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活动

陶行知先生在《课程论》中提出,儿童的日常生活就是教育。他认为,只有孩子对事物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才能主动学习和探索。以下是我精心收集的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活动。让我与你分享它们,并享受它们。

幼儿园科学野外活动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哪些材料可以吸水。

2.培养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学会做观察记录。

3.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5.激发孩子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若干个空脸盆(放活鱼),周围放若干个盛水的脸盆。

2.海绵、布、绉纸、白纸、水彩笔芯、粉笔、塑料制品、彩水、大白菜。

3.观察记录,课件。

活动流程:

首先,拯救小鱼

引导孩子想办法给缺水的鱼送水,激发孩子对材料吸水的兴趣。

二、操作

1.介绍操作资料,问:你觉得什么能吸水,什么不能?

2.孩子们分组做实验。通过操作,观察,对比,说说这些材料的变化,哪些材料可以吸水。

3.和孩子一起总结操作过程,让孩子初步了解哪些材料可以吸水。

4.引导孩子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吸水。

5.展示大白菜,引导孩子探究大白菜能否吸水。

第三,看课件

播放树木和大白菜慢慢吸水的课件。幼儿观察植物吸水的现象,初步了解植物是通过根和茎吸水的。

第四,记录和交流

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打“?”或“x”)记录操作结果,与同行、老师交流,进一步巩固相关经验。

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活动2

活动目标:

1.理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定形的物质。

2.对气流引起的风以及空气与人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3.培养孩子学习和运用科学的兴趣。

4.让孩子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5.培养孩子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条形气球11,圆形气球1,充气动物玩具2个,一个打火机,一根香,5根小蜡烛,5个烧杯和一个风扇。

2.风车图片ppt。

3.关上活动室的窗户。

活动流程:

首先,教师和儿童最初通过深呼吸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老师深呼吸,孩子模仿。

问题:我们用鼻子吸入什么?(空气)

老师引导孩子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感知空气无色、无形、无味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深呼吸,让孩子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直奔主题,同时巧妙地渗透空气的基本特性,激发孩子对空气的兴趣。

第二,老师和孩子通过“改造”气球感知空气的变形。

1.老师展示不同形状的气球和不同形状的充气玩具。

2.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的形状。

3.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这些玩具会鼓起来。

(儿童讨论)

4.老师总结过渡:这些玩具能鼓起来是因为里面充满了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把它放在圆形容器里,它是圆形的;把它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容器里,它是长方形;把它放进兔子的气球里,它就变成了兔子的形状。空气会变的,魔术师。请来看看空气是怎么变形的。

老师拿出一个条形的气球,通过挤压设计成小狗的样子。

6.发放10条气球给小朋友做造型设计。其余的孩子注意这些条形气球的变化。

老师表扬了聪明的孩子们的操作。

7.扩展转场:空气是一个可以随意改变形状的魔术师。我们身边有些东西,没有像他一样固定的形状。你能想到他们吗?

孩子们思考和交流。

老师总结:气体像空气,液体像水,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比如天上的云、雾、风,我们吃的油等等。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重在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操作,主动发现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结局的拓展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学会比较生活中看到的东西,有更多的发现。

3.通过造风实验感知气流产生风。

1.老师打开活动室的窗户,引导孩子感受有东西吹进来。

2.老师用打火机点燃一根香,让孩子观察烟的方向,然后轻轻扇动,让孩子观察烟的方向,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烟的方向变了。风扇向空中扇风。

3.老师让全班孩子用手扇脸,看看会发生什么。(有风)

4.让一个孩子拿着一个圆形的气球,然后面对另一个孩子把气球里的空气放出来,让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5.启发孩子思考风是如何形成的?(儿童交流)

6.老师总结:我们通过刚才几个小实验知道了气流产生风。风有时很大,有时很小。空气跑得快,风就跟着跑,空气跑得慢,风就跑得慢。

7.老师引导孩子思考和交流:如果我们在小房间里感到无聊怎么办?孩子夏天觉得热怎么办?冬天,感觉外面风大,冷,怎么办?早上起床,房间里气味很难闻,怎么办?

8.知识拓展:ppt展示风车的图片,告诉孩子人们可以利用风的力量来发电。

设计意图:

在感知风的形成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四个体验步骤来感知气流形成风的科学知识:感知自然风——扇风——手扇风——气球释放风。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在生活中巧用风,实现知识与生活的链接。关于风的知识拓展,是孩子科学探索的另一扇门。

第四,通过捂鼻测试,感知空气与人的关系。

1无色无味不成形的空气和我们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来做个实验:用小手捏捏鼻子,嘴巴闭上,直到感觉不舒服为止。

2.老师引导孩子思考刚才为什么感觉不舒服。

3.老师总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如果长时间不能呼吸空气,就会呼吸困难,所以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把头伸出被子外面,这样才能呼吸到空气。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元素外,还会渗透孩子的生命安全意识,让孩子学会并运用科学。

第五,通过蜡烛熄灭实验,了解空气的助燃性。

1,我们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火也离不开空气。老师会给你做一个实验:先点一支蜡烛,然后用烧杯盖上。过一会儿,拿掉烧杯,看看蜡烛是什么样的。

2.老师让五个孩子在手术台前做同样的实验。

3.孩子们现在知道火离不开空气。如果家里做饭的油锅着火了,有哪些灭火方法?

