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运动会
满语是宝。满族人喜欢吃黏糊糊的东西,因为黏糊糊的东西饿,方便狩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制作精美、风味独特的各类小吃,统称为“满清珍品”,故有“满汉全席”之称。满族波波历史悠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栗脸窝窝头”,又名小窝头。
满族入关前有一种宴席叫“波波席”,每桌用面粉80斤,可见规模。所用面粉多为粘稠状,即以糯米、黄米、小黄米为主,配以适量的其他米渣,再以豆沙、坚果、糖为馅。主要品种有沙琪玛、绿豆糕、苏叶糕、豌豆黄、牛舌糕、打糕、炸糕、豆包等。每到冬天,满族人家一般都会煮几锅豆沙包,冻着了就带着吃。现在在沈阳的冬季市场经常可以听到粘豆包子的叫声。
菜肴。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和酸菜,烹饪方法也很多。比较有特色的菜有肉食礼、白肉、酸菜血肠、火锅、酸汤等等。
遇到喜庆事件或祭祀时,要举行吃肉仪式。一桌有八个人。晚餐时,主人会端上一块猪肉和肉汁。客人们不用筷子,而是用自己的刀把肉切成块或片,蘸上肉汁,依次饮用,十分大方。
白肉血肠是满族人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主菜。五花肉,切成薄片,和切得很细的酸菜同时放入锅中,然后放入盛好的,煮开后切成小块。这道菜香而不腻,营养价值很高。现在沈阳那家餐馆全是白肉血肠,风味无与伦比,很受消费者欢迎。
火锅是最典型的满族饮食。这种饮食与当年满族人的狩猎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无论是原汁原味的满族火锅,还是如今中国随处可见的现代火锅,都会让人联想到“噼里啪啦”的森林篝火和“吱吱”的小吊锅。可以说满族火锅是现在风靡全国的火锅始祖。除了菊花火锅,还有著名的什锦火锅和三鲜火锅。
酸汤是满族传统食品。秋天新粮成熟后,农村几乎家家都泡酸汤。把整个刚打好的玉米放在坛子里浸泡发酵,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酸味,磨成水,过滤去渣去皮,就成了面汤。吃的时候把锅里的水烧开,把特制的汤盖套在左手的大拇指上,左手拿着一团汤面,右手挤压,把挤压出来的汤条直接放在锅里煮,取出来,拌上肉酱、蛋酱或葱花酱等调料就可以吃了。
2.发型和衣服
(1)发型。满族人的发式继承了金代女真的习俗。男人的发型是半剃半留,也就是前剃后留,留下来的头发挂在辫子上。辫子上可以有各种装饰,从装饰上基本可以判断身份和地位。传说这种发型与女真骑射的生产方式有关,主要是为了避免前毛阻挡视线,影响狩猎和射杀野生动物。六七十年代,汉族农村的小男孩为了养活自己,还有在脑后留辫子的习俗,这是受满族习俗的影响。
满族女性非常爱惜自己的头发,也非常讲究发型。满族妇女“把头发编成发髻”的习俗也来自女真人的遗产。“两头”是满族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发型,即头发扎在头顶,分成两绺,形成横向的长髻,高髻最受欢迎;然后把后面剩下的头发扎成“燕尾”型的长扁发髻,压在后衣领上,使脖子变直。满族女性穿着旗袍和高跟鞋,显得雍容华贵,充分体现了满族女性的高贵典雅。
清朝中期,满族贵族妇女开始流行“旗头”,又称“旗头板”、“大拉翅”。它是以头顶的发髻为基础,旗头放在上面。旗头和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它是一顶扁冠,内有铁架支撑,外为蓝丝绒或蓝缎,正面饰有各种宝石,边上挂有流苏。可以说动则摇曳,静则飘逸。旗头是由“两头”发展而来的。因入关后开始流行,人们也称之为“大井巷”。
(2)服装。满族服饰是对中国现代服饰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服饰。旗袍、马甲、马褂等。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各族人民喜爱的服饰。
旗袍在满语中是“衣服”的意思,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服饰。男士旗袍无领或圆领;扭翻领、窄袖,又称箭袖或马蹄袖;带扣,下部两边或四边开衩,绑带。箭袖或马蹄袖,通常是卷起来的,在冬季狩猎或战斗时放下来遮住手背御寒,后来成为清代礼仪中的规定动作。最初是为了上下马方便,后来成了等级的象征:皇族?哎?∑?δ宗室有四个分支,官学有两个分支。还有一种休闲服,下摆不能开,俗称“一个圆裹”。腰带在满族男装中是非常必要的。腰带上挂着各种各样的装饰品,比如玉佩和香包。
