃月饼的传说。
月光马
明清时期,月神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早期单纯的以嫦娥为主要形象的道教月宫,转变为月光菩萨和玉兔的世俗形象。在此期间,人们奉献了画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夫差·邓冲的《燕京时光》(1906)。记载:“月色骑马,以纸为之,绘于太阴星君,如菩萨像,绘于月宫,兔以药。人站起来持杵,藻玲珑金碧辉煌,在市场上卖得多。年长的七八尺,矮的两三尺,顶上有两旗,红的,绿的,筐的,黄的,都是献给月亮的。烧香行礼,千块元宝烧。”
图耶尔
男妓起源于明末。阿明纪琨(生于1636年左右)在《考亭遗稿》中写道:“京中中秋多以泥兔为形,扮作人,为小儿所拜。”到了清朝,男妓的功能已经从祭月变成了儿童中秋玩具。制作越来越精美,有的装扮成身穿铠甲长袍的武将,有的背上打着纸旗或伞,或坐或站。坐,有麒麟,虎豹等等。还有扮成兔头的商贩,或剃头师傅,或缝鞋,卖馄饨,卖茶汤。
“每到中秋节,城里聪明的人就用黄土做一个蛤蟆兔子像来卖,叫男妓。”旧社会,东四牌楼一带常有男妓的摊子,卖男妓过中秋。此外,南植店和香烛也有出售。这个男妓,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作,已经个性化了。那是一只兔子的头,拿着一个玉杵。后来有人把男妓塑造成头戴金盔、盔甲闪亮的武士,有的是狮子、大象等骑兽,有的是孔雀、仙鹤等骑鸟。尤其是男妓骑虎难下,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男妓,肘关节和下颌骨可以活动,俗称“巴大嘴”,比较讨喜。虽然它是拜月提供的,但对孩子们来说,它确实是一个奇妙的玩具。
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年过六旬的老北京还能记得。7月15日之后,男妓的摊子摆了出来。到处都是男妓摊,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热闹非凡。
Bo蛋糕
厦门还有吃富贵饼的习俗。把六只股票放在一个大碗里,根据红点子的数量,有六个等级的奖励:一秀、二动、四进、三红、对门、一等奖。
拜月少数民族的祭月习俗。
祭祀月亮和拜月的习俗在少数民族中也很流行。在中秋节的晚上,云南傣族人民流行“拜月”的习俗。根据戴的传说,月亮是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变的。简言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年轻人。他带领傣族人民打败了敌人,赢得了傣族人民的爱戴。后来他不幸去世后,变成了月亮,升到了天上,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给黑暗中的傣族人民带来了光明。在中秋节,年轻人一大早就带着火药枪到山上去射火雀和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在湖泊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在忙着准备节日晚餐。老太太忙着炒糯米饭,煮大小不一的食物。在四张桌子的每个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里插一炷冷香。月亮一升到山林上空,冷香就会被点燃,全家人就开始“拜月”了。然后,向空中放一把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尊重。最后,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美食,笑赏月,其乐融融。
鄂伦春族祭祀月亮时在空地上放一盆清水,然后跪在盆前向月亮鞠躬;土族人用清水盛满一盆,将月亮的倒影放入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鹅卵石在盆里砸月亮,俗称“砸月亮”;桂西壮族的“祭月问神”活动更为典型。每年在夏历的八月中旬,有些是在中秋之夜。人们在村子尽头的露天里搭起一个祭坛,用来供奉祭品和香炉。在桌子的右侧,一根一尺左右高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着群落树,也是月神下凡的梯子。这里保存着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邀请月神下凡,由一至两名女性作为月神代言人;上帝和人类互相歌唱;露娜占卜算命;歌者唱咒文歌,分四个阶段送月神回天。
八月十五的月饼是圆的。
在中秋节,人们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称胡饼、宫饼、月亮团子、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就有纪念太史文忠的“太史饼”。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核桃和芝麻,出现了以核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在中国的时候,李靖去了匈奴,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有个藏族商人赠送胡饼,李渊很高兴。他指着天上的明月说:“我们应该邀请癞蛤蟆(月亮)吃胡饼。”然后给大臣们吃。如果这是真的,这可能是中秋节分享月饼的开始。然而,“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制作的红领巾饼中。月饼是圆的,被赋予团圆寓意的时间是明朝。刘冬《帝都风光略》云:“八月十五,祭月,其果饼圆。”《田汝澄游西湖笔记》说:“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节,人们也以月饼为团圆的象征。”在《万部杂注》中,沈邦还描述了明代中秋节北京制作月饼的盛况:方朝诸人“所制月饼大小不一,故称月饼。市场上甚至摆满了水果,名字也不一样。有一个蛋糕价值几百块钱。”别出心裁的制饼工人出奇的翻新,在月饼上做出各种图案。彭的《幽州民歌》描述:“月宫象征画为玉兔窑居;月宫饼,银蟾紫宅影做的。一对蟾兔遍天下,悔嫦娥偷药之年;我不能回到寒冷的地方,我在晏丹。"
