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启蒙读本176

1. 文言文启蒙读本163~169篇的翻译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钱货入瓶

扬州有个乞丐,叫胡媚儿,他有一个瓶子,同别人说:“如果施舍的钱放满这个瓶子,就会永远幸福!”旁观的人看到瓶子只装满了一半,有施舍十文钱,百文钱的,然而瓶子扔就没有满。人们对此感到奇怪,一个有钱人经过此地,施舍了千文钱,还是没有满。有一个好事的人牵着一头驴,说:“施舍一头驴。”乞讨者点了点头,驴子随后便成像绳子似的进入到瓶子里,整个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这个时候,有辆货车经过,货车的主人听后便开玩笑说:“能不能让我的货车进入到瓶子里?”回答说:“可以。”乞丐将瓶口微微一侧,货车一个个进入到瓶中,货主非常惊讶,想要揪住乞丐,然而乞丐已经躲进瓶子中。货主将瓶子打碎,却一无所有。

去百度知道搜,你就看见了

2. 文言文启蒙读本76、77原文

76:《二犬情深》?wtp=tt

77:《赵某误子》——赵某者,吴人也。家富多藏,有子三。其子恃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有一叟善意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逝,将何以自食其力?当戎之从学,而后自立。”赵某弗听,恣子放荡。寻赵氏卒,其子益挥霍无度。未久,资财尽。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 然岂非其父之计短也!

3. 急求文言文启蒙读本163~169篇的翻译

南辕北辙

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 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越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

钱货入瓶

扬州有个乞丐,叫胡媚儿,他有一个瓶子,同别人说:“如果施舍的钱放满这个瓶子,就会永远幸福!”旁观的人看到瓶子只装满了一半,有施舍十文钱,百文钱的,然而瓶子扔就没有满。人们对此感到奇怪,一个有钱人经过此地,施舍了千文钱,还是没有满。有一个好事的人牵着一头驴,说:“施舍一头驴。”乞讨者点了点头,驴子随后便成像绳子似的进入到瓶子里,整个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这个时候,有辆货车经过,货车的主人听后便开玩笑说:“能不能让我的货车进入到瓶子里?”回答说:“可以。”乞丐将瓶口微微一侧,货车一个个进入到瓶中,货主非常惊讶,想要揪住乞丐,然而乞丐已经躲进瓶子中。货主将瓶子打碎,却一无所有。

永泉夫妇

扬州有一个名叫永泉的人,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却还未娶妻.家中有一个老母亲,年纪有七十岁了,卧病在床.永泉从早上太阳出来便开始劳作,太阳落山的时候便回来休息,从来没有停止服侍过母亲。乡里有一个女的,二十九岁,因为永泉的孝顺,想要跟随他。她的父母不允许,女的竭力争取,还是不答应,于是两人结伴私奔了。十年以后,永泉的母亲去世了,他们哀痛的把她埋葬了,乡邻都称赞他们的孝顺。这个时候女的母亲也得病了,兄嫂弟媳都嫌弃她不再理她,永泉说:“你服侍我的母亲就好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现在你的母亲生病了。我应当把你的母亲看作是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他们随即把女的母亲接了回来.永泉夫妇服侍了她五年,竟然使女的母亲再次恢复了健康。女的母亲最终领悟到“人的善与恶,不是用钱就可以衡量得,关键在于自己得心啊.

这是我自己翻译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自己改正吧.

4. 文言文启蒙读本167——170

167.从前有一个农夫,幼时丧父,生活一直很穷困,直到三十岁才娶了老婆。他每天日出的时候就去耕作,天黑的时候才回来休息,亲自教养子女,并且拿出钱财救济那些生活贫穷潦倒的人。农夫八十岁时(得病)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在快要死的时候,叫儿子及孙子来到床前,说:“我快要死了,没有金银财宝遗留给你们,只有两件东西可以作为纪念。”于是手指一个木台,叫大儿子去打开它。大家只见到一把锄头,一件很普通的衣服,大家都觉得很惊奇。农夫说:“锄头,是我希望你们一生都辛勤劳作;普通的衣服,是我希望你们一生都勤俭朴素。”说完这些话,农夫就死了。儿孙们于是永远紧记他的心愿。。

