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召唤”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呼唤”的活动目标1
1,和大人练习对话对话,学习完整的句子。
2.初步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
3.愿意清晰明确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要准备的活动
儿童自制电话
活动过程
1,学会打电话(集体教育)。
(1)在电话里观察模仿老师。“喂,你好!这是陈先生。请给我接通XXX好吗?”××××接电话(代替老师)。“你好!你是XXX吗?我是陈老师。你今天下班后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再见了。
(2)老师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学习如何接电话。
“你好!这是XXX。”能为你做什么?“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问答语言,并练习使用简单的句子。
(3)幼儿两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老师帮助孩子学习问答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积极提问,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免费“打电话”。
活动反映:
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因为电话对孩子来说很常见,很有趣,所以整个过程孩子都很热情,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并愿意表达自己,实现了活动的目标,学校工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们的需求。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打电话》2的目标是练习对话,主动表达与大人交谈,学习完整的句子。
游戏准备:孩子们自制的电话
游戏流程:
1,学会打电话(集体教育)。
(1)在电话里观察模仿老师。“你好,你好!这是李小姐。请给我接通XXX好吗?”××××接电话(代替老师)。“你好!你是XXX吗?我是李小姐。你今天下班后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再见”。
(2)老师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学习如何接电话。
“你好!我是XXX。有什么事吗?”孩子们在练习中学习问答的语言,并练习使用简单的句子。
(3)幼儿两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老师帮助孩子学习问答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积极提问,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免费“打电话”。
幼儿园中班的语言游戏:小动物进城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根据动物的主要特征出谜语。
2.能够认识和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鼓励孩子积极动脑参与猜谜活动。
3.体验听说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孩子们的椅子下面放着一张动物的图片,两顶警察的帽子,还有各种动物的小图片。
2.学会唱“觉得开心就拍手”。
老师介绍了进城的方法:要想进城,必须把自己打扮成小动物。城市管理员喜欢猜谜语。他看到别人要进城,就会念一首儿歌“城门开着,城门关着,你要进来,让我猜猜。”等他读完了,进城的人必须给自己玩的小动物出个谜语,让他猜。如果你做得好,守城能猜到,那么你就能被邀请入城。如果做得不好,守城猜不到,所以不能进城。明白吗?提问:
(1)门卫看到别人进城会读什么?(学儿歌)
(2)小动物怎么进城?
你会编谜语吗?编谜语时注意不要说出答案。(展示一张动物图片)老师指导小朋友集体拼图。“这是谁?如果你是一只小猫,你怎样编一个谜语让别人猜?请考虑一下。你可以从小猫会做什么,小猫哭什么,喜欢吃什么来编。”
你的椅子下也有动物的泥土。请拿出来看看自己是什么动物,再补上。也可以编给后面的老师猜。
教案“呼唤”幼儿园中班3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手机的特性。
2.学会打电话,感受现代电信设备带来的便利。
3.探索和发现电话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功能。
4.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活动准备:
1,材料:不同种类的电话。
2、知识:帮助孩子积累关于手机的知识。
活动流程:
1,以猜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2.以“电话展”的形式引导孩子感知电话特征。
(1)孩子可以自由观察。
(2)集中沟通:你最喜欢哪部手机?为什么?
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他们有相同的地方吗?哪里一样?你有什么?
引导孩子说出手机的特点(形状、颜色)
(3)老师总结,词汇丰富:听筒、话筒、屏幕、按键。
3.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围绕话题说话:
“你打过电话吗?打给谁?你为什么打电话?
4.老师和孩子打电话,体验打电话的乐趣。
(1)示范打电话的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孩子叫同龄人。
(3)个别孩子打电话,老师总结:
“它它们玩得好吗?为什么?”
5.在“召唤”的音乐中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中,由于电话对孩子来说很常见,也很有趣,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热情和兴趣都很高。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于表达自己,达成活动目标,提供满足孩子需求的学校工具。整个活动很成功。但是,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可以更深。在活动中,始终鼓励孩子们探索、体验、交流对电话的理解,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是一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鼓励幼儿及时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活动始终以电话为线索贯穿全过程。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孩子对各种积极情绪和探索声音的兴趣,学习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百科全书:早在18世纪,欧洲就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电线串起来的麦克风(用电线串起来的杯子)。电话的出现归功于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早期电话的原理是声音是空气中的复合振动,可以传到固体中,通过电脉冲传到导电金属中。贝尔于1876年3月申请了电话专利权。
幼儿园中班教案“召唤”4活动目标:
1.借助游戏场景,观察图谱,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歌曲的幽默特点,听音乐玩游戏。
3.通过打电话的游戏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
4.理解儿歌的含义。
5.熟悉和感受歌曲的旋律和内容,学会唱歌。
活动准备:
知识和经验准备:有打电话的生活经验。
材料准备:大电话本,小老鼠,大猫公仔,图集,音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总结: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因为我们找到了好朋友,但是今天有一只小老鼠,它一点也不开心。有什么不好?
让我们想办法帮助它,让它快点开心起来,好吗?
第二,学会唱歌,掌握歌曲内容
1.理论中的电话号码宋:54 32 6 7 8
老师:老鼠能记住这么多数字。它是如何记住它们的?
2.展示图集,引出儿童集体论第一段。
3.带领孩子学唱第一段。
4.学唱第二段。
总结:小孩子学唱歌真的很好,尤其是打通电话的时候。他们对朋友说的话真好听。“喂,你好吗?”请尽快来我家!”有些朋友也回答得很好,“好的,我知道了,我马上就到你家了!”“我们以后会做有礼貌的孩子!
