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旅游景点
在村里,游客不仅可以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和风俗习惯,还可以观看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和大象表演。品尝民族小吃,购买民族手工艺品。身着民族服装的导游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少数民族风俗。结合民族节日,村里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如白族三月街、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彝族刀把节、景颇族眼脑神往歌、纳西族三节等,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中。它是云南重要的旅游景点。有一条旅游客运索道横跨滇池,直达民族村寨西山森林公园。
多彩云南易慧花园,体验民族风情。
为反映和展示云南2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以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为特色,由26个村落组成的云南民族村计划于2008年2月18日正式开村。
展翅飞翔的金孔雀欢迎你。
这座宏伟的钢架大门是云南民族村的主要入口。中间是展翅翱翔的金孔雀圆形标志,象征着云南民族吉祥幸福、繁荣昌盛。
白象欢迎客人
走进民族村,一组雕塑映入眼帘:“白象迎宾”。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真正的大象总会向大家敬礼致敬!
这是最迷人、最美丽的村庄之一。这里长满了热带亚热带植物,一座精致典雅的傣族竹楼点缀其中。甘兰民居、风情楼、泼水亭、佛寺、泼水广场等57处傣族建筑,展现了傣族乡镇建筑的精髓。村里雄伟的白塔叫“博钟塔”,高23.6米。是仿照德宏州盈江的云烟塔,按照1:0.9的比例建造的。40座小塔环绕在高大的主塔周围,365个风铃悦耳动听。傣味楼也供应傣味菜肴。
白村是最豪华的。“三坊一墙”,“四进五天井”雕梁画栋,画工作画。还有三塔,洱海,蝴蝶泉,主庙和其他景点的缩影。在白美术馆展出的蝴蝶是中国最大的蝴蝶博物馆,拥有最多的宝藏,非常有价值,必须看看。大理石珍宝博物馆充满了奇妙的石头,让人大饱眼福。此外,还有定期的白松和舞蹈表演,您还可以品尝三道茶和美味的白族美食。
彝族村的阳历广场,中间有一根观察时间的石柱,周围雕刻着12石刻。透过石柱的日影观察时间,生动再现了彝族古老的阳历。巨型“虎”显示了古代彝族的图腾崇拜。此外,还有土棕榈屋、舞蹈等场景可供观赏。
其他民族村寨也各有特色。在民族村旁边,有中国最大最好的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博物馆由展厅、科研办公楼、藏书室和手工作坊组成。展厅设有16个展室,展览面积6000多平方米,设有示范车间和画廊,藏品达12万件。建筑群前有一个宽阔的广场,是大型群众集会的好地方。放眼整个民族村,它是融合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而建,并全部招募少数民族青年来服务和表演,让人感觉不仅内涵丰富、园林风光秀美迷人,而且真实亲切。再加上巧妙的结构和优雅的布局,形成了一个江南风格的民俗大观园,真的让人有进入仙境的感觉。从大门口可以去歌舞厅观看定期表演的云南歌舞,然后参观傣族村寨。我国傣族的分布主要在西双版纳、德宏、红河、玉溪。根据他们不同的风俗习惯,人们把他们分为水岱,汉傣和花腰傣,大多数民族村向你展示水岱的情况。
傣族民居是干栏竹楼。凉爽防潮,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有很多柱子,空间用来存放劳动工具。楼上是卧室、客厅、玄关、露台。
进入戴家,必须脱鞋才能进屋,不能闯入卧室,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冒犯。
傣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卫生、整洁和好客的民族。大部分傣族女孩(小布少)身材修长,体态优美,鹅蛋脸,柳叶眉...傣族地区本身就是美女辈出的地方。这里的水,这里的山,这里的整个生态环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傣美人。傣族男生普遍高瘦干练。农闲时,人人都能做精致的饭菜,傣族人还有一项绝活——摘一片叶子放在嘴里,能奏出各种优美的音乐。
