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幼儿园公开课活动新教案。
1.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1,感受剪纸花的美,从而喜欢上折剪活动。
2.让孩子学习如何折和剪六瓣花。
3.掌握沿轮廓线裁剪,养成良好的剪纸习惯。
4.让孩子体验独立、自主、创造的能力。
5.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二、活动准备
彩纸、钢笔、剪刀
三。活动的亮点和难点
要点:学习六瓣花的折法和剪法。
难度:折纸第4步和第5步的折叠方法。
第四,活动手段
教学演示和实践训练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过程
(一)展示图片介绍:
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吗?
2.让我们看看这些花是怎么做的。
让我们也剪一朵美丽的花吧!
4.今天老师教孩子们用折剪的方法做漂亮的花!
(2)教师示范环节:
1,我们准备一块正方形的彩纸,笔和剪刀。
2.孩子们,我们开始吧。
3.首先,把正方形的纸折成三角形,然后把三角形对折。
4.打开三角形,将三角形的右角向左折,左角向右折。
5.以大三角形的中心线为标准,然后对折,折成箭头形状,箭头翻转过来。
6.左上角的三角形沿着右边的对角线折叠。打开它,找到三角形折痕与大三角形中心线的交点作为起点。画花瓣的轮廓,先画小弧线,再画长弧线。
7.我们用剪刀沿着弧线慢慢剪下花瓣。依次打开花瓣,伟大的工作完成了,美丽的花朵准备好了。
(3)老师和孩子一起示范练习。
现在我请杨淑玉和我一起做叠剪练习。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把它折起来一起切吧!
2.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2、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元件,知道电池的正负极和科学符号。
3.体验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合作探究和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讲述你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几节电池和电线,小电珠
活动流程:
一、教师展示活动材料,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二、幼儿的理解和操作探索:用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
1,观察理解灯泡。
老师:看!老师给学生带来了什么?请观察小灯泡,想想你的小组发现了什么。我们在小灯泡里发现了钨丝。中间有一根灯丝。(是灯泡亮的部分)灰色的小点叫连接点,二合一。
2.观察和了解电池。
老师: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电池吗?谁能告诉我电池是什么形状的?电池分为两极,正极和负极。负极是锌皮的一端,正极是带铜帽的碳棒的一端。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与“+”相同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与“-”相同的符号表示。
3.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电池。
老师:你能告诉我你见过哪些电池吗?遥控器里的圆形7号电池,手电筒里的1电池,圆形5号电池,手表里的圆形电池。
4、孩子尽量配合,点亮小灯泡
老师:我们已经观察了小灯泡和电池。你现在想点亮小灯泡吗?
杨:是的。
老师:材料已经准备在各组的桌子上了。让我们先试试,好吗?
学生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哪几组开始了?让我们请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5、幼儿探索小灯泡电路的连接。
老师:灯泡亮了,说明灯泡里有电流流过。然后猜猜电流是如何通过一个小灯泡的。
老师:没错。通常我们认为电是从电池正极开始,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通过灯丝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向电池负极,形成回路。这条路一过,小灯泡马上就亮了。
6.老师总结。
三、活动结束
3.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并记住游戏中的歌词,感受歌曲的乐趣。
2、初步演唱歌曲,掌握说唱节奏,体验各种形式演唱的乐趣。
3.学会带着感情唱歌。
4.愿意跟随老师和音乐,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生肖动物地图卡,歌曲地图ppt,伴奏音乐。
活动流程:
1,talk导入,对歌曲的初步感知
(1)老师:你知道十二生肖吗?有哪些生肖?
(2)你属于哪个生肖?
(3)老师带了一首关于十二生肖的瘦歌。我们来听听。歌曲中唱的是哪些动物?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2.学习唱歌
(1)听歌词游戏:老师边唱边轮流拍小朋友的肩膀,每唱完四个生肖就暂停一下。停顿后,老师拍下哪个孩子的肩膀,孩子整理刚才老师唱的生肖,看图,按顺序说歌词。
(2)幼儿听完整的演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
(3)展示歌曲图集的ppt,小朋友边看图集边唱歌。
3.唱啊唱。
(1)老师唱歌,孩子们在“XX”处说唱十二生肖的名字。
(2)幼儿尝试以各种形式唱歌:男生唱歌,女生在“XX”处说唱十二生肖的名字;女生唱歌,男生在“XX”说唱十二生肖的名字;团唱说唱等。
活动扩展:
1,美术活动,引导孩子画自己和家人的生肖兔。
4.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通过唱歌和有节奏的朗读相结合来学习唱歌。
2.能够轮流唱歌。
3、能唱准曲调,口齿清晰,并能在团前大胆演唱。
4.学会带着感情唱歌。
活动准备:天气歌曲
活动流程:
1,对话导入
(1)今天天气怎么样?