夹克是立即穿的夹克。不能及腰,四面开衩,遮住袍外,可御寒。起初只有八旗的士兵才穿;雍正后期,作为八旗象征的马褂逐渐流行于各行各业。直到民国初年,马褂还是人们出入重要场合的服饰,也就是我们今天穿的“唐装”,也是由马褂演变而来的。
马甲是满族男子服装的特点之一。马甲又称背心、马甲,是一种无袖上衣。狩猎时期,满族猎人多穿毛皮朝外的皮马甲。后来马甲有了装饰功能,用丝绸和缎子制成,四边镶有彩条;满族马甲的款式越来越独特。常见的款式有直、圆、扭、琵琶、直、人字。最流行的风格是“Batru”。
女式旗袍在款式上与男式旗袍大致相同,只是多了一些装饰。女旗袍也是竖长袖袍,胸宽。此外,旗袍的下摆、领口、袖边都镶嵌有花纹或牙齿,使旗袍非常漂亮,成为满族服饰中的精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旗袍也在不断进化,变得更加新颖精致。从宽腰直筒到紧身的曲线和流线;领、腰、窄袖、侧开襟、下摆回收利用,充分展现了东方女性的线条之美,展现了东方女性文静端庄、优雅美丽的内在气质,成为中国女性的国服。
满族女子旗鞋俗称“花盆底鞋”。鞋底中间,也就是脚弓,嵌有3寸多厚的木板,用细密的白布包裹,在木板跟不上地面的地方,经常用刺绣来装饰。脚踏花盆底的旗鞋,可以让满族女性显得高挑婀娜。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穿平底木的旗鞋,称为平底绣花鞋。
3.住宅建筑的特点
满族民居充分体现了民俗对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满族人多居住在山区,所以御寒问题是满族民居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满清初期,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生活条件简陋。冬天住在“堤克子”,夏天住在“马家子”。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的交流学习,满族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俗。
“袖珍房,字康”形象地描述了满族客厅的主要特点。满族人的房子多为三五间,门开在东侧或第二东侧。整个房子看起来像一个口袋,所以被称为“口袋房”。房子的南、西、北各有“”形土坯炕,称为“万字炕”。西康有点窄,一般不宜居住,不允许堆放杂物。上面有个架子,是满族人祭祖的地方。南康温暖而阳光,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康贝是晚辈居住的地方。为了避免生活上的不便,满族人在室内有各种软隔断,有的用木板做成从炕面到横梁的两个空间。有的就在炕平行边的上方,从棚顶上垂下一根叫做“窗帘杆”的长杆,专门用来挂窗帘,晚上睡觉时放下,起到南北炕之间的屏蔽作用。
炕是满族民居中主要的取暖设备,因为平时要经过煮饭的炉子,所以烧水做饭的时候总是热的。也有人在室内地面下建烟道,称为“火地”或“地下炕”。在特别寒冷的季节,可以燃烧地下炕来提高室内温度。
与汉族人的房子不同,满族人房子的烟囱不是建在屋顶上,而是“烟囱坐在地上”。烟囱建在房子的一侧,有一个洞与炕相通。烟囱坐在地上,不仅可以延长室内烟道的长度,提高供暖的有效性,而且满族人的烟囱火量大,烟囱呈宽柱状,更适合在地上修。
东北气候寒冷,室内日常活动多在炕上进行,所以满族人的室内陈设比较简单。室内一般没有桌椅,只有炕桌,有的人家有八仙桌,摆在西炕前,上面放茶具;炕上有一个放衣服的大柜子,上面叠着被褥。请客人坐在炕上,全家人通常在炕上吃饭、读书、做针线活。
满族民居的门窗也各有特色。外门是单木门,内门是两扇带木插销的门。窗户分上下两层,用来糊窗户的窗纸坚韧如革,称为“韩纸”。将窗纸粘贴在窗户外侧,一方面可以避免窗块积沙,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窗帘布贴好后要淋上油,这样既能增加房间的亮度,又能使窗帘布经久耐用。所以“窗纸糊在外面”成了满族民居的一大特色。
虽然满人入关后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但东北地区包括汉族在内的绝大多数居民,就其房间的特点而言,受满族民居影响较大。在偏远的农村,很多人还在使用这种防火的房子,但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陈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