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屎壳郎,谁是动物清洁工?
唐山市冯润区南昌小学尚文寓
2004年6月5438+2月65438+3月下午,我们邀请教研室高主任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把脉。首先我们请来了高主任观看我们二年级老师的《地球的清洁工》。
老师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地球环保局要招一批地球清洁工,你老师是考官。然后,很多小动物都报名了。你们谁愿意做小动物的代言人?”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在此基础上,老师开始引导孩子们完成三项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根据题目提问。
学生们很热情:“清洁工是干什么的?”老师马上说:“这个词我们大家都不陌生,那他是干什么的?”“是为了清理小区。”“就是清理小区的垃圾。”
老师说:“是的,保护我们小区的环境。还有其他问题吗?”
学生还问:“什么是全球清洁者?”
“人是地球的清洁工,动物也是地球的清洁工。”
老师说:“动物也是地球的清洁工。还有什么?”
学生说:“不仅我们人类可以做清洁工,动物也可以做清洁工来保护环境。”
第二项任务:认识生词树上的生词。
老师要求学生阅读并圈出这些新单词。看完了,再来说说群里的识字方法。
学生们在小组中看书和交流。三分钟后,老师开始让学生选择新单词树上的“水果”(在“水果”的背面有单词)。学生们可以挑选他们喜欢的水果。只要他们把单词读对了,就能得到这个果实。许多学生争相阅读,甚至站了起来。其他同学在读的时候,很多同学还是看着黑板不肯坐下,所以读单词几乎成了独角戏。“摘果”完,念完字,拿了奖,几个同学拿着“果”在座位上享用,不再听别人怎么念。一个同学很努力,终于得到了“摘果子”的机会,但是读的时候居然读错了。老师纠正了,其他人都不听。
“果果”只有十几个,全班40多人。自然每个人都分不到一杯羹。很多同学只能惋惜的叹了口气,等着完成下面的任务。
第三个任务:阅读并勾画出你不懂的问题。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在下一组朗读,一个学生朗读,另外三个学生把不懂的地方打勾,互相提问,互相回答。然后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准备上课。
小组活动持续了大约5分钟。老师开始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提问。以下为学生提问及相互回答实录:
学生:课文说了什么?
学生:课文讲了一个招聘清洁工的故事。
老师:他说课文讲到招清洁工。谁能说得更详细些?
学生:课文介绍动物环保局招聘清洁工。
生:什么叫手忙脚乱?
老师:板书:争先恐后,我们现在就把单词写在黑板上,等以后读课文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谁有问题?
生:我的问题是11这一段有什么正当性?
老师:她的问题也是一个字。我会写在黑板上,以后看课文的时候再解。还有吗?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这些清洁工有什么技能?
老师:哦,这些清洁工有什么技能?所以我们必须解决什么是-?来-?(老师拉长声音,等着学生来接他。)
圣琪答:动物们,报名吧,
老师:有哪些动物可以报名?
生:海鸥、鲫鱼、蚯蚓、乌鸦、小蜣螂。
老师:你说得太快了。一个一个说,让老师记下来。“黑板上的动物名称和标注图标”最后一个是谁?
生: <笑>小屎壳郎。
老师:有同学笑了,发出可爱的笑声!好,让我们再来解决董怡的问题,好吗?谁记得她问了什么问题?
生:他们问清洁工是做什么的。
老师:好像不是这个问题。再找个同学。
生:这些动物有什么技能?
老师:我们先来看看海鸥。
健康:阅读:
老师:哦,它有这些技能,那它能是什么样的清洁工呢?黑板上写着:海洋清洁剂
鲫鱼有什么技能?
生:读书。
老师:所以,他来当一名河流清洁工。
乌鸦能做什么?
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老师:嗯,你真的进步了。老师奖励你一颗小星星。下一个是什么动物?蚯蚓有什么技能?
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老师:地下清洁工(贴黑板书)。最后,可爱的小家伙?(生:屎壳郎)屎壳郎有什么技能?这两个问题一起回答。
生:是来当牧场清洁工的。它的技能是(略)。
老师:这个问题已经回答了。还有其他问题吗?(学生停止提问)
这三项任务都完成的不错,都有资格做小动物的代言人。谁有信心当好发言人?(学生举手)哎哟,你用什么词来形容争相举手?
生:(齐答)手忙脚乱。
老师:这叫“争先恐后”。你这么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小动物们在争先恐后地做什么?(生:当清洁工)当地球的清洁工,为了更好的环境,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你认为小动物怎么样?非常?(学生:可爱)包括那个小的?(学生:屎壳郎)刚才我在糊的时候,有同学发出可爱的笑声。你刚才为什么笑?你笑什么?
生:上面有屎。
老师:唉,臭死了。你还觉得好笑吗?
生:(齐答)不可笑。
老师:谁说,为什么不好笑?
生:我觉得是为了保护环境。
老师:为了保护环境,我让自己有味道,把脏的留给自己,把美好的环境留给我们大家。好了,同学们,说得好。喜欢的话,就在群里看看你喜欢的动物。不同的动物用同样的语气说话吗?