孩子们讨论和交流。老师总结:对于燃烧的油锅,防止火焰接触空气的方法是迅速盖上锅盖。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紧扣题目,突出空气的“魔力”,让孩子逐渐加深对空气的好奇心。同时也是一门用科学概念引导孩子学会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渗透科学。

六、教师总结延伸

空气就是这么神奇,风离不开它,我们离不开它,就连火也离不开它。还有什么是离不开的?它还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孩子平时要多听、多看、多问、多思考,会有很多发现!

设计意图:

仅仅靠几节科学活动课来形成孩子的科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让每一堂科学活动课都充满向外延伸的触角,这样科学活动才有生命力。

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活动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画笔完成不同的任务,体验劳动的快乐。

2.探索和理解不同画笔的用途和用法。

3.我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我对画笔的理解和探索过程。

4.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5.激发孩子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①幼儿和家长老师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画笔。2了解牙刷,知道牙刷会定期更换。

2、材料准备:杯刷、鞋刷、瓶刷、眉刷、油漆刷、胭脂刷、废牙刷等不同种类的刷子。;纸箱、颜料、鞋油、痰盂、杯子、梳子、化妆品。

活动流程:

1,展示鞋刷,让孩子说说鞋刷的作用,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刷子。

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笔,并介绍其用途。

3.介绍劳动任务(刷墙、洗瓶子、洗痰盂、化妆等。)一个一个来,并要求小朋友们找到最合适的画笔来参加活动。

4.童工。

5、交流讨论自己的劳动方法。

6.谈谈废旧牙刷的利用。

活动扩展:

1.把不同用途的刷子放在主题探索活动区,让孩子继续观察和尝试使用。

2.利用废旧牙刷进行绘画、制作牙刷相框等艺术活动。

3.用刷子帮家人刷鞋子洗杯子,做父母的小帮手。

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活动4

活动目标:

1.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降雨。

2.创造一个下雨的场景,感受想象的乐趣。

3.学会用语言、符号等各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孩子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给孩子提供一些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穿孔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并将其放入材料篮中。

2.准备几壶清水,放在室外。

活动流程:

(1)说说我知道的雨

老师:1。孩子们,你们见过雨吗?你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

2.下大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那是什么声音?(尖叫)

3.下小雨是什么样的?那是什么声音?(涓涓细流)可以引导孩子用行动表达自己。

4.你知道雨是干什么的吗?

(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今天就请小朋友来当“雨老师”,再来一场雨吧。

1.参观材料

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大家小眼睛仔细看。

(1)儿童访问

(2)沟通

你看到了什么材料?老师根据孩子们所说的一个一个给他们看。

2.引导孩子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老师提出了操作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试一试,注意不要把水弄到自己或其他小朋友身上。

儿童的自由探索

(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里灌一些水,拧上打孔的瓶盖,在地上喷洒雨水。

(2)管毛毛雨:将秸秆蘸水,抛向空中,小雨淅淅沥沥。

(3)海绵雨:将海绵用水浸泡,挤压时下雨。

(4)树叶淋雨:用树叶泡水,把雨撒在空中。

(5)牙刷雨:将牙刷蘸些水,抛向空中。下雨了。

(6)小手来雨:一把水是小雨,一把水是大雨。

3.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如何制造人工降雨,并演示降雨的方法。

(3)淋花木

老师:花草树木都渴了。请为他们下雨。

让孩子们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来浇灌花草树木。

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活动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感知到淀粉因碘而变蓝的现象。

2.可以利用这种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眼前”,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感知到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难点:尽量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

活动准备:

碘、村长头饰、馒头、胡萝卜、土豆、白菜、饼干、黄瓜、梨头、香蕉、奶粉、一次性杯子和盘子。

活动流程:

1,认识碘

老师(慢羊羊)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慢羊羊的村长。最近,我发明了一种神奇的药水——它叫碘。

问题:我们来看看碘是什么颜色。(谭)

老师:碘有消毒作用,可以杀死很多细菌。我经常被用来打针,细菌看到我就跑,哈哈哈。

最近发现碘不仅可以杀菌,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来看看这里的一个馒头,现在加了碘。现在我们来看看馒头怎么样。要不要试试,看看其他食物有没有这种现象?

2、儿童操作

1)试试看

将碘滴在食物上,观察现象。

老师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哪些食物变蓝了?

2)记录

哪些食物变蓝了,在相应的栏目打勾,老师核实有异议的食物。

3)揭示现象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蓝吗?因为它们都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遇到碘会变成蓝色。

3、问题解决——运用

1)场景性能

老师:灰太狼,为了赚点钱给红芋头和灰灰买好吃的,动了歪脑筋开了个奶粉超市。

《灰太狼》快来买哟,便宜又浓的奶粉。原来他在一些奶粉罐里放了很多淀粉,所以可以比超市便宜。杨村那么多村民被买回家骗,婴儿营养不良。”

卫生局的警察叔叔知道后,就来查了。警长有个问题: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他想个好办法,用什么方法可以检测出奶粉的真伪?

2)想一想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试?

看颜色,看味道,用碘。

3)移动

请用碘酒试试。哪个瓶子合格,哪个瓶子不合格?

4.结束游戏

老师:不合格奶粉找到了。大灰狼被警察叔叔带走了。魔药把它送进了监狱,羊村又恢复了平静。让孩子回去做一下,看看那些食物里还有淀粉。做一个关于食物淀粉的大调查。

五篇关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相关文章:

★科学领域大班活动设计方案5个

★ 5件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5个设计方案

★创意中产阶级科学领域的5个活动计划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五个精选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五大亮点

★幼儿园大班五大科学活动计划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中整理的5篇文章摘要。

★ 5大类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方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5个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