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故事
童年印象
小时候的印象很模糊,依稀记得一些。
当时三明城关叫三元区。当时主要是木板房,有极少量的砖木结构。只有政府和官校是砖混结构的小高层建筑,最高的也只有4~5层。
中山路(205国道)是城关的主要街道,两边都是木屋。
9月25日,1955,农历八月初十。长城诞生于三明莘口。
我父母不识字,不识字,老实,吃尽了人间的风风雨雨。从闽清百丈新庄洋村来到三明沈口靠撑船谋生。在神口木范站沙溪河撑船几年,然后去了城关水陆社,三明第二运输公司,骑着人力滑板车走遍了三元区的大街小巷。那是最苦的一代。
神口是一个小自然村,有一座石拱桥,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石桥。桥下的小溪流入沙溪河。在这里,每到赶集的时候,都是人山人海,沿街的小摊非常热闹。有一块我喜欢吃的磁铁。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和父母住在这里。我记得我家门前有块快石板,夏天可以凉快。...初中的时候坐20分的公交车到神口去赶集,买鸡住在城关木厂对面的山上。
那时候城关到神口的汽车票是两毛钱。那时候米糠和鸡鸭都是坐车去神口的市场买的。
还记得小时候,(约1961年)跟着父亲从城关到神口。当时父亲在三明莘口的土地会靠划船为生。父亲在新沂撑船,母亲在三明市。过去的事,只有姚爱娇记得。
第二,我的家。
很小的时候,我出生在忻口,记忆模糊。三明城关住在中山路沙溪河下游路边的一间木屋里,后来到凤岗路的一间房子里(现在城关派出所所在地)。这两个地方是最早的印象。
最早的记忆是住在木屋里。记得有个碗用篮子挂在横梁上,我拿的时候掉在地上,打碎了很多碗。这是胜利路205国道附近。
第二次我住在向洋巷中间的一所私人房子里,对面有一个种子站,我做了噩梦。我还记得我闽清的老姐半夜来三明,我睡着了。她把糖果放进我嘴里。
第三次,在太保庙边上(那里的路口),康福路一边去三院,另一边通过码头台阶去沙溪河。除此之外,还有中山路上下。
脑子里养蚕的故事,还有屋子里的大老蛇。和我妈在老家参加了一个酒席,被居委会处理去清理街上的臭水沟。
第四次,住在路边;父亲在神口撑船,拉着一些农村拆的旧料。马路对面建了一个4~50平米左右的木板房,但没有建。因为被隔壁闽清的村民欺负,所以没有建。
第五次,父母在现火车站的故居河边沙滩上建房失败。那一年(1962),沙溪河二岸有一片沙滩,灰色和灰黄色的沙滩上留下了孩子在河边洗澡的脚印。
最后,在木材厂对面的山坡上,是一座土墙的房子。我从小学四年级毕业到初中。(1966 ~1972)
第六次住在自建的小屋里,姚出生在小屋里,姐姐爱出嫁。母亲在一家砂石公司工作。
最后因与邻居意见不合,房屋转租,我家搬到前进路129号(根据排队档案)。达契是向洋巷下面一条小巷里的私人住宅。
在夏香和中山路的交叉口,有一座木屋。有个隔间,很低,人伸不直。第一个厨房,中间那个是单身女住的,中山路后面那个只有12平米。盖房子真的很可怜。有六个人,爱贤,艾雨,广金,我和我的父母,挤在一起。没有家具,木制的橘子,木制的箱子和一辆滑板车。就是所有的家当。我离开了这里的家,在乡下插队。
3月25日,1972,我努力回忆。那天我陪知青去吉口农场插队下乡。
下乡期间,不定时回家。父母经常搬家,就在这条中山路上。为了节省几美元,他们四处迁移。向洋巷附近的中山路上有两栋房子,还有太保庙上了一条胡同的两个地方。
76年6月选曲的时候,165438+10月,我住在太保庙的一条巷子里。我上煤校的时候住在那里,在将乐工作的时候也在那里。