到了清代,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制作技艺也越来越高。阿清朝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介绍:“酥脆月饼,馅有松子、核桃、瓜子、冰糖、猪油,不甜不香,软而腻,非比寻常。”北京的月饼最早是前门知美斋做的。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京、津、苏、广、潮五大风味系列,在拜月中秋节前后和赏月期间,也出现了许多地方民俗。比如江南的“布状元”: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就是“状元”;介质放在中间,是“第二位”;最小的在上面,是“探花”。然后全家掷骰子,谁的数字最多谁就是冠军,吃大块;依次是第二名,探花,玩游戏取乐。
玩灯笼,和火龙跳舞。
中秋节有许多游戏活动,首先是玩灯笼。中秋节是中国三大元宵节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在节日里玩灯笼。当然,中秋节没有元宵节这样的大型灯会,玩灯笼主要是家庭和孩子之间的事。
早在南宋时期,在《武林旧事》中就记载了中秋节是一种习俗,有“放一盏小红灯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节打灯笼大多集中在南方。比如前面提到的佛山秋祭,有各种各样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鸟兽花木灯,令人叹为观止。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之夜会举行中秋活动,树会竖起来,意味着灯会高高竖起。孩子们在父母的帮助下,用竹纸做成兔子灯笼、杨桃灯笼或方形灯笼,横挂在短杆上,再竖在高杆上。它们科技含量高,色彩鲜艳,为中秋节增添了另一道风景。孩子们经常互相比赛,看谁站得高,高得多,灯光最精致。此外,还有天灯,即孔明灯笼,由纸制成,绑成大型灯。灯下点上蜡烛,热气升腾,让灯光在空中飞舞,引得人们欢笑追逐。此外,还有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在月亮的下游欣赏。
在广西南宁,除了用纸和竹子绑成的各种灯笼供孩子们玩耍外,还有简单的套灯、南瓜灯和橘子灯。所谓柚子灯,就是把柚子挖空做成简单的图案,套上绳子,在里面点上蜡烛,光线优雅。南瓜灯和橘子灯也是去掉果肉做成的。虽然简单,但是制作容易,很受欢迎。一些孩子还把油灯笼放入池水中玩游戏。
广西有一种朴素的秋灯,用六根竹条扎成灯,贴上白纱纸,插上蜡烛。挂在祭月台上供祭月,或供小孩玩耍。
现在,在广西和广东的许多地区,元宵节被安排在中秋之夜,用电灯照明的大型现代灯笼被制作出来,各种塑料制成的新灯笼被用于孩子们玩耍,但旧灯笼的简单性却不见了。
此外,烧瓦灯(或烧花塔、烧瓦塔、烧扇塔)的游戏在南方广为流传,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国民族风俗志》卷五:“江西中秋之夜,孩子们通常在野外捡瓦片,堆成有洞的圆塔。黄昏时,在明月下的柴火塔中焚烧。瓦片一烧红,再往火上倒煤油,顿时田野红彤彤,亮如白昼。直到深夜,没人看的时候,它才开始倒利息,这就是著名的烧瓦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用砖瓦砌成的空心塔,里面填满树枝,烧成灰。同时还烧烟堆,也就是拜月结束后烧的成堆的草和柴火。广西边境地区的烧迷塔与此类活动类似,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著名抗法战士刘永福的英勇战斗,将逃入塔内的鬼(法国侵略者)烧死,颇有爱国之情。福建晋江还有一个“烧塔男孩”活动。
舞龙是香港中秋节最传统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日晚上开始,铜锣湾大坑地区连续三晚举行盛大的舞龙活动。这条火龙有70多米长,用珍珠草扎成32节龙身,里面充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一带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和龙鼓音乐下欢快起舞,热闹非凡。
关于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大坑区台风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到处作恶。村民们到处寻找,终于把它杀死了。没想到,第二天蟒蛇就不见了。几天后,坑里爆发了瘟疫。这时,村里的长辈突然得到菩萨的一个梦,说只要在中秋节跳火龙,就能赶走瘟疫。巧合的是,它确实起作用了。从此,舞龙流传至今。
不管这个传说有多迷信,中国是龙的故乡,太行中秋至今已有100多年,值得珍惜。现在大坑区的火龙舞龙活动都挺大的,有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和指挥,保安队等等。三万多人轮流舞龙。
各地的中秋节习俗
求爱和祈祷
中秋节因月色美妙而充满诗意。月下,是青年男女寻找配偶的最佳时机,所以也是追求爱情的节日。青年男女在月下跳舞玩耍,遇到对的人就能成为配偶。到了现代,这样的古老习俗依然存在,而且充满趣味。
扔手帕吸引亲戚
