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中的“认识时钟”课程活动

导读: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要紧密联系孩子的生活,结合孩子的实际生活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

首先,谈谈教材

知钟是幼儿园的小班数学课程。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要紧密联系孩子的生活,结合孩子的实际生活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是一个没有直观形象的抽象概念。所以我用孩子熟悉的日常活动时间表来引导孩子认识整点半小时,比如八点入园,四点半出园...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认识时钟,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并能说出其名称。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运算关系,就能正确识别小时和半小时。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和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第二,说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理解小时、半小时以及时针、分针之间的运算关系,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时钟,让孩子在拨和看一看的时候,能够掌握整小时和半小时,认识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

第三,讲教法和学法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幼儿始终是活动中的主体。根据儿童认知过程的直观可视化,遵循直觉原理,主要引导儿童通过视、听、说相结合,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和时针、分针之间的运行关系。在活动中遵循活动原则,综合运用发现和游戏的方法,通过操作活动和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整合图像和色彩,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遵循个性原则,老师在看图拨针时要注意加强对能力差的孩子的引导,比如7: 00,提醒孩子分针在12,时针在7。

第四,谈谈教学准备

兔子木偶,几个动物时钟(老鼠,猪,猴子,小牛,小狗等。),几张图,两个红黄绿的钟,一个儿童钟,一个实物。

第五,谈谈教学过程

(一)开头部分

活动一开始,我展示了一只木偶兔子,引出了兔子离家时的活动内容。然后我展示了实物钟,让小朋友们说说钟的使用方法,总结出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2)基础部分

在活动中,我避免了“一谈”和“自问自答”的形式,注重孩子的主动观察,鼓励孩子发现问题,主动求知。

1.让孩子观察钟面,引导他们仔细观察。

老师问:“看,孩子,钟面上有什么?”"这个钟上有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等,引导孩子初步了解时钟。

2.认识小时和半小时,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算关系。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展示了三个红黄绿的钟,并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朋友们,谁能看出这三个小钟有什么共同点?”让孩子观察比较,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点。然后展示了几个动物时钟,让孩子们说说现在是什么时间,让他们已经学过的知识马上得到巩固,并把动物时钟通过实物投影,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了解分针和时针的运算关系。因为这是这个活动的难点,所以我在最后不做演示,让孩子思考分针如何从2点变到3点,得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实现了半小时和半小时指针的运行关系。

3.看图,拨时间

让孩子看一些图片,用兔子的口吻提出:“兔子来考考孩子,看谁学了刚才的知识。”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然后利用图片中孩子熟悉的日常活动时间表,让孩子对学习活动更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通过操作活动,孩子们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最后让孩子说出几点睡觉,让活动渗透到常规习惯的培养中,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3)结论部分:

这个活动以游戏为蓝本:“小羊,几点了?”结局。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游戏加深对时钟的理解。游戏规则是老师扮演狼,孩子们扮演羔羊。老师抽出时间问孩子们:“羊肉几点了?”孩子应该马上回答。当老师问到6点左右的时候,小羊必须马上跑回家,否则就会被老狼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