1982年底yl出生的时候,我家正住在杨巷口门口码头附近的木屋里。
直到1983,我爸妈才搬到火车站第二运输公司的楼里。楼一建好,他们就开始抢房。当时人家房间条件太差,才住进203房间。房间大约有60平方米,挤满了父母,艾雨走进了灯里。我的家人。有七个人。艾雨就是在这里结婚的,但我记不清具体时间了。
火车站一直住到他父母去世,姚一直住到他换了房子。2017去三明旧居看房子——火车站,已经成了危房。钱九给村民和其他私人建的房子都拆了。只有这座建筑在风雨中哭泣。看到这栋老房子,很多故事都随着时间流逝了。这是203房间,我的父母,艾雨,广金,长城,长江和他们的孩子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长城》《顺其自然》从这里去龙岩煤校。“林子”从这里上了财经学校,在一家塑料厂工作。
第二,土房子的故事。
木制品工厂对面山坡上的房子。
它位于三明城关木材厂对面的山坡上。当时有几个外国人沿着山坡挖了一片空地,沿着山坡修建土墙或者砖房。山坡上的一楼是某单位的一排砖平房。我们每天都会路过这里,然后走上土路台阶来到二楼的房子。
我上了城关小学,住在山坡上的一个小屋里。我只花了几分钟就到了学校。现在学校大楼里剩下一块空地,已经做成了停车场。
当时小学正门对着一排砖房,左边是猪圈。右边是长安路上的木屋,刘万菊曾经住过。
校门的右边是中医院。
回忆小学的经历,记得学校是三层楼房。中间平台用于大会发言。学校门口是上体育课的教室。教学楼对面有沙坑和一些运动场地。总之,校园面积很小。小学八月毕业,1969,没有拍毕业班的照片。只有一个人给了对方一寸照片。相册里还保存着刘凤军、刘万菊、邓延庆、邓燕瑶、潘文杰等人的照片。
那时候爸爸拉板车,妈妈做家务,妈妈也在沙市公司上班。姚爱娇于1966年结婚,姚广金于1967年出生。很简陋的土墙房,一家七口人在这里度过了艰难的时光。小时候我也有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太年轻,不懂事。记得在1964~1965期间,我们用黄土和半红砖(砖厂检验过的)砌土墙,父亲用一个木制的设备手工搭建了一个平房,分成四个小房间。在南边,我们仍然用一些拣来的半红砖砌墙。北边是厨房。厨房后面是有梧桐树的山。梧桐树上面,我爸妈种的是青菜、长豆角、四季豆之类的农作物。我也帮忙挑水浇菜。周末,我帮爸爸推人力车。
文革期间,我们听到枪声,父母就在土房的里屋给我们搭了一张小床,躲避战乱。文革时期大字报铺天盖地,影响了小学和高年级的学习。高年级加入串联,低年级加入红兵。各种各样的群众组织遍布社会,三忠四无限进入我们的头脑。看到市委办公室一片狼藉,学校无法上课。整个社会秩序混乱,城关到下洋的路上发生了战争,造成了人员伤亡。现在百货大楼(青年路),一具赤裸的尸体被浸了药,全城都去看了。这条街两边的墙上贴满了海报。
文革时期三明有两大群众组织:128和624。所有这些带有文革政治色彩的群众组织,都严重影响了社会进步,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那失控的场面中,战事的消息不断传来。
我在厨房后面挖了一个隧道,不知道支撑。挖了2~3m。后来一场大雨,雨水穿透土层,坍塌,冲倒了厨房的土墙。幸运的是,这并不严重。
在房子的左侧,有一个挖好的小菜园,种了一些小菜。干燥时人工浇水。自来水应该在左边200米处的别人家门口用木桶接。用水非常经济。没有电灯,所以是煤油灯。当我在灯下做作业时,我的鼻子被熏黑了。
房子后面是一座小山,有茅草树和几棵梧桐树。春天,它是一片绿色的景象,叶子很大,开着白色的花,结着球形的果实。冬天,所有的叶子都掉光了,光秃秃的树干在冬天寒冷的空气中飘扬。
