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磨蹭,可能是家长“督促”的。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更重要吗?

想必很多不耐烦的家长,面对孩子在家的磨蹭,往往会觉得很心疼。因为有些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混日子,无论是早上起床、穿衣服还是出门上学,总是需要父母督促。

01孩子为什么喜欢磨蹭?

其实孩子磨蹭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不能一概而论。甚至有的孩子因为父母而混日子。要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首先要找到孩子磨蹭的真正原因。

所以,家长不妨思考一下,孩子磨蹭的时间和行为是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原因一:孩子没有时间概念。

很多孩子喜欢混日子的原因之一其实和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因为很多孩子,尤其是刚进小学的孩子,往往没有时间概念,甚至不知道怎么看钟。所以在孩子眼里,五分钟和十分钟似乎没有太大区别。这样也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因为孩子的磨蹭而焦虑。

原因二:孩子做事比较细致。

那么有些孩子之所以混日子,其实和他们做事一丝不苟有关。

家长不妨观察一下孩子,看看他们拖延的时候有没有认真做别的事情。

如果孩子做事一丝不苟,有一定的完美主义,家长最好不要过分催孩子,否则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好的问题。

原因三:孩子做事能力弱。许多家长会对帮助孩子做作业感到非常头疼。他们甚至认为辅导作业不亚于上刀山下火海。那么,如果孩子在做作业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是在磨蹭,家长不妨想想孩子的能力是否达到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比如孩子正在写的作业可能很难,已经超过了孩子的正常水平,所以孩子在磨蹭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孩子在磨蹭的时候家长不能着急?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磨蹭后,都会习惯性地督促孩子。

但这种做法并不是特别合适,因为可能会带来其他问题,甚至会改变孩子的性格和处事方式,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关系。

孩子可能会变得叛逆。

如果家长过分催促孩子,结果不一定是孩子能加快速度,反而容易让孩子变得很叛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父母也可以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如果有人在他们做某件事的时候一直催促他们,他们会不会觉得很苦恼?

所以父母不断的催促孩子,只会让孩子的内心感到矛盾。时间长了,孩子即使意识到磨蹭的不良后果,也会故意磨蹭,并因为反抗而变得非常叛逆。

2)孩子做事容易粗心大意。

因为有的孩子磨蹭,可能是因为脾气慢,也可能是因为偏向完美主义。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频繁催促孩子,只会打乱孩子的工作节奏。时间久了,孩子甚至会改变。

比如,为了应付父母的催促,孩子可能会草草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或者形成一种粗心的习惯,以为只要不被父母催促就可以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催促只会让孩子变得很粗心,失去原有的节奏和习惯,这是很不好的。

3)孩子的性格容易变得急躁。

有些孩子的性格本来就很慢吞吞,但是父母的性格很急躁,不能看着孩子磨磨蹭蹭。

尤其是一些母亲,做事总是雷厉风行,表现得像个女强人。所以看到孩子作业的墨迹,往往会督促孩子加快速度,甚至用一些不好的语气。

那么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很可能会跟风,甚至会模仿父母的催促。这样很容易让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甚至变得和家长一样急躁,所以家长需要注意。

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混日子?

那么,当孩子出现磨蹭的时候,家长应该停止自己的催促,选择其他的方式,这样其实可以更好的纠正孩子的磨蹭行为。

因为很多时候,父母看到孩子的行为,总是用成人的思维去思考,却忽略了孩子的年龄。

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包容,选择一些能让孩子更好接受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给孩子做一个时间计划。

因为很多孩子有磨蹭的行为,跟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所以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时间感,通过一些道具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

同时,也可以用小游戏来加深孩子对时间的理解。比如你可以和孩子在一分钟内做一些事情,让孩子感受不同时间段的长短,这样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概念。

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时间计划,比如每天什么时间做什么。这种计划的制定,在最初的执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孩子可能不太适应。

但通过时间计划的实施,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也有了紧迫感,让孩子不再有混日子的行为。

◆化督促为引导。

父母可以在孩子拖延之后对其进行相应的督促,但更需要将这种督促转化为引导。

简单来说,父母可以用鼓励代替催促,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的反抗。

比如,家长可以查看孩子每天早上上学的时间。如果他们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早,可以表扬他们:“你今天比昨天有进步!”!

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消除孩子内心的叛逆,同时也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鼓励,所以每天都要比以前做得更好。家长也可以拿一些奖励,可以更好的激励孩子。

◆让孩子承担磨蹭的后果。

大部分孩子混日子后,后果由父母承担。比如,孩子早上磨蹭太多后,可能会有迟到的风险。

但为了避免孩子被批评,大多数家长都会帮孩子承担磨蹭的后果,帮孩子擦屁股。

但是家长的这种做法并没有让孩子意识到拖延症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所以家长可以适当放手,不要总给孩子扫起尾巴。然后,迟到两次之后,孩子往往会意识到自己太拖沓,可能会带来一些严重的后果。

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对混日子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这远比父母盯着孩子屁股后面督促要好,也不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孩子出现拖延行为后,家长一定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催促孩子,这样起不到好的作用。

家长只有找出孩子拖延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