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小土豆”的教案
1中班教案《小土豆》活动目标
1.了解土豆的生长过程,激发探索植物奥秘的欲望。
2、懂得吃土豆,喜欢吃土豆。
3.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要准备的活动
图片:食用土豆、种植土豆、发芽土豆的图片。
活动过程
展示薯片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老师:这是什么?你吃过了吗?这是什么做的?
老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土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土豆。
二、了解土豆及其生长过程
1.给我看图:土豆老师:这是什么?它也有一个名字。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展示发芽土豆的图片。
让孩子们看看这个土豆有什么不同。
老师:仔细观察,看看土豆最容易发芽的地方。
猜猜如果你把长出来的芽埋在土里,它会长出叶子,长出新的土豆吗?
3.了解土豆的生长过程
(1)让孩子讨论:发芽的土豆切成几块,切口朝下埋在土里,会发生什么?
(2)老师:土豆的根和芽是一天一天冒出来的。
土豆的根是从有芽的地方长出来的。你知道花蕾长在哪里吗?
长在地下还是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经过讨论,孩子们知道花蕾是向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的。
(3)老师:叶子长出来的时候,看到嫩叶从地里长出来,就知道这个地方有一个土豆。
(4)老师:叶子越长越多。地下会发生什么?
(小朋友自由讨论。)
(5)老师:小土豆要长大了。你知道宝宝长在哪里吗?
它长在根的前面。宝宝长在地下,地上开出美丽的花朵!
(6)问题:什么时候能把土豆从土里挖出来?
(7)展示图片,观察地里成熟的土豆。
老师:花儿凋谢了,叶子枯萎了。这时候就可以把长出来的土豆挖出来了。
4.老师总结了土豆生长的过程:
将发芽的土豆切成块,切面朝下埋在土里,有足够的阳光和水分。当它们在土里发芽长根的时候,嫩叶露出地面就会长出来。许多叶子长出来后,美丽的花朵就会开放,小土豆就会在泥土中慢慢长大。当花和叶子枯萎的时候,土豆就会长大,我们就可以吃了。
第三,食用土豆
1,问题:土豆都可以吃吗?我能吃已经发芽变绿的吗?
老师:已经发芽变绿的土豆是不能吃的,因为有毒素。
2.问题:怎么吃土豆?
儿童讨论
3.展示用土豆制成的食物的图片。老师和孩子可以一起总结一下做法:可以炒,可以炸,可以煮,可以烤。切块、切丝、整块、土豆泥等。
老师:你想吃土豆吗?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好吃的土豆!
中班教案《小土豆》第二章活动目标:
1.实验中发现了土豆能浮在盐水中的现象。
2.结果可以用“↑、↓”符号记录,表示浮沉。
3.乐于探索科学现象,体验与同行交流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糖、盐、味精、土豆、带红黄绿线的一次性透明杯子、记录纸、铅笔、小土豆历险记(课件)和一个视频。
活动流程:
一,引出问题,激发兴趣
1.给我看看土豆:这是什么?(土豆)
2.老师讲述了故事的第一部分
提问验证:猜猜土豆掉到水里会怎么样?告诉我为什么。
3.讲述故事的第二部分
讨论:你觉得白哥可能是什么?
第二,* * *用实验,积极探索
(1)实验1:三种不同材料的操作
1.介绍实验材料,解释实验规则。
2、孩子实验,老师巡视观察指导。
3.交流:你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4.实验总结:糖水和味精都不能让土豆块浮起来;只有盐水能让土豆块浮起来。
(2)不同含盐量的再操作
1.为实验展示两杯水,含盐量不同。问题:土豆肯定会浮在盐水里吗?
2、出示两种不同量的盐,幼儿做实验,观察并记录。
3.传达结果
第三,看视频,拓展孩子的阅历。
1.出示死海的图片,问:土豆能浮在盐水里吗,人能浮在很多盐水里吗?
2.观看介绍死海的视频。
四。活动的扩展:
1.如果把大小不一的土豆块放在盐水里会怎么样?
2.我现在不告诉你结果是什么。你自己试试就知道答案了!
初三“小土豆”教案的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土豆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区别。
2.我愿意探索,喜欢玩科学游戏。
要准备的活动
土豆拼盘、盐、勺子、泡沫板、木制玩具等。
活动过程
1.享用土豆拼盘,通过视频了解土豆的大致特点。
(1)欣赏土豆拼盘,告诉我它是什么样子的。
(2)猜猜这些漂亮的图片是什么做的?
(3)看PPT,说说土豆的一般特点。
2.观察土豆在清水中的起伏。
(1)问个问题:土豆娃娃想游泳。猜猜它在水里会做什么?(站立和下蹲表示下沉和漂浮)
(2)孩子第一次操作感受土豆的起伏。
(3)第二次操作是借助辅助材料将土豆娃娃浮起。
你能让土豆娃娃浮在水面上吗?请尝试一下!
