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间隔年的人,现在后悔了吗?

间隔年(Gap year)是一个舶来词,最初是西方国家在正式工作或深造之前,用于外出旅行或做一些志愿者工作。这种旅行,一般来说会选择出国,或者去一个和你平时生活环境不一样的地方旅行。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沉淀,让自己更了解自己,找到自己未来想做的事情,培养独立的精神。中世纪时期,英国贵族有留学的传统。其实这次游学和gap year差不多,不过还是和同学或者老师一起进行的。

下面说说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没必要问这样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选择间隔年的原因不一样,是否充分利用间隔年也不一样。我见过间隔年后申请了特别好的学校的人,间隔年四处旅游放松自我疗伤的人,当然还有间隔年后一无所获的人,一年又一年间隔年的人,最后都是自己掏钱在家读书。所以如果你问了这些人之后不后悔,他们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所以要看你在间隔年做了什么。

其实现在不光是申请国外学校或者打算出国留学的人会学gap year,国内的学生也很普遍。特别是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在自己非常热爱的学校考研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普遍的。他们毕业后可能会选择二战,因为这一年没考上,放弃了调整的机会。我个人认为二战其实是一个间隔年,但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或者一个志愿者,也是一个间隔年。

那么你会后悔选择间隔年吗?我觉得要看你有没有充分利用空档年。如果你利用间隔年通过了语言测试,申请了理想的学校,或者利用间隔年的时间开始了自我探索之旅,那么间隔年之后你就可以更有精力的面对未来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但如果gap year待在家里打游戏,gap自然会一年一年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