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移民的发现史
起初,科学家们认为它只是一颗普通的类地行星,但经过研究发现,这颗行星与地球惊人地相似,就像是地球的复制品。据科学家推测,这颗行星的整体结构与地球颇为相似。“内心”也是和地球一样的岩石核心,外层包裹着岩石等成分。但它的表面温度略低,上面没有液态水而是冻冰。因此,这颗行星也被称为“超级地球”。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科学家于2008年6月16日在法国举行的学术会议上宣布,他们发现了5颗新的“超级地球”。此次发现的5颗“超级地球”中,有3颗位于画架和南剑鱼方向,距离地球42光年,质量分别是地球的4.2倍、6.7倍和9.4倍。这三颗“超级地球”围绕着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旋转。公转周期分别为4天、10天和20天。第四颗“超级地球”围绕恒星HD181433旋转,周期为9.5天。恒星HD181433也吸引着一颗类似木星的行星,公转周期为三年。第五颗“超级地球”的质量是地球的22倍,每四天公转一周。
自1995年发现第一颗“超级地球”以来,天文学家已经陆续探测到了270多颗,其中大部分与木星和土星一样巨大,与地球大小相似的行星很少。由于大多数“超级地球”离我们太远,天文学家无法通过普通天文望远镜用肉眼直接观测,只能通过无线电波或光谱分析等探测手段“间接测量”“超级地球”的存在。2009年6月5438+2月65438+6月,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个由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发现,在两个相邻的类太阳恒星系统中存在四颗类地行星,其中两颗被称为“超级地球”。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将为人类寻找可居住行星提供重要线索,未来几年人类找到可居住行星的希望将大大增加。
几年后可能会发现一个适宜居住的星球。
在这四颗类地行星中,有两颗被称为“超级地球”,比地球质量大,但比天王星和海王星质量小。这些“超级地球”的存在表明,找到一颗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只是时间问题。
在新发现的4颗类地行星中,有3颗位于恒星“61处女座”周围。恒星“61处女座”实际上相当于太阳的孪生兄弟,距离地球28光年,位于处女座。每年的这个时候,在太阳升起之前,人们可以在夜空中观察室女座几个小时。研究人员分别估算了三颗行星可能的最小质量。研究小组成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尼(Chris Tinney)认为,“61 Vir b”的最小质量约为地球的5.1倍,“61 Vir c”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8倍,“61 Vir d”的质量约为0。Tinny认为“最小行星的质量刚好在超级地球的质量范围内。这是首次在类太阳恒星周围发现如此大小的行星。”此前,科学家也曾在其他恒星周围发现过“超级地球”,但那些恒星比太阳冷得多。
2009年2月22日,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围绕着一颗暗淡的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40光年。那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天文学家认为,这颗行星比之前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任何系外行星都更接近地球。
中国北京,12,2009 17/新浪科技援引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围绕一颗昏暗的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信,地球表面75%的面积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较高,无法支持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证据表明,这个“水世界”也有大气层。天文学家认为,这颗行星比之前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任何系外行星都更接近地球。
通过测量行星经过造成的亮度降低,科学家可以计算出行星的密度,并对其组成做出明智的猜测。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GJ1214b”。人们认为,四分之三的表面被水和冰覆盖,只剩下四分之一的面积是岩石。
哈佛-史密森尼中心的研究生兼天文学家查克里·伯塔发现了这颗水行星。他说:“尽管气温很高,但这仍然是一个有水的世界。与任何其他已知的系外行星相比,这颗行星更小,更冷,更接近地球。”
科学家认为,除了GJ1214b的表面之外,一定有什么东西阻挡了来自母星的光,它的周围可能有一层由氢和氦组成的大气层。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帮助下,天文学家可以确定行星的组成。米尔斯项目主任大卫·沙博诺(David Chaboneo)表示:“由于这颗行星距离地球非常近,哈勃应该能够探测到大气层并确定其成分。幸运的话,它将是第一个拥有已探明大气层的超级地球,尽管这种大气层可能不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对生命友好。”