3.教师的“魔力”
老师要变一个魔术,让土豆娃娃自己浮起来!加入“魔粉”搅拌一下,土豆娃娃就飘起来了!(邀请孩子一起读“咒语”)
t:这个“魔粉”到底是什么?我也为你准备了很多“魔粉”。请仔细看看,摸摸,再尝一尝,猜猜“魔粉”是什么。
再次操作
t:土豆娃娃会飘盐吗?请尝试一下!
t:为什么有的土豆娃娃会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
5.操作验证
6.扩展:
t:你真棒。你们都成功了。如果在水里加糖、奶粉等东西,土豆娃娃会浮起来吗?让我们下次再试一次!
活动目标
1.实验中发现了土豆能浮在盐水中的现象。
2.乐于探索科学现象,体验与同行交流合作的乐趣。
3.能够在小组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够认真听取同行的意见,能够独立操作。
活动重点
了解故事,通过实验发现土豆浮在盐水中的现象。
活动难度
鼓励孩子与同伴合作,有序地进行实验,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要准备的活动
糖、盐、味精、土豆、带红黄绿线的一次性透明杯、塑料杯、记录纸、马克笔、小土豆历险记(课件)和一个视频。
活动过程
第一,引出问题。
1.给我看看土豆:这是什么?(土豆)
2.老师讲了故事的第一部分。
3.提问验证:猜猜土豆掉到水里会怎么样?
(直入活动主题,“猜猜土豆掉进水里会发生什么”的问题让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大胆构思,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孩子获得了哪些关于沉浮的经验,为后期活动提供依据。)
4.讲故事的第二部分。
(价值分析:儿童的思维是直观生动的,需要有具体的事物来感知,所以我用生动、动态的故事课件来引出问题,合理、科学、规范,符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
5.讨论:土豆宝宝落水后,谁救了他?你觉得白哥可能是什么?
(价值分析:提出的问题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孩子实验探索的欲望。)
第二,合作探索。
1,展示实验材料。(糖、盐、味精)
2.解释实验规则:两个人合作进行实验。先把杯子里的白兄弟全部倒入标有和他们一样的杯子里,然后用筷子搅拌,直到完全溶解,再在每个杯子里放一个土豆。最后,请仔细观察。会有什么有趣的现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这张唱片上。
(虽然大班的孩子合作意识很强,但是如何合作,合作的质量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他们的合作经验还很肤浅。老师作为引导,清晰地讲解合作实验的规则,帮助孩子积累良好的合作经验。)
3、孩子实验,老师巡视观察指导。
4.交流:你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5.实验总结:从刚才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水中放入糖、味精和盐,但是糖和味精都不能使土豆块浮起来;只有当盐溶解在水中时,马铃薯片才能漂浮起来。
6.展示两杯水含盐量不同的水做实验:土豆肯定会浮在盐水里吗?
(价值分析:儿童通过对材料的操纵,产生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并在头脑中形成了许多刺激和初步经验。但这些都只是笼统模糊的东西。只有通过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交流和讨论,才能形成更清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
第三,体验拓展。
1.把死海的图拿出来问:为什么人可以这么悠闲的浮在海面上看书?有人知道这片海的名字吗?
2.观看介绍死海的视频。
(价值分析:在实验的基础上,将一个相对深刻的科学现象以视频回放的形式展现给孩子,便于孩子接受和理解,拓展了孩子对水的浮力的体验。)
总结:原来死海中含有大量的盐,其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的水浮力很大,所以人可以浮在海面上。
四。活动的扩展:
1.老师拿出两盆大小不一的土豆,问:如果放在同样的盐水里,小土豆块会怎么样?大土豆块呢?
2、孩子猜。
我现在不告诉你结果是什么。老师把资料放在我们班的实验室里,你可以自己知道答案!