土屋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过去的一些事情在脑海里飞来飞去,想着过去的生活经历,感叹父母的艰辛。
土房,下到公路,台阶很滑,妈妈下班回家在台阶上滑倒。
家里有两只母鸡,马上要下蛋了。晚上,笼子忘了搬进房间。第二天,我发现整个笼子都被小偷偷走了,这让我妈伤心的哭了。
土屋,我们是兄弟姐妹。我会欺负爱娇,有时候会和他们吵架。爱娇很小就结婚了。她妈妈42岁的时候(1967),她姐姐也生了孩子。她的孩子得了佝偻病,几年后就死了。
那时候父母家里孩子多,生活很辛苦。父母结婚也是无奈之举。
在土房子的时候去同学家玩到晚上9~10。当《国际歌》在街上响起时,我走在大路上回家。那时候没有歌厅,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天一黑就睡觉。糟糕的条件是煤油灯照明。
当时的胶合板厂在路坡顶端,从木材厂到胶合板厂有一片当地农民的菜地。木器厂面朝大海,上山就是胶合板厂。生活艰难的时候,我去农民的地里捡叶子吃。父亲去检查菜叶,和菜农发生争执。
为了修建从木材厂到胶合板厂的道路,城关水陆社安排员工夜间修路。我是为了我父亲。
当时父亲在一家胶合板厂卸木材,看到一张桌子在卷好的木材上卷胶合板。松树皮被割下来,用手推车卖给公众。钱九是老乡,家住红旗电影院附近的巷子里。我以前是老乡卖过很久的人力车树皮,一个人力车树皮才2块钱。
三明胶合板厂从外地迁到三明。60年代初,三明开始建设,纺织厂,印染厂等。,都是当时进入三明的。我父亲也在工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我也是在工厂的澡堂洗澡。我同学的一些父母在这家工厂工作。
厂区大,我妈在胶合板厂宿舍里捞虾(生虾)卖。生虾每斤三毛钱。我是从中村周围的田里捞出来的,让我想起了那个时候。我妈带着我和爱娇来到福兴宝塑胶厂后面的山涧小道,翻山越岭来到一片山梁地里。我们用网具在稻田边的水里捞虾和其他浮游生物。当时的农田没有使用化肥农药,保持着原生态的环境。
从清晨开始,带上干粮,到福星宝塑胶厂后面的山上走一走,爬上山,沿着半山腰的陡坡往上走,走一段平坦的山路。下到山下,有一个自然村,有山脊,有溪流。3-4月和7-8月的春耕,夏播的夏收,地里都是虾等浮游生物,有虾网。在当时,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虾第二天就卖了。卖不出去的就做成虾酱。小时候虾酱吃多了,也是皮肤不好的原因之一。
当地只有闽清人有钓虾。记得有一次和姐姐去钓虾。回家的路上,我在去大路坪的路上打翻了她的虾筒,虾在地上活蹦乱跳…
在火烧山塑料厂的后山,我和妈妈,还有艾娇,去检查火烧山剩下的黑树枝。树茎我搬回家做柴火的时候,记得检查太多,拼命来回搬柴火,直到天黑。
我的童年和初中都是在这个土墙房子里度过的,1969年9月,我直接去三明一中读高一。从家到学校有2~3公里。一天走两次要十公里。经过林光体育场的长台阶,经过铝制品厂。
林光体育场在一个高高的山坡上,从实验小学经过陡峭而漫长的连续台阶,是我上中学的必经之路。
初中的时候政治在前,学的是工科和农学。这所学校有一个校办农场和工厂。每年夏天下乡支农。我每年也去校办农场参加劳动。
我记得有一次放学后,这是一个黑暗和暴风雨的一天。一根高压电线落地,学生们冒着大雨往前跑。他们没有注意到高压电落在面前,两个学生一下子被电死了。
我还记得一件事。1970,学生们正在教堂上课,突然窗外有声响。所有人都冲了出去,看到晨光中浓烟滚滚。发生火灾时,大家立刻赶到现场,从学校里跑出来,经过铝制品厂,走到灯光体育场的台阶上,看到城关中山路的民房一片火海的景象。学生们冲下林光体育场的台阶,前往现场帮助灭火。真是一团糟。人们分不清这是谁的财物,就一件一件地过去。火势越来越大,全是木屋。最后在中山路路口用炸药将火源炸毁。