接下来,老师开始以“汇报学习成果”的方式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抓住“最适合”让孩子阅读海鸥的信心;指导学生阅读乌鸦的谈判语气。最后,把屎壳郎的话作为引导阅读的关键。
看完后,老师又开始让孩子扮演角色。在小组学生分角色阅读的基础上,老师通过模仿课文中的招募形式,指定两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
讲座结束时,我们请高主任给我们做了一个评价。
高主任首先对我们二年级老师做了一个客观的评价。然后,他转移了话题:“在这里,有几个问题要和教练讨论一下。”
以下为对话实录:(W代表提问,D代表回答。)
w“第一个问题,这个班的学生读了几遍书?”
四次。
w“我全班读了四遍。我记得在18分钟的时候读了两遍,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给宝宝们圈出生词,然后读课文,分组交流识字方法。正常教学中学生要学多久?”
d“一般我们都有预习,早上也是自习。因为是公开课,我们的时间稍微少一点。我们平时上课都会有这个环节。”
w“为了达到熟练、准确、流畅,你读了多少遍这门课?”
d“就一次,按照群里的段落读一遍,交流一下。”
w“你的第三个任务是在小组内根据自然段读课文,整理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回答。你在这里读了多少遍?你觉得看群里的交流可以吗?多少分钟?”
大约五分钟。
w“你的学生在群里交流的过程中,解决了哪个问题?哪个问题没有解决?"
d”有些词已经解决了,比如丑,蝇蛆,地蚕。上次讲课的时候,同学们还问鲫鱼为什么要生活在水里,因为这是他们第二次讲了。”
w”第四遍,按角色大声朗读。你觉得学生只练习读一遍课文就够了吗?”
d“不够。”
w“好了,关于阅读次数的问题就说到这里吧。”第二个问题,你在这节课上设计了三个小组活动:识字、阅读讨论和表演。第一次集体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d“实现扫盲目标,交流扫盲方法。”
w“你认为群体交流的时间达到交流的目的了吗?
d“时间有点短,因为这是学生们第二次互相认识。”
w“同学都已经认识了,为什么还安排?”(老师很尴尬,尴尬地笑了笑,没说话。)
w“第二组合作的任务完成了吗?你为什么想在小组里工作?
d“因为小组合作可以解决一些底层问题,以免太繁琐。”
w“第三组合作排练时间够吗?所有组都排练过了吗?”?你没有全部排练过。你为什么撤退?"
d“主要是怕多占时间。”
w”第三个问题。学生‘摘果子’读的时候,把生词卡摘下来,知道后就下去了。上节课也是这样吗?”
d“我现在后悔了。学生读完后要读全班,这样可以达到全班识字的目的。”
w“你注意到学生下去后做了什么吗?他们正在玩这张新单词卡。而不是听别人读生词。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d“处理不好,要注意维持秩序。”
w“仅仅是维持秩序的问题吗?在‘摘水果’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哪里?是识字吗?”
d“这样做有什么错?我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时候学生很活跃。这不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吗?”(老师停顿了一下,问道。)
w“这种‘摘果子’的做法没有错,也确实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学生活跃的目的是什么?是主动行为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d“…”(老师想了一下)“我明白了,你说的是当时听力和学习情况不好。但是,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w“这个问题需要你在实践中去探索。第三个问题: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提出了四个问题:两个字争先恐后,有理有据,很重要。然后我又问了两个问题:课文说了什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技能?最后两个问题是认真阅读时应该问的吗?你是什么时候带着这两个问题看的?”
d”学生可能已经习惯了。每篇课文都要问课文看到了什么。”
w“这一届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吗?“这个问题肯定不是来自你上次的讲座。为什么老师不去群里转转,看看他们有什么新问题?”
d“可能是我的思维习惯吧。”
w“既然学生已经知道有什么小动物,为什么还要问有什么小动物?”
d“为了有条理,我们不能一下子把握住,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w“难道你不告诉孩子们,他们就不知道吗?”
d“我当然知道,但是我觉得这是要完成的任务。”
w“这就是问题所在。你认为应该做的事,不管孩子已经知道与否,都要安排好。这是你的思维习惯吗?”(老师微微脸红。)
.....随后高主任和大家讨论了单词教学的问题:低年级的单词教学,是不是理解了单词本身的意思就意味着任务完成了?他认为要抓住关键词,比如争先恐后、自信满满,让学生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意思,表达文中“人物”的态度和思想,并结合阅读训练,读出相应的声调。这样,三维目标就可以通过单词教学得到很好的落实。
高主任就这堂课问了三个问题,我们一直都是“精心准备”的。伴随着质疑,在场的每个人都有了深刻的反思:课改到底要改什么?仅仅是改革形式就完成任务了吗?高主任只问了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没有具体回答。但答案已经在问题里了,他明确提醒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益。这是我们从这次研讨会中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