168.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一看,小狼不见了,(焦急万分)看样子相当仓皇。

一个牧童在树上又是扭小狼的脚,又是揪它的耳朵,让它哀号;老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着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欺负得小狼急促地哀号起来;老狼(听到了)停下(它的)嚎叫四周张望,才远远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边,(它)奔跑嚎叫象刚才一样。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过了许久,便一动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老狼已经死了。

169.有一个车夫推车装着重物登坡,正在用尽力气的时候,一只狼来咬他的 *** 。车夫想要撒手,货物就会摔破,自己也会被压到,只好忍着疼痛推车。上了坡之后,狼已经咬了一片肉离开了。趁车夫不能出力的时候,偷吃一块肉,这只狼也算是狡猾又可笑呀!

170.陈在衡先生,和蔼又风趣,六十多岁了。傍晚时在野外行走,看到二个人打着笼灯往前走。(陈在衡)蹭火点烟,很久都点不燃。其中一个人问:“你过了首七了没有?”陈在衡很奇怪他的话,就谎称:“没呢。”这个人就说:“这就对了,阳气未尽,所以阴火点不燃。”陈在衡就知道他们是鬼了。就假称:“世人都说人怕鬼,真的么?”鬼说:“不是!鬼其实怕人!”陈在衡说:“人有什么怕的?”鬼说:“怕口水。”陈在衡于是吸气用力吐他们口水。二个鬼后退到三步外,睁大眼睛很生气的说:“你不是鬼?”陈在衡笑着回答:“实话不骗你,我是和鬼很相近的人而已!”然后又向他们吐口水,两个鬼都变小了一半;第三次吐他们口水就灭了他们。

5. 文言文启蒙读本183~184的翻译

雁奴183:

雁夜间栖息在江河与湖的岸边,以及水中的沙洲上,往往都是千百只为一群。大的雁睡在中间,让雁奴围在外面并担任警戒。南方有捕捉大雁的人,专等那天色阴暗,或者没有月光的晚上,在瓦罐中藏好蜡烛,很多人拿着棒子,屏住呼吸悄悄地行走。接近雁群的时候,就略微举一下蜡烛,然后立即藏起来。雁奴看见火光惊叫起来,雁群也被惊醒了,不一会又安定下来。这时再向前举起蜡烛,雁奴又惊叫起来。象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大雁生气了,就去啄雁奴。拿蜡烛的人再慢慢地向前逼进,再举起蜡烛。这时雁奴因为害怕被啄,不再骚动和鸣叫了。于是那人高高地举起蜡烛,拿棒子的人一起冲进雁群中,乱打一顿,就能捕获到很多雁。

胡歧兄妹184:

胡岐兄妹,小时候父亲就死了。

母亲以编织席子为生,治家十分勤劳。等到兄妹长大了,母亲长病不起。兄妹两个人互相商量:兄长到京城做生意,妹妹在家里侍奉母亲。兄长离开了,妹妹早上在田间劳作,晚上则侍奉母亲,十分孝顺。邻居有一个叫做刘二的人,打妹妹坏主意。妹妹骂了他,于是怀恨在心。刘二写匿名信给兄长,诉说妹妹种种不孝顺的行为。兄长立即返回乡里看望,正好碰上母亲去,于是责备妹妹说:“我与你两个人,没有母亲就没办法成人,你怎么能不孝顺?”妹妹哭泣着说:“没有这回事,希望兄长询问乡里。”邻里都说:“你妹妹十分孝顺,全乡都知道,这必定是有人诬陷。”兄长于是拿出书信,大家看它,是刘二所写的。乡里人都十分愤怒,拿起鞭子打他。