傣族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人发育较早,一般在16岁左右,青年男女开始谈恋爱。到了恋爱年龄,父母会给儿子买手电筒和毛毯,这些都是傣族人谈恋爱的“指南”。阿呆帮出去谈恋爱,叫“猎少”,是阿呆语,直译成中文就是“串姑娘”。辛苦工作一天后,他回家,吃晚饭,穿好衣服。小伙子披上毯子,拿着手电筒,出去“少打猎”。田野、田野、院子、大绿树下、马路边,都是“猎取年轻人”的好地方。“年轻人”们打扮得漂漂亮亮,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嬉笑打闹,等待他们的光顾。小伙子走近姑娘们,拿着手电筒一个个拍照。在他找到他的真命天子后,他唱了几首情歌。如果女生感兴趣,他会主动钻进那帮人裹的毯子里,两人去一个僻静的地方开始约会。当你在夜幕降临后驱车进入一个傣族人聚居的地方,借助车内的灯光,一道独特的风景会跃入你的眼帘——路边,大绿树下,寨子旁,四条腿暴露在毛毯下。这是傣族“布毛”和“布少”亲密无间、脚对脚、头对头的原生态展示。达到谈婚论嫁的程度后,如果女方父母同意,就按正常形式结婚。如果女方父母反对,就采取“抢婚”的方式。“布少”和“布毛”约好了。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布少”假装上班或下班回家的路上,“布毛”带着一群人,把“布少”当布少家的亲戚赶到时,布少早已被“抢”走,生米煮成熟饭。既成事实后,布毛家给布少家送了一些礼物,布少家认可了既定的子女公婆。
傣寨有丰富的民族手工艺品。
戴婚礼
傣族人的婚礼被称为“钱进”(意为婚宴),婚礼将在新娘家举行。届时,将宰杀猪、鸡、牛,并举行丰富的宴会,招待亲朋好友和本村村民。婚礼当天,在新娘的厅堂里支起“毛欢”(直译为“灵魂”),摆上一三根竹签,铺上芭蕉叶,以及一对煮熟的公母鸡、盛满芭蕉叶的糯米、米酒、盐签、盐、香蕉、红布、白布等。公鸡和母鸡都要用芭蕉叶做成的叶帽盖着,傣语叫“连多洞”。做好婚礼准备后,新娘的女朋友要陪着新娘梳洗一番,等待新郎上门。新郎也要在家里梳洗更衣,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去新娘家的竹楼举行婚礼。
仪式开始时,主婚人坐在毛欢后面的中间位置,长辈们围坐在一起,一对夫妇跪在主婚人面前,亲友们簇拥着他们。坐在毛欢前面的人伸出右手放在桌子上,听主持人背诵信息。“今天是个好日子,现在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你们两个会以善良和爱结婚,你们的生活会很幸福。希望你生孩子,也希望你生女儿。祝你幸福,永不分离...
婚礼结束后,新郎新娘各抓一团糯米放在桌上,蘸上米酒和盐,擦完盐棒和香蕉后放在桌前。主礼人拿起一条长长的白线,从左至右缠绕在新郎新娘的肩膀上,并将白线的两端放在“毛欢”上,以示新人的心系在一起。然后拿两根白线绕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新婚夫妇百年好合,无灾无难。在座的长辈还拿了两股线,分别绑在新郎新娘的手上。在系绳子的时候,他们念了一些祝福的话。绑完线,婚礼基本结束,婚宴开始。新娘和新郎向客人敬酒。
绑线结婚,傣语叫“树福”,意为系魂。这一永恒的习俗至今仍在延续。关于傣族婚姻中的牵线习俗,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傣族公主不知怎的在宫里发现了一个年轻的奴隶,问:“你知道我长大后会嫁给谁吗?”奴隶张开嘴回答说:“我是你未来的丈夫。”公主生气了,把刀扔向仆人,割破了他的额头,仆人被赶出了宫殿。在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曲折之后,仆人终于成为了另一个王国的君主,并和他曾经为奴的王国结了婚。婚礼当天,公主发现新郎额头上的伤疤,知道他就是被自己用刀划伤的仆人。她非常懊悔。她当即表示,愿与丈夫心心相印,永不分离。并拿起一缕白线将他们的手绑在一起,表示永不分离。从那以后,傣家就有了嫁娶系线的习俗。
傣族人结婚,不仅要办婚宴,还要请歌手唱歌祝福。参加婚宴的人通常会送一些礼物或钱来表达他们的祝福。
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一样,傣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并向南方传播。因为小乘佛教是通过缅甸传入中国的,所以人们习惯把小乘佛教寺院称为缅甸寺,也称为方木。几乎所有的傣族人都信仰小乘佛教,傣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方木。任何房子里都只有和尚住,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傣族妇女不懂傣语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寺庙也是学校。
佛寺旁边有一座小塔。猜猜这是什么?那是戴家的井。井的对面是仲婷和水花亭。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时间在傣历六月中旬(公历四月中旬)。届时,傣族的布少(女孩)和布毛(男孩)会身着节日盛装,在欢乐的象脚鼓和芒锣声中,将傣家的吉祥水泼洒在宾客身上,谁淋得最湿最透,就意味着谁最幸运。
