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打仗,把商人绑在战车上的国王是谁?

最简单的回答是,在15、16世纪以来的欧洲列强竞争中,政府权力有限的国家大多崛起成为大国,而政府权力有限的国家虽然一度称霸世界,但也必然走向衰落。这里最关键的因素是建立金融市场。

在前现代社会,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农业的生产力只能产生非常有限的剩余。即使政府(主要是王室)有绝对的权力剥削人民,它所能获得的财政收入也是非常有限的。然而,在国家间竞争的时代,军事危机不断。每一次军事危机提出的财政要求,都远远超出了政府不可变通的收入范围。这个时候,唯一有钱支付这些突如其来的巨额费用的人,就是商人。于是,王室为了打仗,不断向商人借贷。作为贷款的条件,他们把未来几年的主要收入抵押给这些商人。届时,这些商人将扮演税收承包商的角色,为这些王室成员收税,并将所得直接放入自己的腰包。一些商人用贷款换取对一些重要战略资源的垄断。例如,英国的羊毛和那不勒斯的谷物经常被抵押给佛罗伦萨的商人。

商人大量借钱给政府,政府每年的收入得到了逐步偿还,这就为金融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有些政府除了向大商人借款,干脆自己发债,甚至强迫富人认购。持有这种债券的人,在急需用钱的时候,会把债券折价卖出换成现金。当政府财政状况良好时,不仅可以按时兑现债券价值,还可以支付利息。但当政府破产时,债券就像废纸一样。比如面值100元的债券,可能市场价80元以下,会随着政府的财政信誉在市场上大幅波动。在日内交易中,这种债券几乎和在股票市场交易一样。虽然华尔街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同于债券,但在从金融市场融资的意义上,它们与债券有许多共同之处。

这种金融市场嵌入在特定的政治框架中。专制君主,如西班牙王室和法国王室,依靠这种贷款。但由于这样的君主权力不受限制,在财政危机时往往会取消债务,借钱不还。那些放贷的商人,在这种情况下,就是“秀才遇上兵,不可理喻”。他们的钱拿不回来不说,有的甚至被国王迫害,倾家荡产。所以这样的王者财务口碑是很不好的。他借不到钱就不说。就算他做了,利息也会很高。相反,立宪君主,尤其是* * *和机构政府,受到各种权力的制约,不能轻易违约,财政信誉非常好。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你仍然可以在巨额赤字的情况下获得大量低息贷款,最终在财务上拖垮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决定一个大国的兴衰。只有这个决定性因素,才是长期历史演进形成的制度框架,而不是个人在这个框架中的臆测。

1756-1763年,英国依靠借贷能力和商人的服务赢得了“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其实是真正的一战。不仅欧洲主要国家卷入其中,而且战场遍布欧美、亚洲、非洲。经过这场战争,英国基本控制了主要的国际水域,大英帝国征服世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只有拿破仑的崛起威胁到了英国的霸权。然而,在与拿破仑的巨人战争中,决定两国历史命运的也是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