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手游都有身体上的限制?

一般来说,手游设置身体限制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体力值设计的手游数量惊人。显然,这种游戏模式并不是为了“防沉迷”;同样,体力值的设计也不仅仅是为了卖“体力药水”。想要探究物理价值设计的起源,还得从所谓的“碎片时间”说起。

体力的限制严格控制玩家体验游戏的时长,对游戏的新鲜内容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控。受身体条件限制,玩家几乎不可能一次性体验完游戏的所有内容(不收课时费)。在这个前提下,常见的手游可以很容易的将游戏准确的分成棋子。这样一来,“零星”的游戏作品就更合理地与玩家的课间、钓鱼、上厕所的时间联系起来了。另外,普通手游往往很难玩上几百个小时;为了不让玩家觉得无聊,游戏厂商也采用了“体力值”的解决方案。

第二,增加游戏的可玩性和饥饿营销。

常见的手游之所以会有身体上的限制,是因为大部分玩家无法在游戏中投入很长一段时间。在很多没有身体限制的游戏中,一些玩家往往会不受控制地“长大”,这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玩家的个人游戏体验;另外,过早过快的成长也会给这部分“早熟”的玩家带来厌倦感。很快,这些“早熟”的玩家弃坑是必然的,而被这些玩家“欺负”过的玩家显然也不会对这款游戏有太多好感。毕竟对于一款游戏来说,“活着”往往比“爆红后猝死”更好。

更何况用来补充体力的鸡腿都是玩家买的。同时,身体的限制也引导玩家关注游戏的其他内容,比如竞技场、装备栏、付费道具等等。如果玩家可以头也不回直奔满级,那就开始参赛,买装备或者付费;那么,这些玩家很可能会错过游戏开发者为他们准备的其他一些有趣的东西。游戏的物理极限归根结底是为了两点而存在的:一是钱,二是游戏的可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