三,角色扮演,感受学唱的乐趣
1.和孩子们一起唱歌和玩手机游戏。
总结:哦,老鼠打电话邀请他的好朋友去玩,他的朋友同意了。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游戏真的很有趣。我们来玩吧,好吗?
现在,老师像老鼠一样叫,你们是小动物。怎么样?
2.让一部分孩子学做老鼠,另一部分孩子学做老鼠的朋友。
3.尝试改编一个8位数的电话号码。
总结:孩子们真的很厉害。他们帮助了老鼠。老鼠们太开心了。你开心吗?帮助别人,你就会快乐!
第四,活动延伸,传递快乐体验
老师:老师不在家怎么办?我应该打什么号码?小朋友,你想和老鼠做朋友吗?好了,我们一起把电话号码记在鼠标的电话本上吧!
设计意图:
打电话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叫上朋友一起玩,一起聊聊天。《小老鼠的呼唤》这首歌节奏明快,很容易掌握。歌曲内容简单易懂,贴近孩子生活,情节轻松活泼,幽默有趣,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激情。
在这次活动中,我看着地图,说着话,分着角色,唱一首歌,做游戏,表演出来,让孩子们边看边听边表演,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
百科:老鼠经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杂物、垃圾堆等。,并在带菌场所和清洁场所之间来回活动,通过鼠足、体毛和胃载体传播致病菌。
幼儿园中班教案“召唤”5活动目标:
1.在老师打电话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有节奏的对话,初步学会唱歌。
2.感受歌曲的幽默特点,听音乐游戏。
3.培养孩子的尝试精神。
4.愿意清晰明确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猫头饰,多媒体
活动流程:
一、歌曲:呼唤。
-听,那是什么声音?电话铃响了。大家一起来回答吧。(回顾歌曲《呼唤》)
二、学习歌曲《小老鼠的呼唤》
●理解第一句歌词,学会有节奏的对话。
-看,这是谁?小老鼠也在打电话。它为什么在叫?让我们仔细听。
1,第一次听歌
提问:
-小老鼠为什么打电话?什么是过家家?
-它是怎么玩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我们再听一遍:540 | 320 | 67 | 8-|(节奏谱的多媒体呈现)
2.第二次听这首歌
-问题:老鼠是怎么来邀请朋友的?朋友怎么说?
3.用多媒体展示图集,老师演示有节奏的对话。
4.鼓励孩子跟老师学有节奏的对话。
5.老师扮演老鼠,让小朋友有节奏地和老师说话。
6.让孩子们播放老鼠和老师之间有节奏的对话。
7.鼓励孩子跟着老师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享受学习第二首曲子的过程。
1.猜猜老鼠的朋友是谁?
2.看,它的朋友来了(音乐响起,老师猫去表演)——喵。
3.老鼠看到猫会怎么样?谁会学老鼠?鼓励孩子大胆想象,用行动表现出来。(老师邀请个别小朋友上台表演,集体模仿)
4.老鼠的朋友怎么会是猫呢?(鼓励孩子去想象。)
5.老师唱第二段。哦!原来是鼠标拨错了。当你在打电话时,不要拨错号码。
第三,充分享受音乐,学会唱《小老鼠的呼唤》这首歌
引导孩子完整地听,带着表情唱。
第四,玩游戏:小老鼠叫(进一步复习巩固歌曲)
1.介绍游戏玩法:
游戏里有两个角色。一个孩子(老师)扮演猫,另一个扮演老鼠。老鼠在唱完表演完歌曲后,听到猫的叫声后,只能表现出害怕,跑开。
2.小贴士:老鼠怎么逃才不会被猫抓住?
3.孩子玩两次游戏。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选择了充满趣味性、童趣和情节性的《小老鼠的呼唤》作为中班幼儿音乐活动的内容。里面鼠标拨错电话号码的事,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在活动的设计上,老师们采用传统的听歌导入,老师们选择了图谱解读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全班都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请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讨论主题:
1.这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教学的目标定位准确吗?
2.图集的应用在教学中起到什么作用?图集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马上引导孩子们积极听录音,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出问题:谁在打电话?它会打电话给谁?制造悬念,当猫出现在老鼠家门口时,意外:怎么是小猫?让孩子大胆想象,在体验幽默的同时熟悉儿歌的情节。在这次活动中,我努力营造一个愉快有趣的氛围,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感染孩子们,让我们都在构建一个快乐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努力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幼儿园中班教案“召唤”6游戏目标:
练习对话,表达自己并与成年人交谈,学习完整的句子。
学习游戏玩法和游戏规则。
体验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儿童自制电话
游戏流程:
1,学会打电话(集体教育)。
(1)在电话里观察模仿老师。“你好,你好!这是李小姐。请你给我接通XXX好吗?”××××接电话(代替老师)。“你好!你是XXX吗?我是李小姐。你今天下班后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再见”。
(2)老师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学习如何接电话。
“你好!我是XXX。有什么事吗?”孩子们在练习中学习问答的语言,并练习使用简单的句子。
(3)幼儿两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老师帮助孩子学习问答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积极提问,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免费“打电话”。
活动反映:
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因为电话对孩子来说很常见,很有趣,所以整个过程孩子都很热情,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并愿意表达自己,实现了活动的目标,学校工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们的需求。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
百科:电话通信是以“电”为媒介,通过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来传递语言的通信技术。两个用户最简单的通信方式是用一对线连接两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