这两年,初中生活就这样模模糊糊的过去了。随着上山下山的高潮,初中毕业生来到吉口农场,接受贫困中农的再教育。
那时候我爸妈和隔壁邻居不团结,经常吵架,没住几年。1972之前插队下乡,家搬到中山路下巷,档案上写着前进路129号。
山上的土房租给了别人,好像被人告上法庭出租了。我当时太小,帮不上忙。
最后因为以上原因,土房卖了。在当地租了很久的房子,很穷很穷。
第三,沙溪河
闽江水系之一的沙溪河,从汉县、黄沙溪、沙溪村、车头口、吉口、颜倩、明溪黄沙村汇入沙溪河。
另一条支流发源于宁化的河西口、西溪、茶湖江、九龙江,在清流县穿越习之,进入永安。
另一条支流的源头从连城北团镇的小溪流入永安。
三条支流汇入永安河,在忻口汇入沙溪河,形成沙溪河。
这条河把三元区一分为二,东边的城关是60年代三明市政府所在地,西边是鹰厦铁路三明火车站,荷花机械化工厂。
从城关到火车站,行人走浮桥,车辆走轮渡(由两条木船连接)。挂在钢丝绳滑轮上,靠水的力量渡过对岸)。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在夏天,我们会在浮桥边潜水和游泳。我爸妈不让我在河边洗澡,叫爱娇看着,但我还是偷偷去河边游泳。有一次在浮桥上潜水,我右脚的第二个拇指被锋利的玻璃划破了,至今还有疤痕。
当时火车站附近的河滩上有一片沙滩,没有建筑。浮桥要经过几百米的碎石路才能到火车站的路。
城关这边,有几个码头下到沙溪,从上到下分别是;康福路,向洋路,青年路,五交化商店对面。竹子俱乐部旁边的大樟树。城关浮桥,渡口过马路(郭尚斌家)。
沙溪河遇上端午节。当时,当地人把龙舟抬出寺庙,下到河边举行一年一度的龙舟划船比赛。场面很壮观。用当地的民歌来表达节日的快乐。
洪水,汹涌的河水,黄黄的,带着泥沙,带着上游快速冲下来的木板,奔腾而过,有的个人撑着竹筏,划过去捡木头。
记得有一次洪水,直接掀翻了载客的渡船,淹了很多人。2003年,三明城关大桥建成。
第四,住在中山路的体验。
中山路沿着沙溪河南北方向,是当年的主要街道之一。两边都是木结构的板房,还有几间砖房。1992旧城改造,建成205国道。所有的老建筑都不见了。
在中山路上,靠近怡园路的河边,有一棵榕树,一棵千年古树。在树的边缘是通往沙溪的台阶。附近有小店,竹社,城关派出所。
竹社,我小学五年级。我在竹社跟一个师傅当学徒,一个月理一次发。中午在凤岗路姐姐家吃的午饭。有一次,我跟着竹社的工人到福星宝塑料厂的桌子上用竹签编筐,包塑料布桶,装车运出工厂。中我在塑料厂的食堂吃的午饭我至今还记得很好吃。那时我只有11岁。
一直念念不忘的中山路街景,每一家店的位置,记忆中的烦恼,真的是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中山路和解放路的交叉口,潘文杰住的河边有一家照相馆,在木兰门市部对面。
解放路的街上有一家废品回收店。我和同学有一次去自来水厂验货卖废品,手被玻璃割破流血了。还有就是去对面工厂检验铜铝卖了1-2元。那时候,我真的很开心。
解放路那条街有卖饮料的,一杯5毛钱。我渴了,可以用5分钱买一杯。
72年3月25日,我去吉口农场下乡。那时候我爸妈为了省那几块的房租,四处搬家。
从下巷口到杨巷口下50米的当地木屋,里外两间房子。
记得有一次长江姐来我家,住在中山路路边的厂子里。向洋巷入口下50米处。我爸凌晨三点吃了我妈做的炒饭,就拉着板车现在给红乳山脚下的采石场打电话拉石头。从山上拉石头到复兴城堡。来回15公里。一车石头要2~3元钱。一天拉2~3车。我有时在大车后面帮我爸爸推车。
