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强者的游戏。
后来看了王老的《不是每个故事都有结局》,真的是一部没有结局的小说,是一部黑暗的情感故事集。一开始找对象是打着爱情的旗号,最后却被人性的黑暗折磨致死,两败俱伤。他们的故事为“爱情是强者的游戏”这句话提供了最好的案例分析。
1
小说中,从小就做担保人的科米,利用男友程不愿被“抛弃”留法的心理,成功迎娶了她。婚后两人分居两地,“程”不停出轨,“咬碎牙齿,咽下鲜血”,也就忍了。但最终她还是被“成”逼着离婚,甚至科米还恳求给她一个缓冲时间,等她落实法国合法身份。
洪欣利用肖对她的痴情,把他当提款机,一边骑驴找马,到处偷情。她心安理得地想:“这是平等交换。毕竟,他也‘得到’了她。当然,最后那个女孩也没有好下场。被富二代抛弃后,她良心发现,羞惭的回国了。
生活中借男女关系达到一些功利目的的情况并不少见,没必要盲目批判。但是,男人不是傻子。既然他们选择了用关系来换取什么,请准备好以下特征,或者性格缺陷:1肯定比对方有更强的手段和智商。2道德感低,随和,不要脸。3天生自私,没有情感。
可惜上面两个都有欠缺。小说中唯一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女神”杜若,玩弄着无数的仰慕者和追求者,以蚕食“坐拥无数追求者”的虚荣心为生。她平时的爱好就是偷别人男朋友玩。可惜机构的算计太高明了,被网上其中一个追求者给扒皮了。从此大业全毁,从此一蹶不振。让人“唏嘘”。
虽然每一段感情都是功利的,但如果想要纯粹的爱情,最好不要用任何东西来交换。即使从功利的角度来看,把情感作为筹码,胜算也总是很高的。
2
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不要用感情换取利益,这只是入门条件,更高级的,好的爱情还需要双方的好品质。
李伟是个“浪子”。因为童年的创伤,他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情人无数,但他从来不拒绝和任何女人保持一对一的关系。董最初以为他会用真爱治好李伟。不幸的是,这部偶像剧的女主角的想法被现实打了一记耳光:贺曼因李威的不忠而伤痕累累。但是她一直无法离开。原来,贺曼的心理也是病态的。她因为从小被家人忽视而渴望爱情,但也因为这种忽视而觉得自己不配被爱。
这对病人的爱情故事最终因为贺曼的自我保护机制起作用而结束——在一起的痛苦最终大于分开的痛苦,贺曼回国了,灵魂只带走了一半。
苏杰喜欢和女生暧昧,想方设法的攻防,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玩弄感情。作者用手术刀般犀利的笔触分析了他们的伎俩、心态和动机后,鄙夷地写道:虽然他们手段高超,但他们只是爱无能、怕负责的穷人,没必要羡慕他们。
爱情需要勇气;出国前,文飞觉得自己给不了好生活,就放手了。这是所有偶像剧编剧想插入男女演员冲突时的惯用伎俩。表面上看是命运的捉弄,其实我对文先生的懦弱很失望。
爱情还是要坚持;李青青出轨了,因为她受不了异地恋的孤独。莫邵宏,一个严重受伤的男朋友,被绑在他不爱的“大喇叭”上,因为他不想再投入更多的感情。这显然是因为他的精神承受能力不够好。
另外,你最好有足够的分析能力和对人性的洞察。分清什么是爱,什么不是。一对在高中疯狂过的男生的解读是:那不是爱情,只是“一种在《爱的种子》之后需要释放的情感”。“大喇叭”用可怕的手段和莫邵宏在一起,完全混淆了占有和爱情的区别。。。
三
看到了吧,要想拥有爱情,就必须具备健康、勇敢、坚毅、乐观、隐忍、奉献等许多优秀的人性品质;你也要有敏锐的眼睛和清醒的大脑,帮你分辨复杂的人性。总之,你自身素质比较好。我想,一个人身上有那么多优秀的品质,为什么他还谈爱情?可以直接判断《感动中国》和《当代雷锋》。
这还不够。你需要运气,非常非常多的运气,这样丘比特才能射中你和TA。爱情发生后,双方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维系感情,这样故事才算完整,否则只能是“而这无尽的悲伤,永无止境”。
毕竟两个人萍水相逢,有各自的创伤,有出身家庭带来的不同经历和性格。还有自私、懦弱、贪婪、虚荣等。,这些都是人性中常见的。可以说有一系列或隐或显的因素,如社会环境、文化影响、阶级差异等。
这样,收获一份美好的爱情,并不比生活中的其他事情难。为什么我那么自信的觉得自己一定有爱情,又愤愤不平的觉得自己不能拥有?毕竟我没有任何财富、事业、地位、美貌像爱情一样难以得到。
很多人说爱情是奢侈品,只是给普通人看的,并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我一开始觉得这句话很伤感。后来我才知道,当我在大街上看到别人背上的玛莎拉蒂、普拉达、爱马仕时,虽然很羡慕,但并不觉得很向往,因为离我的经济能力太远了。
恋爱也是一样,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不会有强烈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