这一发现发表在65438年6月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著名行星猎人、美国加州大学的杰弗里·马西教授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推测了这个水世界可能出现的场景。他写道:“它可能有非常深的海洋,应该是液态的。由于母星给予的热量,其表面温度达到约190摄氏度。此外,类似桑拿的蒸汽氛围也可能存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于去年3月发射,其设计旨在帮助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它的工作原理是“掩星观测”——当一颗或几颗行星从其母星面前经过时,恒星的光线被部分遮挡,其亮度会相应地略有下降。通过开普勒望远镜前所未有的精确测光,可以探测到这种亮度变化,并推断出掩星即行星的存在。
在分析了开普勒望远镜过去7个月的数据后,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两个行星目标,它们围绕着一颗编号为开普勒-9的恒星运行。这颗恒星距离地球大约2300光年。
其中一颗编号为开普勒-9b的行星,围绕其母恒星的轨道周期仅为19天。另一颗,开普勒-9C,公转一周需要39天。
研究人员发现,这两颗行星的轨道存在周期性变化。这意味着两颗行星之间存在“引力振动”——它们的引力相互作用影响了各自的轨道特征。利用这些数据,研究人员能够计算出两颗行星的质量。计算结果表明,这两颗行星都是比土星略重的气态巨行星。
但是当研究人员试图用这两颗行星的大小来解释中央母星的亮度损失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了另一颗微弱的掩星。探测到的微弱信号表明,这个星系中存在一颗轨道更靠近母星的较小行星。它的轨道公转周期是1.6天。这颗行星的质量约为1.5个地球,是一颗由岩石构成的类地行星。
但是研究人员现在还不能庆祝,因为这么弱的信号有很多干扰因素。双星系统中的背景星或伴星也会产生类似的信号效应。“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说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信号,我们希望我们能很快获得更多信息,”马特霍尔曼说。他是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但即使这个信号最终被证明是类地行星,人类也不太可能想移民到那里:根据它的轨道位置,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大约是1900摄氏度。2010年9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其环境和部分地区的温度适宜人类居住。
这颗名为Gliese 581g的行星位于天秤座,围绕比太阳小得多的红色恒星Gliese 581运行。该恒星距离地球20光年,天文学家发现有6颗行星围绕Gliese 581运行。另外5颗(Gliese 581b到Gliese 581f)并不位于“适居带”(可居住带),但这颗正好处于可居住带,其温度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因此液态水可以形成海洋、湖泊和河流。
Gliese 581g很可能是一颗表面有水和大气的岩石行星。其直径约为地球的1.2至1.4倍,质量约为地球的3.1至4.3倍。它的重力接近地球,平均表面温度在-31到-10之间。它所环绕的红矮星的温度只有太阳的1/50,体积是太阳的1/3。Gliese 581g绕着它的“太阳”运行的时间只有37天,它的一面永远面对着“阳光”,另一面永远处于黑暗之中。所以它的向阳面可能很热,温度可以达到100度以上,背光面温度可以零下几十度。
对于生活或者未来的人类移民来说,最适合的地点是“灰色”地带——Gliese 581g中黑暗与光明的过渡地带。根据他们不同的经度,许多生命可以找到适合他们出现和进化的稳定的气候环境。
天文学家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近500颗行星。然而,它们几乎都太大了,由气体而不是岩石构成,温度对我们的生活来说要么太热,要么太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贾斯汀说,“这是第一颗真正让我兴奋的行星。”他认为这个星球非常适合孕育生命。
在其他星球上找到生命并不意味着找到外星人,但即使在另一个星球上找到一个单细胞细菌也会动摇地球生命是独一无二的观点。然而,我们仍然有许多关于这个星球的未解之谜。科学家无法确认它上面是否有水,它的大气成分是什么,但因为它的环境非常适合液态水的存在,而且地球上有水的地方似乎就有生命,所以贾斯汀认为“这颗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是100%”。
