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应该打到哪里?
球杆击打母球的点也叫击球点。面对母球,是一个圆形面,这个圆形面上到处都有击球点。但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在以圆心为基点的圆面上设置一个中心点,根据点与旋转的对应关系,围绕中心点选取8个点,共9个点。
球和球杆上的凸起都是球形的。如果球杆上的凸点在球的边缘,就会因为角度太斜而打滑(称为滑杆)。说明不是主球球面上的所有点都可以用球杆击打,但是有一定的范围限制。能打到不打滑的范围叫安全击球区。即把主球的视平面直径分成10等份,在球的中心画一个6等份的圆,称之为6/10的同心圆。如果在这个范围内击球,就不会出现滑杠现象。如果击球技术达到高超的水平,还可以把球打到安全区以外,滑杠现象很少发生。仍然可以延伸到球的边缘,进一步将安全击球区域扩大到主球直径的十分之七或十分之八的范围。
当球的技巧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时,击球范围自然延伸扩大,密密麻麻布满球面,几乎到处都可以打,使得球的运动千变万化,变幻莫测。从9个基本点到17,33到49。
1,母球的旋转:
虽然主球上有九个基本击球点,但初学者应该熟悉三个主要击球点:中心、上中、下中。如果这三个击球点都能打好,那么无论是打无袋还是无袋台球,都可以基本解决击球得分的问题。
1)击中主球中上点:球开始沿球杆方向移动,快速而远地直线前进。因为球是由正向旋转力矩驱动的,滚动旋转的摩擦力比滑动小得多,动能损失很小。
2)击中主球中心:开始不旋转,向前滑动后,由于球台的摩擦阻力,逐渐产生一个向前旋转的力矩,使球与球台接触点的速度变慢,球的顶点速度不变,于是球向前旋转。球从哪里开始旋转,能滚多远,取决于击球的力度。
3)打主球的中下点:球从一开始就有反向旋转的力矩,球在行进中反向旋转。由于球台的摩擦力,反向旋转变慢直至为零,经过一段时间的滑行,球过渡到正向旋转。直到减速停止。
4)打主球的左中或右中:这是打侧旋球的一种方式(也叫偏中心击球)。技术难度大,但也要学会练好侧旋技术,明白侧旋对击球的重要作用。当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主球或目标球的前进路线时,会观察到使用侧旋球的特殊功能。
侧旋球是台球的一种特殊旋转。这是一种非正常旋转,可以在击中目标球前后改变球的路线。如上所述,击打主球上点产生的上旋球可以形成后续进球。但是打低点产生向下旋转,可以形成缩球。横向旋转是这些技术的延伸。
因为平时打球,大多用主球中心线上的九个击球点,形成了瞄准主球正面的习惯。一旦使用了离杆,球杆往往会斜着打主球。打侧旋要求球杆必须与球台平行。如果养成了举起后手握球杆的习惯,会影响击球效果。对击球速度和力量的控制也有严格的要求。
母球在击中母球的左中或右中击球点后,以水平旋转(左转或右转)和正转的混合旋转方式向前运动。打主球左中点时,球从球顶顺时针旋转,称为左撇子;当击到主球的右中点时,球逆时针旋转,称为右旋。
侧旋球主球的前进线不是直线。比如玩左手球时,主球被一个部件推到左边开始一点一点向右移动,然后转向左边。右手打球时,母球开始向左一点点移动,然后向右移动。可以看出,侧旋使主球离开直线轨迹,所以主球与靶球的距离越长,对瞄准的判断就越准确。
2.偏心球碰撞的旋转运动;
偏心球:所谓偏心球,是指没有正面击中目标球,主球只击中目标球的侧面。打偏球的目的是改变主球和靶球的路径,达到得分的目的。无论是开球还是落袋台球,都经常被用来漏球。所谓的粗球、细球,或者我们经常听到的二分之一球、四分之一球、四分之三球,是指主球打中目标球的程度。厚度、薄度或分数是主球撞击目标球的有效撞击横截面与球的横截面的比值。厚意味着冲击截面大,薄意味着冲击截面小。但习惯上说,数字比不是面积比,而是撞击截面直径的线性度与靶球直径的比值。
粗球和细球是实际比赛中的一种击球技战术。平时练习时,必须熟悉击球过程中和击球后主球和目标球的动作。偏心球的厚度大致可以分为六种:前场、半场、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现介绍如下:
前:主球球心的速度方向与靶球球心正对,撞击截面等于靶球的视圆。从母球的方向。主球和目标球完全重合。
半:主球中心的速度方向偏离目标球的中心,刚好与目标球侧面的外缘相切,或左或右,撞击截面的直线性占球截面直径的一半。
三分之一:主球撞击目标球的撞击截面直线度占球截面直径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
四分之一:主球撞击段的直线度占球段直径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球已经很薄了。
四分之三:主球撞击段的直线度,占球段直径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这是一个相当厚的球,仅次于正面撞击。
无论偏转球的厚度是多少,瞄准点都应该是目标球横向直径的延长线与主球纵向(运动方向)延长线的交点。如果用这个厚度瞄准,要打各种偏出的球,必须熟悉瞄准点的位置和瞄准方法。
3.厚度计算方法和瞄准方法
因粗细不同而分开母球的角度。母球撞击目标球的瞬间母球与目标球的比值称为“厚度”。对于花式台球的路径(球的方向)是最重要的。当你瞄准目标球,想把它射下袋子的时候,如果厚度有偏差,目标球就无法落入你瞄准的袋子里,就会越来越远。在实际比赛中,母球、靶球和袋子排成一条直线的情况并不多见,大部分都是不规则的角度排列,所以要把靶球射下袋子并不容易,而且三者每次的角度和距离都不一样,所以需要一些技巧。并且厚度是控制球路径的重要因素。
偏心球偏转:当主球正面撞击目标球时,如果主球不旋转,主球所有的动量都转移到目标球上,主球停止,目标球按主球原来的方向向前跑,除了主球和目标球互相换了位置。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定位球”实际上是由于摩擦力和动量吸收而减缓了目标球的前进速度。
当主球侧身撞击目标球时,主球和目标球的运动方向偏离主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在动量不被吸收(绝对弹性碰撞)的前提下,假设主球不旋转,碰撞后主球与目标球的运动方向夹角为90度,不考虑偏心球的厚度。考虑到这一点,并考虑到不同旋转条件下偏转方向的影响,我们可以放心地改变球的路径。
偏心球越厚,目标球向主球移动越近,目标球移动越高,主球侧向滚出越近,速度越低。偏转球越细,主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变化越小,目标球越靠近侧滚,速度越低。
母球和目标球运动的瞬时位置符合以原母球方向为对角线的矩形法则。即时母球和目标球的轨迹形成一个矩形的两条边,这个矩形的对角线就是原母球的运动方向。根据这个规律,可以估算出主球与目标球碰撞后的位置。
我想不通..这么好的文章看不懂吗?你得自己瞄准碰撞点...如果你连这都不知道...看这篇文章之前你最好练习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