在福建省的一些地区,有在中秋节晚上扔手帕来吸引亲戚的习俗。那天晚上,广场上搭起了五颜六色的平台,装饰成月宫的形状,还摆好了玉兔和桂花树。一些未婚少女打扮成嫦娥。庆祝歌舞结束后,女孩们向观众投掷绣有不同颜色的手帕。如果观众收到的手绢和嫦娥手中的手绢颜色一样,就可以上台领奖了。有些未婚男生回手帕的时候,如果嫦娥喜欢,可以送戒指。从此双方可以做朋友,有情人终成眷属。
乞求月亮,照耀它,攀登它。
在旧社会,东莞的一些妇女相信“月老是媒人”。任何一个家里有成年男女但没有如意郎君的人,都可以在中秋之夜,在月下焚香点烛,求月老撮合。据传说,中秋节晚上安静的月光可以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中秋节月夜,一些结婚已久的不孕妇女会外出沐浴月光,希望早点生孩子,这就是所谓的“依月”。
偷菜求郎。
在台湾省,有未婚女子在中秋之夜“偷菜讨夫”的习俗。那个装饰漂亮的女人踩着月光,从别人的菜园里偷洋葱和蔬菜。偷了之后,
预示着她能遇到如意郎君。所以台湾省有“偷洋葱嫁好老公;谚语“偷菜嫁个好老公”。
侗族偷月亮菜
在湖南省侗族乡的中秋节晚上,流行着一种有趣的习俗“偷月亮菜”。
相传古时候,中秋节的晚上,月宫里的仙女们要来阴间,她们把甘露洒满了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所以人们可以在这一夜享用洒有甘露的水果和蔬菜。董家把这种习俗命名为“偷月亮菜”。
在中秋节的晚上,侗族女孩用花伞从她们心爱的花园里采摘瓜菜,而不被认为是“偷窃”。他们还故意喊:“喂!你的瓜果蔬菜都被我扒走了。来我家吃油茶吧!”原来他们是在月宫仙子的帮助下通过红线的。如果你能摘到一个瓜果,就意味着他们能有一段幸福的爱情。所以成双成对生长的豆子就成了他们采摘的对象。大嫂当晚也去其他园子“偷月亮菜”,但他们希望得到最肥的瓜或一把新鲜翠绿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孩子的肥壮和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是指孩子)。男生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亮仙女给他们幸福。但是,他们只能在野外做饭吃,不能带回家。《偷月亮菜》为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的欢乐和神奇的光彩。
苗族人在月亮上跳跃
每到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洒满苗家小屋。苗族男女聚会后,都要到森林的空地上唱歌跳舞,举行“跳月亮”活动。
根据一个古老的苗族传说,月亮是一个忠诚,诚实,勤劳和勇敢的年轻人。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叫水清,她拒绝了九九洲99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爱上了月亮。最后,她也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了。
为了纪念他们幸福的爱情,苗族父母世世代代都在中秋节晚上跳苗族歌舞,沐浴在月亮的光辉中,并将这一习俗称为“跳月亮”。青年男女在“月上跳”中寻找彼此的心上人,倾吐情意,说要像水和月一样纯洁明亮,关系永远好。
中秋节晚上,许多地方仍然盛行寻子的习俗。这是古代生育崇拜的体现。这是因为月亮属于阴,即女神,同时还有追求爱情的活动,所以在中秋节习俗中流传着求子的习俗。各地寻子习俗不一。
偷瓜为孩子祈福
在湖南衡阳,有一句“中秋之夜,有送瓜”。冯住在原住的地方,并娶了一个多年不能生育的女人,亲戚朋友托人送瓜。前几天,他在菜园里偷了一个瓜,让园主不知道,还涂上了颜色,衣服包裹在它周围,变成了人形。给擅长的人长命百岁,“敲锣打炮,送到他们家。”上了年纪的人把冬瓜放在床上盖着,在门缝里看太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些受瓜害的人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他们,如果再发生的话。当一个女人得到一个甜瓜时,她会把它切下来。俗话说,故事是最好的”。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孩子的,“只要人缘好,村里就会有人给他们送‘礼’。
在湖南的其他地方,也有给孩子送瓜的习俗。类似衡阳,中秋之夜,趁主人不在家赏月,好邻居偷偷为他送孩子。送孩子的人一定是已经有孩子的人。他们先挑选了村里最差的一户人家的瓜轮,从园子里偷了一个大冬瓜,在瓜上画上娃娃的脸,然后把一根五寸长的小竹筒插进冬瓜的肚子里,顺着竹筒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寄件人把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里,等主人回房睡觉,用手拉被子。冬瓜娃娃一动,水就会顺着竹筒流出来,就像小孩子尿床一样。丢瓜的人一大早起来就骂。据说骂的越凶,娃娃们以后就越强。如果第二年生了孩子,就要拜送礼人“米歇尔·普拉蒂尼”和“干妈”。
在贵州,也有偷瓜送人的习俗。晚上偷瓜的时候故意让被偷的人知道,好惹一顿骂。骂的越难听越好。瓜被盗后,要给它穿上衣服,画上眉毛,装成小孩子的模样,敲锣打鼓,用竹制工具驮着,送到无儿无女的人家。收瓜的人一定要请送瓜的人吃一顿月饼,然后和瓜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再煮,以为从此可以怀孕了。
在安徽歙县,中秋节时,大人让幼儿的瓜或用母亲带的婆婆芋头放进新婚夫妇的被子里,弄得床垫脏极了。以这种方式,发送者被表示。有句诗是这样说的,“送一个孩子到中秋,真是美谈。瓜丁芋头永远适合男人。无辜的人最珍惜红绫的被子,拖泥带水是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