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是不是为了进入官场走了和李伟一样的路?
众所周知,在清朝,捐官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即使在清朝,捐官也成为补充科举的重要制度。捐官是朝廷为了换取赋税和粮食而做出的倒退。到了清代,这种制度发展得非常正规,明码标价。捐的钱数决定了你能有什么级别的官职。在我们的印象中,捐官是一些无良公子常用的手段,这些人基本没用。但总会有一些例外,比如清代的岳钟琪和李煜。
岳钟琪的身份还是值得了解的。他是岳飞的后代。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是清朝四川的知府了。岳钟琪年轻的时候经常和同伴玩军事游戏,经常能做出奇奇怪怪的招式,颇像岳飞。但后来他初入官场,并没有走科举之路,而是捐官。捐官之后,他成了候补知府。
然而,在正式捐纳后的第二年,康熙年间,他恰好遇到了准噶尔的叛乱。他选择弃文从军,跟随当时的四川钟君走上了军旅生涯。岳钟琪在战争中非常勇猛。先后参加拉萨、准噶尔、青海平叛。成为康熙雍正乾隆以后的大功臣。可以说,这样的将军是值得尊敬的。当然中间因为各种原因被降职,但是很快,他就靠自己的能力复职了。他死时才六十八岁,乾隆称赞他为三朝大侠。
当然,军区司令员钟的本事也不小。毕竟他买官的时候,谁能想到他会干出什么事来!另一方面,除了岳钟琪,就是李伟了。李傕也是三朝元老,也是在康熙时期走马上任的。但之后当了地方官,发挥了聪明才智,解决了很多问题。由于他非凡的才能,后来成为雍正帝的胤禛受到了高度重视。
买官的时候买了外交部长,最后辞职的时候已经是省长了。我们应该能够想到这样做的好处。盐事是古代朝廷最重要的事情。李伟非常擅长调查非法食盐。他在主管这个盐区的时候,巧妙的解决了那个地方祸害的盐枭沈氏。不用说,他在江浙为官,积极修筑海堤,保障百姓安全。而且作为捐赠者的李伟自然不缺钱。不差钱,也有自知之明,这就是李伟能为官多年,死得其所的原因!
所以,有时候,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两人都是用捐官这种肮脏的手段进入官场的,但偏偏起点低,终点却高,本事也大,值得我们称赞,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