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英国杰出教师Nathan Li?伯格说:“起步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在第一分钟就让学生着迷,他们就再也不会离开你的课堂了。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计好课堂导入部分,让新颖独特的导入形式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音乐有极强的情绪传染作用,可以调动人的情绪。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时利用音乐引入新课,必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中国画”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为学生演奏如流水之声的琵琶和古筝音乐,不仅可以消除疲劳,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意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当然,课堂导入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游戏、故事、课件等,需要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相信有了这些精彩的课堂介绍,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会更高。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开创了教育教学的新局面,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透视原理”的知识比较抽象复杂,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语言描述,学生很难理解透彻。而多媒体教具的使用,可以使美术课摆脱理论知识教学的枯燥说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原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永远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选择,切不可使其占用大量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这个结果得不偿失。
第三,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实践,亲身体验实践和再创造的过程。比如教师节前,老师可以设计一节手工课,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剪刀、纸板等材料,自己制作贺卡。具体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设计。于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制作,过程非常愉快。除了制作美术作品,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比如在一堂美学课上,我让学生选择一幅合适的、简洁的图画,用颜色和绘画工具画一幅彩色山水画。为了让学生画得更生动,我把他们带到校外,让他们选择一幅风景画。在这个过程中,我惊讶于学生们专注的表情和认真的态度。不仅完成的作品比平时好,而且他们的兴趣一直保持到最后一刻,比在教室里凭空想象要好得多。
第四,适时运用积极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进人奋斗进取,所以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鉴于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也需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信心,比如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要及时鼓励,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当学生有了进步,即使进步不大,老师也要及时给予。因为简单的一句话就足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鼓励不仅限于课堂。老师也可以在学生的美术作业上写上鼓励的话,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产生学习动力。比如“只要你认真,老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这幅画比上一幅好多了。继续!”我相信,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
五、密切联系各学科,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片可以更好地理清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的及时结合也可以有效地拓展美术教育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因此,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更好更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把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画插图,既能增强讲课的艺术效果,又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再比如,在平面构成设计教学中适当穿插平面几何知识,可以有效增强两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久而久之,既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又帮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传授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诚然,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充满艰难困苦,但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的艺术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必须对学习充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