一个孩子可以通过唱歌来预报天气。我们来听听。
2.学歌曲
(1)听歌《天气歌》
老师:你听天气预报了吗?
(3)教师五车二
(4)孩子跟着唱。
(5)学习背诵部分
3.学习二重唱
孩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唱歌,一部分是朗读。
活动扩展:
画出歌曲的朗诵部分。
5.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理解两句歌词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会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表达歌曲中悲伤和快乐的不同情绪。
2、能根据歌词创作动作,并能将动作组合成歌曲表演。
3、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知道有错误要勇敢承认。
4、让孩子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尽量用文字表达。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好孩子要诚实”
活动建议:
1.展示图片,讲故事,引导孩子理解歌曲内容。
老师将歌词内容改编成小故事,帮助孩子熟悉歌曲内容,理解歌词。剧情简介:有一天,趁爸爸妈妈不在家,小明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小明心想:爸爸妈妈没看见。我该不该告诉他们?这时,小花猫呜呜呜,好像在提醒小明。小明下定决心。他告诉小猫,他会主动认错,做一个诚实的男孩。这时,小花猫又开心地呜呜呜地看着小明,仿佛在赞美小明!
2.熟悉歌曲的旋律,学会唱歌。
(1)老师准确而富有感情地唱完歌曲后,指导孩子们带着感情学习歌词。并采用集体唱法、小组唱法、歌词唱法、角色唱法等形式让孩子练习。
(2)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轻柔、跳跃的方式表达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提示孩子说:当你的孩子打碎花瓶时,你有什么感受?当小花猫看到孩子们打破花瓶时,他有什么感觉?你会唱什么样的嗓子?孩子承认错误后是什么感受?小花猫怎么样?你会唱什么样的嗓子?(跳跃,放松)
(3)幼儿通过领唱、齐声唱、分角色唱等方式带表情地演唱歌曲。
3.尝试创作动作表演歌曲。
(1)老师鼓励孩子根据歌词创作自己的动作。1号段可以在“小花猫喵喵叫”、“谁打碎了花瓶”、“爸爸妈妈不在家”等部分重点打造喵喵叫、指着花瓶、挥手等动作。第二段可以重点放在“小花猫,不要叫”和“我打碎了花瓶”等部分进行创作,挥舞双手。老师及时发现孩子们创造的好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最后集体讨论,选出大家都满意的动作,串联起来,成为一首歌曲表演。
(2)引导孩子和同伴以不同的角色表演和演唱歌曲,教育孩子做诚实的孩子。
6.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初步了解一些常用词。
2.正确流利的读诗,背诗。
3.通过朗诵欣赏辽阔壮阔的草原风光,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学会带着感情背诗,大胆参与讨论。
5.理解诗歌的内容,用文字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二、教学重点:
背诗,背诗。
三、教学难点:
朗诵诗歌,欣赏辽阔壮丽的草原风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孩子们去过蒙古吗?你去过大草原吗?
生:没有。
老师:老师今天会带你去广阔的大草原玩吗?
生:好!
播放自制电影短片《美丽的大草原》,配以儿童的声音和草原风光的图片,让儿童初步领略草原风光的特色。
老师:小朋友看完短片想对老师说什么?
生:大草原真美!去草原真美!
老师:既然草原这么美,今天老师教你一首关于草原风光的诗好吗?
生:好!
2.借助熟悉的词语第一次读诗。
老师:听老师读诗,孩子们边听边找你认识的单词。
学生已经找出单词:山、山、天、四、风等。老师拿出红粉笔把这些单词涂成红色,让学生一起读。
老师:孩子们真能干。他们认识那么多字,然后跟老师念这首古诗,好吗?
生:好!
老师念了一遍后,发音又念了一遍。
3.理解这首诗的主旨,再读一遍。
7.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正确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他们的外貌特征。
2.了解如何将面板与相应的卡片搭配起来。
3.发展孩子的视觉和触觉。
活动准备:
方形和矩形面板、实心图形卡、粗细线卡(附后)。
活动流程:
第一,导入部分,引起孩子的兴趣。
老师:我今天给孩子们带了一对兄弟。请仔细看看(展示方形和矩形面板)。
第二,孩子观察和操作学校工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运算,感知,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提问:
(1)兄弟俩长得像吗?