早上在采石场,先拉1~2车石头,卸到路边,然后上山,拉一车石头下来,经过夹板厂的小斜坡,到城门下的长斜坡,经过酱油厂的机砖厂,再走复兴堡的厂子的路。有玻璃厂和塑料厂在建。那时候还没有汽车运输,全靠大车拉石头和砖头。
过了很久,有十几辆大车。当他们空车返回时,每辆车都装在一起,走下一个长长的斜坡。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道风景线。
那时候生活很苦,一分钱都要挑水。洗澡的时候要在大锅里烧自己,在大木桶里洗身体。炉子是柴火炉。所以中学周末要和同学一起上山砍柴生火。在吉口下山时,一车木材去伐木场查柴,运到三明家烧柴。记得有一次,车上带的柴火在十字路口海关那边卸下来,后来我和爸爸用板车拉到中山路的民房。
我在吉口插队,我家在搬到向洋巷的码头边有两间房子,在康复路上的巷子边有两间房子。
75年,我谈到了我的朋友。那时候我家住在杨巷口中山路的位置。
我被调走的时候,拿着调令,在福州人和我妈都熟悉的列东简一宿舍过了一夜。有一年春节我和长江去了他家。
第二天早上去列东汽车站,坐车到大田建设,换乘其他车到永安淮南“三明煤矿”。
从煤矿,推荐到煤炭学校,77年3月,我家住在康福路下的巷子里。母亲去康复墩台阶上的烂房子里割灰袋。
1979年2月,我去了将乐。婚礼的家具是在上房加工的,用一辆从煤矿拉水泥的车运到将乐。
1980年,我们家搬回了向洋巷码头附近的木屋,四周都是通风的。爱贤在一家鞋厂。她和父母关系不好。
65438+80年2月65438+8月,我的大女儿林子在这里出生。由于长江交付较晚,我休了两年探亲假。要陪长江生产,河边的木屋后面通风,冬天冷,床也不垫,床上铺着书。冬天坐月子。真的很苦。
满月那天,我还记得请刘万菊回家喝满月酒。那时候家里太穷了。
80年代,随着政策的放开,中山路变得繁华起来。烟和米被释放出来。
第五,回忆初中的故事
三明一中学校面积比较大。正门离尹红山岔口几百米,后门是一中的校门。铝制品厂被土墙隔开。一半的学生从后门进入校园。我记得学校里有一条干涸的水沟。除了文革留下的防空洞和积粮,还有一个‘万人坑’,尸骨很多。
有一座类似寺庙的建筑。施能康老师带学生做药的工厂。我们同学去采野菊花做枇杷糖浆。
记得一个操场,在教学楼旁边。印象太模糊了。无论我怎么想,我都记不起我的母校是什么样子了。有些事,带着遗憾,永远消失在记忆里。
印象中的郑,在72年元旦的校办农场,他问,元旦社论里的文章叫什么名字?我还记得在农场简陋的小屋里开会时被问到。时光如梭,一晃4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记不清原来的样子了。
吉口插队的那一天。
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能够做到今天,回忆过去,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我从留下的7~80本日记中翻着页,看到了当年的长城。好像昨天大火就过去了。
我把时间拉回到3月25日,1972。我刚从三明一中毕业。16岁报名下乡,四市办批准。在校应届毕业生统一分配到饶慧、溪口、吉口三个农场。最好是属于吉口农场的。
1972年3月25日,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我来到了吉口农场。被安排在农业二队最前面的坑里,潘文杰等人一起去了。
三明市吉口农场位于三明、明溪交界处,距306省道30公里。农场由大吉溪、车头坑和农场部组成。从事茶叶队、水果队、养猪场、鱼塘、农业队、机砖厂、养鸡场、拖拉机站等经济实体。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农场非常繁荣。
