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疑训练趴睡身亡,来自美国的哭声免疫法害惨了多少孩子?

前几天,三个月大的宝宝被活活闷死的惨案,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事件发生在一个名为“芝士小馄饨”的婴儿睡眠训练的付费微信群里,这个群里所谓的“老师”,号称是引用美式育儿法,美其名曰可以帮父母培育出独立自主的坚强宝宝。

有一天下午,一个年轻的妈妈在群里求助:她通过房间外的监控,看到宝宝一开始趴睡在床上,小脚丫卡在栏杆里拔不出来,整张脸被闷住了,放声大哭。

令人困惑的是,群里的老师和妈妈却认为,这个问题又不大,还反过来羡慕,孩子这么快就解锁趴睡,安慰她没事。

从最开始的求助,到孩子窒息死亡,一个小时时间,这个年轻妈妈有无数次解救宝宝的机会,却因为盲听盲信所谓的“婴儿睡眠引导”,生生错过了。

在这次事件里,反复被提起的“独立睡眠法”“哭声免疫法”,其实并不是“芝士小馄饨”自己琢磨出来的,而是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曾在100多年前风靡美国。

哭声免疫法是华生从“小阿尔伯特实验” 而得出的,这一实验是心理学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富争议之一的实验。

1920 年,华生找来了将 9 个月大的婴儿小阿尔伯特,把他放在有小白鼠和其他毛茸茸的物体旁边,让他自由玩耍。

然后,每次只要小阿尔伯特一接触小白鼠,华生就会立刻用锤子敲打铁棒,发出巨大的噪音。

反复几次后,就算华生没有再敲打铁棒或发出任何可怕的声音,小阿尔伯特只要看到可爱小动物、毛茸茸的物品等,都会感到恐惧,而这些东西曾经令小阿尔伯特充满欢乐和好奇心。

这一实验让华生坚信:儿童的情绪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1928年,华生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并由此提出了“行为矫正式的儿童教育体系”,其中哭声免疫法正是来自这套理论。

他认为对待孩子要尊重,但是要超越情感因素,要把孩子当做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纠正。比如当孩子哭闹时,不要去抱孩子,延迟一段时间再去抱,要让孩子自己安静乖巧下来,最好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这样就会打造出优秀而独立的孩子。

对于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哭闹更闹心:总是半夜哭闹,有时候刚睡下,就被孩子吵醒;孩子摔倒后,总会坐在原地大哭;不买玩具,孩子就会哭着让爸妈买……

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华生的哭声免疫法效果显著,很好地减少了孩子的哭闹时间,让那些为了带孩子没一顿好觉睡、没一顿好饭吃的父母心动不已,完全契合了家长的偷懒心理,因此在当时受到了家长们热烈的追捧。

华生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和种族。“”

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那些经历过哭声免疫法的孩子,长大后都变成怎样了?

华生在他的三个孩子身上践行了这一理论,但结果非常悲剧,他的3个孩子,终其一生都饱受心理问题的折磨。

大儿子背叛了行为主义,学了精神分析,成了精神分析家。也许是童年匮乏情感的创伤太严重,精神分析也未能拯救他。他曾多次自杀,后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

二女儿沉默易怒,酒精成瘾并多次尝试自杀;

小儿子一直在外流浪,靠华生的接济才能生活;

而悲剧同样在第三代延续:华生的外孙女跟其母亲一样,是酒精成瘾者,并多次考虑自杀。

同样陷入悲剧的,还有千千万万听信了这一理论的美国家庭。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

付出了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为代价后,此方法终于被美国人摒弃,华生也曾被评为美国人最讨厌的人之一。

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

哭声免疫法为什么会造成孩子有心理创伤?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洛通过著名的“恒河猴母爱剥夺试验”,给出了答案。

刚开始哈洛选择了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为93.7%并且其婴儿期的反应和人类极为相似的恒河猴作为实验对象,研究猴子的学习行为,然而却得到了意外的实验结果。

哈洛将刚出生的幼猴隔离起来,发现 幼猴对地板上的毛巾产生了极大的依恋 。它们喜欢躺在上面,用爪子紧紧地抓住毛巾。

哈洛把奶瓶从幼猴的嘴边拿走时,幼猴只是吧唧嘴唇。但当哈洛想把毛巾拿走的时候,幼猴就会产生激烈的抗拒反应,开始尖叫,在笼子里滚来滚去。

毛巾又不能吃,幼猴为什么这么喜欢毛巾?这种现象让哈洛困惑不解,然后哈洛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试验。

哈洛做了两种“假妈妈”:一种是铁线绕成的“铁线妈妈”,有奶水但无法拥抱;另一种是毛巾做的“毛巾妈妈”,没有奶水,但可以拥抱。

按理说,能提供奶水的“铁丝妈妈”,会得到幼猴的喜爱,但是实验结果截然相反。

所有的幼猴,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没有奶水的“毛巾妈妈”,只有在饥饿时,才到“铁线妈妈”那里喝几口奶水,然后又跑回来 紧紧抱住“毛巾妈妈” 。

而当哈洛在笼子里发出巨大声响吓幼猴时,受到惊吓的幼猴毫不犹豫地奔向并抱紧“毛巾妈妈”, 在“毛巾妈妈”身边平静下来 。如果没有“毛巾妈妈”,幼猴会蹲在地上缩成一团,尖叫、吃手指战栗……

这一实验证明了,幼猴需要的不仅仅是食物,母猴和幼猴间一种与生俱来的依恋关系。

哈洛还做了一些补充实验,也被称为“旷场实验”。哈洛在幼猴的笼子里放了很多玩具,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情景,分别是:

A.笼子内有“毛巾妈妈”

B.笼子内有“铁丝妈妈”

C.笼子内没有任何一种“假妈妈”

结果发现, 当房间内有“毛巾妈妈”时,幼猴会先抱住“毛巾妈妈”。

抱了一会儿之后,幼猴才会开始去触碰那些玩具,然后又回到绒布母猴的怀里。

过一会儿,幼猴又会开始探索,如此往复循环。

而当房间里仅有“铁丝妈妈”或没有“假妈妈”的时候,幼猴都会表现出十分害怕,抱着头蜷缩在墙角或是趴在毯子上,对周围的玩具不理不睬。

由此,哈洛得出结论:

·独立并不是“孤立”和“狠心”培训出来的。恰恰相反,得到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离开妈妈怀抱去独立探索,成为更加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大人。

·越是得到爱抚和疼爱的孩子,就越会敞开内心,变得开朗。而越是得到关注少的孩子,就越是会封闭自己的内心,漠视周围环境,孤僻不合群。

当你当上了爹妈后,总会手忙脚乱,希望自家孩子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能赢在起跑线上。

你总能得到来自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的路人甲的教育意见,有些建议标新立异,有些荒谬至极,但不是所有的建议都值得听取。

哈洛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对接触抚摸的需求是天生的,这是它感全感的来源。

孩子哭泣的时候,请第一时间去抱抱自己的孩子,因为他需要你。

如果你只是冷漠的看着你的孩子,他的内心世界,其实和这只幼猴是一样充满恐惧的。

冷漠的训练孩子,的确能得到一个不哭不闹的孩子,但是那并不是孩子变乖了,而是他在绝望中陷入死寂的平静,不再对外发出信号。

父母是孩子来到世界上最先看到的人,如果孩子对母亲和世界的信任就这么早早被掐灭在摇篮中,那么他的未来将充满孤寂和灰暗。

不要让孩子成为荒谬理论的牺牲品,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