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5角”和“1元”要叫“5毛”“1块?

在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被人约定俗成的叫法或是称谓

我们总是习惯于这样或那样的表达

却很少想过为什么

只是偶尔会脑洞大开

就比如想一想:

人民币上明明都标注了的1元,

为什么我们老是叫它1块?

明明硬币上是5角1角

为什么反而觉得5毛1毛听起来更像学名?

这些问题我们通常叫它

冷知识

随手百度

这个冷门的知识

似乎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开始疑惑了

▲700多万条相关词条,看着也是蛮吓人的

对于广大网友的脑洞回复更是深感佩服:

因为原来只有5毛钱,

后来有一张5毛对另外一张说:

“咱俩在一块吧。”

后来就一块了。

照这样说看来

如果进一步问

人民币上明明是1角、5角

为啥又要叫1毛、5毛呢?

人民币的区分方法

人民币分主币和辅币两种

主币(也叫本位币)

属于一个国家货币制度中的基本通货

而且也是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

而辅币

顾名思义也就是辅助货币

是比主币单位小的货币

以来辅助主币的流通

目的是为了生活中日常买卖间的找零

而且《中国人民银行法》内有提到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

“一元”为什么叫“一块”

我们听到“1块”的表述更多

有的人说“1块”是当地的方言

其实它也不完全准确

这一称谓是经过转变而来的

最开始“块”的写法是“块”

是“土块”的意思

后来慢慢的演变成块状物体的通称

例如小石块

再后来引申为用来衡量的词

而且在《宋史·瀛国公纪》中有记载

“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日: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

直到外国的银元流入国内

“块”慢慢的用来称量银块

比如说在电视剧里

大家非常耳熟的台词

“赏一块大洋”

虽然时代在改变

但是对“块”的称呼

却根深蒂固了起来

一直流传至今

“一角”为什么叫“一毛”

辅币中以“角”相称

角最初始的意思是兽角

而且在《说文》中有记载

“角,兽角也,象形”

起初当外国的银元流入国内时

成套的小额银元一并流入

当时老百姓称其为“角子、银角子”等

慢慢的到了清朝后期人们对“角”的称呼熟了起来

不止是口头上相称

也有史料记载

《请变法铸钱议》

“查广东香港钱法与外洋无异。每钱一文,只重二、三分,积十钱二十钱则用当十当二十铜小番,再上则用银角番、银半番。”

既然知道了“块”“角”的由来

那么“毛”又作何解释呢

“毛”最开始读音为“毫”

在后来会计们记账的时候

为了简略而快速的记录

于是记作“毛”

日久天长“毫”慢慢淡化了

取而代之的即为“毛”

▲香港特别行政区使用的一毫硬币

现在呢

总算知道为什么1元大家喜欢叫“1块”

5角大家爱叫“5毛”了吧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

所以我们既要理解字面意思

更要理解深刻的内涵!

来源:机械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