泼水节在傣语里叫“祝贺还早”,意思是傣历新年或六月新年,即傣历新年。傣历从6月开始计算,泼水节是从傣历6月17日至6月19日,即阳历4月13日至6月15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在德宏、版纳、临沧、思茅、玉溪等傣族聚居的地方,都会举行盛大的泼水仪式。
泼水节期间,泼水节嘉年华还在民族团结广场和云南民族村傣寨村持续了三天。傣族少女(小不点)身着白色、淡黄色或天蓝色各种花边的紧身内衣,大排扣或双排扣t恤,红色、黄色和蓝色金丝绒或其他材料的深色长裙,美丽地出现了。他们把叶子浸在银碗里。当大盆小盆的水向你泼来的时候,说明泼水的人对你的感情很深...水在溅,水在飞,在欢声笑语中,伴随着傣族姑娘们“水、水、水”的欢呼声和象鼓、芒锣的敲击声,民族团结广场、傣族寨子里人头攒动,温暖吉祥的水被画在人们的头上、四周、空中。
到了晚上,围着燃烧的篝火,上千人跳了一整夜欢快的嘎阳舞(傣族的集体舞蹈),直到朝阳从滇池东边的水面缓缓露出,朝霞映照着民族团结广场和傣族村寨,人们玩得不亦乐乎。
白塔是傣族村寨中最壮观的建筑。它是按照1:0.9的比例,模仿盈江县的云岩塔建造的。中间的主塔高23.6米,周围有40座小塔。挂在塔刹上的365风铃不时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声音告诉人们风的大小,傣族人认为这是来自天空的梵音,会给人间带来好运。
告别了傣寨,我们来到了布朗、佤族、基诺族、拉祜族四个民族的寨子。追逐太阳的基诺族人
基诺族的寨子到了。在这个崇拜神灵和太阳的太阳广场,每到特殊的时间或日子,基诺男孩会敲响神圣的太阳鼓,而女孩们会跳起来轻轻跺脚。以花为媒的做爱方式,正随着竹竿舞的节奏悄然展开。像诸葛孔明帽子那样的大酒店向你展示了一个父子家庭的和谐与团结。拉祜的传说
拉祜族历史悠久,以善于猎虎著称。他们的部落叫“拉祜”,意思是用火烤老虎肉。关于人类的起源,拉祜族认为古代洪水暴涨时,一对兄妹躲进葫芦里躲过了灾难。从此兄妹成了夫妻,人类得以繁衍。在拉祜族村的葫芦广场上,身着盛装的村民们正围着大大小小的葫芦载歌载舞着人类起源的故事,他们也热情地邀请你加入他们载歌载舞的行列。如果你是基督徒,你绝对可以在拉祜教找到知音。品味白族
我们来到了白族村。白族的“白”意为圣洁、忠诚、团结、友爱。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理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微缩景观。是按照1:4的比例建成的。三塔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密檐砖塔群,也是中国偶数塔中层数最多的塔。
然后就是白族扎染服装店。扎染是白族著名的民间手工艺品,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所谓扎染,就是把白布按图纸图案用针扎起来,用靛蓝染色,染色后再把针抽出来,既美观又简单。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正宗的白族手工艺品。
在大理石车间。大理石因产于大理而得名。它石质细腻,光泽晶莹,花纹奇特,色彩斑斓,有“天然中国水墨画”的美誉。
在木雕屋和草编屋中,充分展示了白族儿童的其他精美手工艺品。
在白美术馆,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看完这些蝴蝶标本,人们自然会想到大理的蝴蝶泉。
来到民俗博物馆,白墙青瓦的建筑,整齐肃穆的庭院,会让你领略到白族的建筑艺术。中国的房子大多朝南,也就是背风向阳,温暖舒适。大理下关地区是风口,常年有大风向西吹,处于地震多发带。因此,房屋沿东西轴线排列,主要房间均位于朝东的西面,通常为“三室一墙”、“四进五天井”。“三室一墙”是一个封闭的院落,由两层主屋两侧的厢房和主屋对面的一面墙围成。这面墙绘有彩色图画,中央嵌有一颗圆形大理石;从中午到晚上,太阳照在墙上,再反射到院子里,使整个院子非常明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看墙”。“四合五天井”是指四面有建筑,四角交接处有四个小天井,中间有一个大天井的封闭建筑。在民俗博物馆,我们还可以看到展示的白族婚礼习俗。
“一苦二甜三回味”让你在三道茶中品味白族的美味。
花园茶馆:
你可能听说过“三茶”。所谓“三茶”,即一甜二苦三回味。它象征着人生的历程,从苦到甜,从苦到甜。尝过白族三道茶,大家一定会体会到“人生如茶”。
白族主庙:
白族在宗教信仰上主要信奉佛教,尤其是观音崇拜十分普遍。此外,信主也是白族特有的信仰。耶和华是白族人民崇拜自然、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原始宗教观念融合的产物,实际上是当地的守护神。
白登台: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是白族人民表演大本钟、白戏、霸王鞭等民间歌舞的地方。在白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中,最有特色的是一年一度的大游行。三月街也被称为观音节。最开始是佛教讲经庙会,每年夏历3月15日开始,持续一周左右。在此期间,“商贾云集,斑山堆积”,各族人民把最好的手工艺品和土特产拿到三月街去卖,把最好的节目拿到三月街去表演。后来,三月街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交易会和节庆活动。