价值分析:以疑激趣,以趣激疑,激起孩子继续探索的欲望。)
活动评估
1.在该活动中,教师用生动的动画故事引导提问,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逼真的模拟,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用清晰动态的画面帮助幼儿发现秘密、理解关系、建立表象、解决困难,使幼儿获得直观生动的知识和体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特别是让孩子观看有关死海的视频,向他们展示了一个看似深奥的科学道理,让活动变得简单有趣,孩子很感兴趣。
2.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发现秘密、理解关系、建立表象、解决困难,让孩子获得直观生动的知识和经验。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到了土豆漂浮在盐水中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他们试图用更好的方式与同龄人合作,比如一张唱片、一个实验或一个倒白的哥哥、一个搅拌机等。这种方法的习得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3.实验前,孩子们提出了很多关于“什么可能是白哥哥”的想法,比如面粉、沙子、味精。如果在实验中能适当提供相应的材料,就能充分感知到有些白兄弟是可溶的,有些是不可溶的,可以拓展儿童的经验。
4.孩子在整个活动中思维活跃,表达大胆,教师在一些环节还缺乏良好的互动,比如孩子提出的含盐量问题,实验中如何引出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时钟,区分时针和分针,了解数字在钟面上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行规律,认识小时和半小时。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让孩子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地把握教学目的。整堂课,孩子们学习积极,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取和情感体验同步。我通过逛钟表店引出话题,展示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钟表,引导孩子充分观察钟表有什么共同点。孩子们一下子就发现了,每个孩子都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然后,我引导孩子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数字,重点是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顺时针走的。然后让孩子认识时针和分针,让孩子仔细看两只手的区别,根据手的长短粗细来区分时针和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孩子知道时针和分针的操作关系。两只手往一个方向走,这个方向叫顺时针。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格。通过演示,孩子们看得清楚,兴趣浓厚。在认识小时的过程中,我在课件中展示了12小时钟,让小朋友通过观察,找出时针和分针在哪里。然后我会给孩子看一些整点的钟表,巩固他们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让他们拿出他们的学校工具“企鹅钟”来听老师的时间,他们拨了小时。因为实际操作,大部分孩子对这个环节掌握的比较好。
中班教案《小土豆》第四章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土豆的起伏,感知盐的多少和土豆起伏的关系。
2.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中的现象,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现象。
3.我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盐水,清水,每组一盆;每人2个土豆;每个人有一个装满清水的盆和一把勺子;每组一壶盐;记录纸和笔。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发现了土豆沉浮的现象,知道了土豆可以浮在盐水里。
活动难度:
感知盐的多少和土豆起伏的关系,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中的现象,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现象。
活动流程:
一、通过对比操作,了解土豆的跌宕起伏,激发孩子的兴趣。
1.我们一班的孩子很有能力。今天老师邀请你做一个小实验。后面的桌子上有两壶水。请拿一个土豆,分别放在两盆水里。小心水里的土豆会怎么样?
3.幼儿操作和教师观察指导。
4.你刚玩的时候,你是怎么在水里找到你的土豆的?
5.总结: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土豆在两盆水中浮起来和沉下去有两种不同的现象。
5.那为什么会这样?让土豆漂浮的水有什么秘密?
二、做一个土豆涨跌的实验(探究操作盐量与浮力的关系)
1.老师给你准备了一些材料:土豆、水和盐。这些材料可以使土豆漂浮起来。你想试试吗?
2.解释实验规则:用勺子取盐时,取满满一勺,然后用筷子刮干净,放入水中,搅拌几下,让盐溶解在水中,放入土豆,仔细观察土豆是否能浮起来。如果是漂浮的,用“↑”(向上箭头)表示,如果是下沉的,用“↓”(向下箭头)表示,记录下你用了多少勺盐。
3.幼儿操作和教师观察指导。
4.展示记录的结果,交流讨论。
5.总结:事实证明,用一点点盐来浮起土豆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有一定量的盐。
第三,再次实验,体验成功的乐趣。
1.刚才没让土豆浮起来的小朋友,你可以再试试让你的土豆浮起来。其他孩子可以帮助他们。
2.这次你的实验成功了吗?
3.展示记录的结果并进行交流。
第四,延伸
1.除了盐,还有什么能溶于水让土豆浮起来?
请回家用你刚才提到的材料做实验,明天告诉我们结果。
中班教案《小土豆》第五章活动目标:
1.在玩土豆家族的游戏情境中,尝试冥想,感知休息的节奏。
2、能用语言、动作、节奏大胆表现,体验有节奏活动的快乐。
3、通过身体节奏,感应固定节拍。
4、能跟着节奏打拍子。
活动准备:
演示文档
活动流程:
首先回顾儿歌《土豆》
1,问题:你们都喜欢蔬菜吗?你喜欢吃什么蔬菜?、
2、强调孩子的发音3、看图再读儿歌《土豆》。(演示PPT)二、音乐游戏《土豆》
第一关:说唱“土豆”(随音乐有节奏地说唱儿歌)先听音乐,再试着随音乐说唱,最后精神上随音乐有节奏地说唱儿歌。
总结:有精神的说唱会很棒!
第二级:唱“土豆”(边打手势边用音乐说唱)
1,展示手势PPT,解读手势含义。
2.让孩子在读儿歌的时候试着做相关的手势。
3.跟着音乐练几遍,就正式突破了。
第三关:屌丝吃了(最初尝试冥想,感知休息节奏)
1,问题:这张图和上一张有什么区别?
2.试着表达丝被禅定吃了。四级:片子被吃了(巩固冥想方式,感知休息节奏)。试着表达电影是被冥想吃掉的。第五级:丝被吃(表达丝和膜都被禅定吃了)。用音乐表演,大胆地使用语言和动作。
第四关:吃土豆(分组接龙完成儿歌),分组完整的吃掉所有的丝片。
三、拓展活动(在音乐角独立尝试游戏“土豆”)展示“土豆”的节奏图,刺激孩子在音乐角尝试新的节奏游戏。
活动反映:
1,看懂PPT,展示手势,解读手势含义。
2.孩子可以一边读儿歌,一边尝试做相关的手势。
3.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