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活动如何贯彻游戏化原则?

“孩子的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幼儿园课程应关注幼儿生活,积极利用周边环境和社区资源,注重各领域课程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生活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提出,使我们对如何整合课程资源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一、从儿童兴趣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确立对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积极探索某件事或开展某项活动的倾向,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要从儿童的生活入手,从情感教育入手,从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出发确立主题,从儿童的问题出发拓展主题。当孩子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感兴趣时,他们会不断地发现一些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分析孩子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条件和创造相关的环境,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促进他们的发展。当生成的主题探索活动贴近儿童生活,引起他们的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对周围的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二是主题活动游戏化,让游戏成为年轻JL的主要学习方式。自从《幼儿园工作条例》提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方针以来,游戏化课程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模式。但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如果老师没有有效的教育行为,那么再好的理论,再好的政策也无法实施。因此,如何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转化为良好的教育行为,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大的问题。在实践中,笔者尝试通过教师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观察者的游戏引导和反思性教学策略等方法,在游戏化课程中实施有效的教育行为。

首先,这个问题:

自从《幼儿园教育条例》提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来,“游戏化课程”成为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主流,游戏化教学法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模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教育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游戏教育”倾向,即教育者进入幼儿游戏,参与并控制游戏,表面上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而对游戏施加教育影响,实际操纵影响幼儿游戏。再比如近年来课程超负荷的现象,让人惊呼:幼儿园的内容就这么难吗?究其原因,是教师的观念和技能不足,没有准确把握教育目标和内容,不能深刻理解“游戏化课程”的含义。

教育是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和儿童发展的过程。如何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转化为良好的教育行为,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大的问题。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指导思想下,教师应该了解什么活动才能真正体现“游戏化”,在“教学的游戏化”中应该做些什么,这应该引起教育研究者的重视。

二、“游戏化课程”中教师有效教育行为的指导思想:

(一)教师有效的教育行为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幼儿教育是“未来教育”,培养的是20年后的人才。因此,“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幼儿园最基本的支撑理念。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会上提出的“学会认知(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的教育目标,成为指导幼儿教育发展的理论方向,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本内涵。因此,教师有效教育行为的首要目标是“四个社会”。

在当代社会,教育将成为终身活动,不是为孩子提供终身的知识储备,而是帮助孩子走向学习型社会。因此,教师有效的教育行为应体现在为儿童的短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即给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其各种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重视幼儿的体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活泼、生动、积极地学习。

(二)教师有效的教育行为必须符合游戏化课程的特点:

1,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孩子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的,包括社会、家庭、教育机构提供的物质环境,也包括老师、家长、周围人提供的精神环境。因此,为了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师必须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要求出发,选择儿童能够体验到的直观的教学内容,努力从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探索能够为儿童提供有益体验的课程。

2.教育手段的游戏性:游戏化课程的教学没有一定的框架,学习可以贯穿孩子的日常生活。各种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教育活动的时间不受限制。例:主题活动“春暖花开”,老师可以带幼儿园去公园参观,欣赏各种花;可以素描,可以画花;园林可以在建筑活动中建造。因此,教师有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游戏化”为特征,以教育场景为线索,强调儿童的参与和活动的融入。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学生与儿童互动、儿童环境互动,让儿童在学习中玩耍。

3.课程模式的多样性:幼儿园课程的概念是能够使幼儿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它强调如何扩展孩子已有的经验,不强调简单知识或技能的培养。在过去的10年里,幼儿园出现了大量的课程流派,包括南京的幼儿园主题综合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课程,上海的发展性课程、游戏性课程和主题性课程,北京的生存性课程和蒙台梭利教育体系,最新的是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模式。这些都为教师实施有效的教育行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