最早的知青下乡是71。我是第二批。和、、闵明星、肖印度尼西亚、、杜等人一起来到吉口农场下乡。后来断断续续来了很多批知青。
第一年,我在明溪县交界处附近的小自然村车车头坑二队。一条两边都是山峰的吉口溪。当地的人基本上都姓邓,有队长邓胜新、邓水珠、邓、邓、邓碧阳、邓胜宽、邱金超、等。
早在58年前,车头坑就有一个吉口种子农场的单位,后来并入吉口农场。
那时候农场比去生产大队好。农场一个月发一次工资,一个月杀一次猪,每人一斤猪肉。有食堂,有医疗室,这是农村大队没有的。
第一年,我和潘文杰被分配到农场前坑的第二农业队。主要是种水稻,在山梁地里种水稻,记得叫罗坑。船长叫邓胜新,两年前去世了。他和农业队的老农一起去打工,最高分10。我们知青被评为5,一分1分。第一年国家给知青供应每个月8块钱,第二年就没有补贴了。当时一个月十几块钱,每个月都用完了。记得第一个月,我买了饭票,把剩下的4块钱给了父母。那是第二次给家里钱了。第一次是在中山路的河畔竹社当学徒,每月8元。…
第一,我做过插秧,劈过(用平的弯刀在堤上劈草),拔过苗,挑过苗,给田里施肥,锄草,有时还会用手在水里拔草。当时我的脚被蚊子咬的皮肤痒痒的,皮肤被抓破了,血都渗出来了。我用地里的泥土把它们盖住。
每天早上,迎着朝霞,我都要扛着锄头走过一座小桥,到河对岸的地里干农活。桥下的小溪叫吉口溪。河水清澈见底,肉眼可见虾、小鱼等浮游生物,可见70年代环境的纯净。
我每天下班都会经过这条小溪,夏天的时候直接去河里游泳洗澡。刚去的时候3月份种双季稻,早春2月底开始准备春耕,从育秧到3月底插秧。已进入耙草、施肥、施药阶段。
那时候地里的水还是很冷的。我跟他们学着卷起裤腿,咬着牙光着脚往水田里走。感受冷水刺骨的疼痛。踩在软软的泥里,裸露的皮肤,沾着冰凉的水,木头做的铁爬子在田里的秧苗中间来回扭动,长在土里的草被翻动着浮到水面上,原本清澈的水顿时变黄了...过了些日子,稻田里的秧苗长高了许多,拔节抽穗,开出了淡黄色的稻花。几天后,稻花形成稻穗,稻穗逐渐由青绿色变成黄色,形成重米。
夏天来了,双枪进了。那时候叫夏收夏播,因为这里的水稻是双季稻。早稻收割后,紧接着是翻耕、插秧和种植晚稻。我割过谷子,种过苗,晒过谷子。我记得那时候,就是吃同一个锅,统一做馒头。按队头发馒头,下田做点心,甚至下田泡茶。
转让三明煤矿
选调回城,是所有知青的心愿。大家各显神通,各寻出路,把下乡当成过渡据点。我父母是文盲,没有社会背景。农场一有转让名额,就全部被其他知青抢走了。到6月1976 11,三明煤矿招聘。知青们认为煤矿艰苦危险,有“男不入矿,女不入纺”的影响。没有人报名去煤矿。我看到这也是一个转移的机会。只要报名,填表,下来转单就行了。于是我来到了三明煤矿。
记得去三明煤矿报道的时候,要在列东长途站坐三明到建设的班车。为了赶上早班车,我去了母亲认识的一个福州木匠那里,并提前一天给简一打了电话。列东二中附近区域的建筑。我和他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步行到车站,6点钟坐车到大田,沿着旧公路,从东厦进入复兴堡,到达盘山公路建设站,下车,再转到永安淮南公社。建设到淮南是一条下坡路。
到了淮南,发现了一个煤矿。时尚在筹备阶段的时候,煤矿的房子还在建。所有的房子、办公室和仓库都是当地人租用的。
有几个人是从世界各地招来的,名字记不清了。
1976 165438+10月26日,
肖梅龙岩
分配到将乐煤矿
改制,告别煤矿
回想过去的生活真的太苦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