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大班幼儿侧钻的能力
1.将故事融入运动,将剧情赋予乐器。让所有的乐器都活起来,让所有不会说话的乐器都活起来,真正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带着一个童话故事来到活动场地,把攀登架当成大森林,把滑梯当成高山,把“大毛毛虫”当成地下隧道,让孩子在故事中锻炼,在快乐中发展。
2.有针对性的设定钻爬游戏。
我们班孩子的特色技能是“钻”和“爬”。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了一些活动,引导孩子在自由活动中发展。比如玩“小鱼游泳”的游戏,小朋友在自己亲手搭建的洞穴里钻来钻去。为了防止自己被“渔网”缠住,有些孩子会讲究方法,观察玩渔网的孩子的反应,在“渔网”即将下来之前迅速脱身。还有的会戴在渔网中间,故意吸引玩渔网的小朋友的注意力。在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眼睛、腿、柔韧性和协调性等多方面的锻炼。
3.鼓励孩子,建立对游戏的信心。
赞美是成长的“维生素”。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接受表扬和鼓励的孩子,可以在智力、体力和心理上获得均衡和谐的发展,更有创造力,激发潜能,更有信心和毅力。在活动中,老师不断鼓励孩子们增强自信心。比如玩“小乌龟送粮”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撑不住了,很明显已经爬不动了。这时候老师采取一些鼓励的手段,有时会和成功闯过的孩子击掌,或者让已经闯过的孩子为还在爬的孩子喊加油。
4.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器材。
当然,孩子的钻爬能力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胆小,协调性和灵敏性差,所以他们用来钻爬的移动设备通常更大更高。例如,一套大的平垫适合进行各种形式的爬行活动。因为大垫子上没有障碍物,胆子小,行动不便的孩子也能有安全感。阶梯垫是一组小的正方形垫子,以阶梯形状放置。垫子高度方向的变化可以增加爬行过程的难度,具有挑战性,锻炼孩子克服障碍和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我们班一些能力强的孩子也愿意参加活动。还有一个拱形的洞,是全封闭的,钻爬结合。几块反过来的半月形岩石等距离放在地上,用布盖着,只留两个出入口,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因为半月形秋千的高度比较低,通道比较长,所以小朋友在这个活动中一定要把钻和爬的动作结合起来。矮的孩子可以用手和膝盖或者肘和膝盖爬行,而高的和胖的孩子必须侧身爬行才能通过。这种设计很难锻炼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也能培养孩子对运动的适应能力。而且因为是完全封闭的,符合孩子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能让孩子产生探索和活动的欲望。
5、根据需要添加辅助材料,激发幼儿练习钻爬的积极性。
孩子还小,要尽量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教育。为了充分发挥幼儿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我们在班里设立了运动区。刚开始在指导孩子进行钻爬活动时,只是把一些可以用于钻爬练习的可移动设备一个一个的放在活动场地上,孩子爱怎么玩就怎么玩,活动积极性不高。后来在观察孩子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单一的钻爬活动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孩子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所以我们尝试通过添加一些辅助活动材料来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给孩子提供一些玩具枪,让孩子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学钻爬。有的一手握枪进行侧爬练习,有的背枪进行葡爬练习。我们还做了一些篮子,龟甲,昆虫头饰,大象头饰等。供孩子引导他们模仿各种动物,在垫子上爬行。后来,在班级的教研活动结束后,我们尝试将钻爬设备相互连接起来,营造一个循环的活动环境。吸引孩子参加活动是不是更有吸引力?我们让孩子们蹲下钻过拱桥,然后爬过垫子,然后躺下跨过铁丝网,最后玩平衡区等其他区域。
6.退出比赛的尝试。
为了全面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建立多动作感知系统,提高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我们还在班里开展了幼儿后退和爬行活动实验。
根据我们班孩子身体素质的发展,我们老师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从随意爬行到膝盖着地,再到创造性爬行向前爬行;尝试各种方向创造性的爬行,最后双手双膝着地向后爬行,创造性的向后爬行。我们不仅考虑孩子动作的发展,也考虑情绪的发展。比如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注意尊重孩子的兴趣,从随意爬行开始,到手脚并用向前爬行,还要注意发展孩子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