(2)它们不同在哪里?
(3)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4)老师总结:这个四边相等的正方形叫正方形。这两组对边长度相等的正方形叫做矩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正方形和长方形:
(1)老师:这是一个正方形(长方形)。
(2)老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
(3)老师:这是什么?
第三,面板和卡片的搭配。
1.老师展示卡片和教具。
老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也带来了他们的照片。你想看看吗?
(1)(展示立体绘图卡)
老师:你认为这张照片是谁的?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把卡片放好,检查它们是否正确。然后让孩子再放一张卡)
(2)(出示厚卡)
老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请帮我看看它们到底是谁的。(请儿童尝试放置)
(3)(出示细线卡,让幼儿试着放)老师: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
2、儿童操作面板和卡配套。教师的个别指导。
老师:孩子们,桌子上有很多两个方兄弟的照片。你想把那些照片发给他们吗?
8.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好娃娃》这首歌,学会更准确地唱歌。
2.培养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用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歌词的旋律激发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感情。
4.学会带着感情唱歌。
5.学唱二重唱歌曲。
活动流程:
一、画面导入,用简单的问题帮助孩子理解歌曲内容。
1,提问:
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
(2)他为什么要帮助大人?
(3)爸爸妈妈是怎么夸他的?
2.老师把孩子们的答案整理好,加工成歌词,背诵给孩子们听。
二、教唱《好娃娃》这首歌。
第三,引导孩子根据歌曲作曲动作。
1,鼓励孩子自己创造动作,表扬会唱歌会做动作的孩子。
2、在幼儿表演时,老师注意观察,请表演优秀的幼儿使用道具表演。
3.老师把孩子们精彩的动作提炼出来,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动作。
第四,组织幼儿进行合作表演。
老师:“学完这首歌,你愿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唱这首优美的歌吗?”
9.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帮助孩子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动物对诗歌的兴趣。
2.引导孩子想象诗歌中展示的画面,培养孩子对诗歌的兴趣。
3.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姿势。
4.能够认真听取同行的意见,能够独立操作。
活动准备:
1.小花猫,螃蟹,小白雁,虾,鸟和乌鸦的图片。
活动流程:
首先,开始部分
展示相应的图片引出话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展示小花猫、螃蟹、白鹅、虾、鸟和乌鸦的图片,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他们是谁?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2、老师要表演(走路、坐姿不正确)。孩子们刚才看见老师了,好吗?什么是好?
第二,学儿歌
1,老师有一首好听的童谣。童谣的名字叫《学样》。认真听老师讲,老师会示范背诵童谣的表达。
2.问题:儿歌叫什么名字?童谣怎么说的?你喜欢谁?为什么?
3.老师又带着表情背诵了一遍儿歌,并根据儿歌内容展示了相关动物的图片。
4.老师根据儿歌内容提问:
你为什么走路像小花猫?不学螃蟹?
(2)为什么坐着学小白雁?不要像个大青虾一样坐着?
(3)你为什么像百灵鸟一样歌唱?乌鸦唱歌好听吗?
5、孩子学读儿歌:跟读——孩子集体阅读——老师和孩子读儿歌——男孩女孩读儿歌。
6.孩子们可以边读边自由表演儿歌。
第三,结尾部分。
1,评价孩子上课情况。
2.复习儿歌《吹泡泡》,让孩子带着表情读儿歌。
10.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进一步激发孩子对交通标志的兴趣。
2.引导孩子利用已有经验设计标志,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3.让孩子学会根据信号行动。
活动准备:
1.分别在活动室张贴或摆放有关交通标志的图片和书籍。
2、儿童准备自制标牌所需的各种材料
3、各种车载玩具
活动流程:
首先,开始部分:
和孩子们一起听磁带。是什么样的车?
二、基础部分:
1.教师引导孩子们回忆他们对交通标志的理解。
2.老师给小朋友看交通标志的挂图,老师问小朋友问题。
3.启发孩子思考和谈论道路交通以及如果生活中没有标志会发生什么?
4.动手:老师给孩子们分发材料,鼓励他们制作自己熟悉的交通标志。
5.孩子们为幼儿园设计和制作标志。
6.把孩子们自制的牌子贴在合适的地方。
第三,结尾部分:
老师和孩子们举着牌子,在游戏音乐的带动下玩“找朋友”的游戏。游戏结束后,老师用好的活动表扬孩子,鼓励差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