相对来说,找到这颗星球的时间并不长,难度也不大。天文学家认为有数百万颗这样的类地行星等待我们去探索。格利泽581g是根据夏威夷W. M .凯克天文台11年的观测结果发现的。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传统地面望远镜的结合继续在探索系外行星中发挥重要作用。2011年5月初,一个由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州圣克鲁斯组成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正式公布了发现结果:在55 Cancri一个距离地球40光年的行星系统中发现了一个“超级地球”,它是通过加拿大MOST太空望远镜发现的,比地球大60%,质量是地球的8倍,密度是地球的2倍,看起来像是现实版的潘多拉。
艺术家的“超级地球”
行星编号为:55 Cancri e,围绕着编号为55 Cancri A的恒星,公转一周只需要18小时。换句话说,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不需要日历,只要记得带个表就行了。而且你看到的太阳比你在地球上看到的大60倍,亮3600倍。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是2700摄氏度。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认为在如此高的温度下不可能有大气结构,但一些科学家认为足够强的引力可以保留部分大气。因为主星亮度高,可以做很多灵敏的测量。对于科学家来说,星球是一个完美的实验室,可以全面研究星球的形成、演化和整个生命周期。
然而,这颗行星无法被直接观测到,即使是用大功率的望远镜。这个行星系统中的恒星,55 Cancri A,如果在晴朗的夜晚,可以在未来两个月内用肉眼观察到。
由55颗巨蟹座恒星组成的行星系统。第一颗行星于1997年被加州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并命名为55 cancri b,随后的五年中,该小组又发现了另外两颗行星,分别是55 Cancri c和55 cancri D,2004年德克萨斯州的研究小组发现了55 Cancri e,最新的一颗发现于2008年,也是行星系统中的第五颗行星:-55 cancri F。
这五颗行星的发现过程是基于多普勒技术。恒星会由于附近行星的引力而发生摆动,然后通过测量星光波长的变化来确定行星的参数。去年,哈佛大学天文学博士生丽贝卡(Rebekah)和加州圣克鲁斯(Santa Cruz)的系外天体物理学家丹尼尔(Daniel)重新分析了2004年的数据,认为55 Cancri e的轨道周期比最初认为的要小。后来,麻省理工学院的韦恩和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马特·霍尔曼申请使用MOST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发现凌日周期只有17小时41分钟,符合前面的分析,而恒星的光在每次凌日只暗了1/5000。这些数据也得出结论,这颗行星的直径约为21000公里,比地球大60%左右。
这一发现让哥伦比亚大学天文学家马修斯教授兴奋不已:就像《星际迷航》中柯克船长所做的那样,我们(科学)终将赶上科幻小说。2013年8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颗轨道周期非常短的系外行星,[1]正在围绕天鹅座一颗名为开普勒-78的恒星快速旋转。经过计算,发现其大小、质量甚至成分都与地球非常相似,这是首次发现与地球如此相似的行星。因此,天文学家称这颗行星为“地球兄弟”。4月2014-04-18日,美国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类地行星开普勒-186f,其类地程度是迄今发现的类地行星中最高的。
据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利用开普勒任务发现了这颗类地行星,并将其命名为开普勒-186f。它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在适合人类居住的轨道上围绕开普勒-186运行。
来自哈佛大学的系外行星专家大卫·夏博诺(David Charbonneau)指出,开普勒-186f距离地球500光年,是开普勒任务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已知它比地球大10%,但其构成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Elisa Quintana进一步指出,“开普勒-186f位于一个宜居带,辐射强度和恒星频率适中,这意味着它很可能拥有像地球一样的大气层,其表面可能存在水和液态水。到2009年底,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270颗像地球一样围绕恒星旋转的行星。在这些行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重量在地球重量的5倍到15倍之间,而且这些“超级地球”很多都是像地球一样由岩石构成的,它们也有大气层和岩石表面,不像木星是气体行星。它们中的一些并不是很古老,它们表面的温度变化很大。科学家认为,这些“超级地球”是在宇宙中的“暴风雪”中形成的。只有这些暴风雪才能在过去的几十万年里给这些星球披上厚厚的冰层,让这些星球能够存活到现在。
所有这些“超级地球”都有自己的星盘和大气层,其中一些围绕着一颗恒星旋转。岩石行星靠近恒星的一侧温暖,而另一侧非常寒冷。当这些行星年轻时,它们周围的恒星相对稳定。随着它们继续生长,温度也会发生变化。人类以现在的科技是不可能移民到那些星球的。人类要想在地球毁灭前移民到其他星球,首先要保护好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