聆听洞经的音乐,感受纳西东巴文化的辉煌。
来到纳西村,村口有一尊雕像:手持长矛,骏马腾跃。他叫“三花”,是纳西族的民族英雄。相传三多是丽江一位名叫木图斯的将军。他在战争中英勇异常,立下了许多功勋。穆土司在玉龙山下北岳庙为他祭祀。
在三尊雕像旁边,有两幅壁画和浮雕墙,显示出浓厚的东巴文化氛围。其中,壁画以东巴语绘制,反映了纳西族本土宗教东巴教的始祖东巴世罗创立了东巴经典,并以此命名。至今仍被东巴研究者和艺术家使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浮雕表现了东巴经典中创世纪的内容。《创世纪》认为藏族、纳西族、白族是同一个祖先。讲述了三族先民崇仁连创世的艰辛历程,以及崇仁连后来结婚生子(三族先民)的故事。
我们看到的高大石牌坊,是仿照丽江狮子山老木土司房前的石牌坊。接下来,我们看到了纳西族的“三室一墙”、“民居建筑”和“工艺建筑”。这些建筑共同展现了丽江大研镇的“四方街”,展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丽江市的古朴风貌。在这里的展室里,我们可以看到纳西族妇女的“穿星戴月”服饰;可以欣赏到白沙细乐和丽江古乐,被称为古乐活化石,是忽必烈元朝和明朝时期从北方和中原传到丽江的。穿过“花马坊”,越过花园般的山丘,呈现出“女儿国”和“泸沽湖”的木屋。这是摩梭屋。摩梭人主要居住在丽江宁蒗县永宁区,至今仍维持着男不嫁女不嫁的“阿霞”婚姻制度。在家庭中,母系血统占主导地位,女性地位高于男性。这个母系氏族社会遗迹被称为“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发展史的活化石”。在摩梭之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参观外婆的房间,礼拜堂,男生的房间,女生的房间,阿霞的房间。泗港的呼唤
走过竹藤桥,我们到达了瓦村,也就是“四岗里”广场。“四港”是瓦语,意思是山洞,“里”是出来的意思。这个方块显示的是《创世纪》史诗《四岗里》中讲述的佤族从山洞中走出来的传说。头桩、牛桩、木鼓向人们展示了这个民族原始、淳朴、勇敢、蓬勃的民族文化...热情的彝族人民。
我们来到了彝族村。彝族是我省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把老虎当作图腾崇拜。你看,村口对面红砂岩墙上的巨幅“三虎浮雕”,粗犷活泼,指引着我们游览的方向。这是根据楚雄州牟定县冯土司出土文物中的虎图设计制作的。转过石墙,我看到远处还有一个巨大的黑色“虎头”,那是一座人造的虎山。
虎山前是十月阳历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根高高的图腾柱,柱上雕刻着太阳、老虎、火、八卦等图案。广场周围有十组月亮石雕。每个月亮都分黑白两种,但黑白两面朝向不同,表示月亮在十月历中每个月的位置不同。十月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个月36天,加上每年5-6天的节日。这种历法优点突出,月日数工整易记,季节准确科学。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夏朝就开始使用了。十月阳历是彝族的骄傲。在十组月光石球的外圈,有十二生肖的雕像。在古代,彝族人用十二生肖记录太阳,与中国的十二生肖不同的是,它的头是老虎而不是老鼠。
再往前,有彝族民居。它是以云南南部峨山彝族土帐坊为原型的。这种房子冬暖夏凉,造价低。底层用作厨房、马厩,楼上住人,平台屋顶可以用来晾晒食物,也可以作为活动场所。有刺绣楼、工艺楼、文化楼、土司楼等。在张图的房间里,各有特色,粗糙而简单,精致而细致。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节日期间,白天的斗牛、摔跤非常热闹;夜晚,火把通明,夜空火红,青年男女尽情欢乐。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彝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在云南民族村寨,除了迷人的村寨,在民族团结广场,还可以看到惊心动魄的苗族刀,欢快的景颇族木脑纵歌,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有趣的大象表演。这里的大象,在驯象师的训练下,会向游客敬礼,敬礼时会把鼻子甩向右边,低下头。太牛逼了!但这种“爽”需要勇气和魄力。这是勇敢者的游戏。当游客给大象食物时,大象会频频点头表示感谢!大象会踩着人们演奏的进行曲的节拍,大踏步前进。这是灵性训象师对大象精心训练和训练的结果...真的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