我好不容易才查到的,希望能采纳!!!~~~@^()^@

6. 文言文启蒙读本107的翻译谁知道

是不是这一篇呢?原文及翻译如下:107、歧路亡羊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①,又请杨子之竖②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及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变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见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者笑者何哉?”杨子不答……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译文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带领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唉!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多.”杨子的邻居不久就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丢掉了.”杨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邻居回答说:“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杨子听了,脸色变得很忧伤,过了些时还不说话,整天闷闷不乐.他的学生觉得很奇怪,便请问杨子说:“羊不过是只贱畜,而且又不是老师的,为什么为了这事整天都不笑呢?”杨杨子没有回答他们……心都子就说:“大路因叉路多了而走失了羊,读书人则因不能专心一志而葬送了一生.”。

7. 文言文启蒙读本22.23原文及翻译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云。

盖当日有一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

长往,果得獐,乃无意饲鸱肠也。鸱怨之。

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也。遥呼曰:“我击死者。”至,乃一死人,非獐也。众遂逮长见邑,宰讯之,长告其故,宰不信。

适檐前雀噪甚急,宰因问长曰:“汝如解禽言,能解此雀来噪者,为何事耶?”

长倾听良久曰:“雀云,东乡有车粟覆地,来呼众雀往啄之耳。”

宰使人廉之,果尔,遂释长系。

世俗传说公冶长能听懂各种鸟的语言。有一次公冶长听到老鹰嘎嘎地叫:“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死獐,你来吃肉,我吃肠。”公冶长跑到南山,果然找到一只獐,可是他并不想把肠子拿给老鹰吃。老鹰因此怀恨在心。过了不久,那只老鹰又像上次一样来通报,公冶长又像上次那样跑往南山去。他远远见到几个人围着一个东西,在那里议论纷纷。公冶长以为是死獐,怕被别人抢走,就老远喊着:“那是我打死的。”等他跑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具尸体,不是獐。这些人就逮捕公冶长,扭送到官府去。县令问案情,公冶长说明来龙去脉,但县令不相信他懂鸟语。刚好这时候屋檐下的鸟雀叫声很急,县令就问公冶长:“你如果懂得鸟语,那么,你听懂这只刚飞来的鸟吱吱喳喳的,为了什么事呢?”公冶长仔细听了好一会儿之后说:“那只鸟说,东乡有一车粟米翻车,粟米撒了一地,来叫大伙儿去吃啊。”县令派人到东乡去考察,果真如此,就释放了公冶长,不监禁他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免费教你,不收学费.”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8. 文言文启蒙读本 原文

已解决问题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求文言文启蒙读本95—98的翻译

[ 标签:启蒙 读本,文言文,启蒙 ] 至少写出95篇 匿名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09-04-18 18:34 检举

满意答案95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邓攸是晋朝人。邓攸的弟弟很早便过世了,留有一个小孩,叫遗民。正值社会动乱,北方的胡人入侵首都,抢夺牲口。邓攸带着妻子孩子逃亡他乡。食物吃光了,胡人追的紧。邓攸对妻子说:“我的弟弟死得早,只留下了遗民一个孩子。如果我们带着两个小孩子逃命,都会死。不如我们撇下我们的孩子,带着遗民逃走吧。”妻子听后泪如雨下。邓攸安慰她说:“不要哭了,我们还年轻,日后还会有孩子的。”妻子最后同意了。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客曰:“犬、马最难。” 齐王曰:“孰易者?” 客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 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97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孟子很小的时候,一天东边有一户人家杀猪。孟子不知道那一户人家为什么要杀猪,就问他的母亲。孟母没多想就说:“杀了猪给你吃肉呀。”刚说完,孟母就后悔了,她在心里数说着自己:“我怀着孟子以来,坐席不端正我不坐,割肉不周正我不吃,从孟子还是胎儿的时候我就让他受良好的教育,现在孟子初识人事,我就欺骗他,这是教他说话不讲信用啊。”于是,尽管当时家里很穷,孟母还是去东边杀猪的那户人家买了些肉回来给孟子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对孟子的承诺。

98原文略。。。---------- 太行山天井关以西十里地,有一座茅草庵,有个老和尚住在那里。老和尚曾经在山涧中行走,有个小老虎和狗差不多大,有一条腿断了,萎靡的趴在地上,可能是从山崖上摔下来摔伤的,被母老虎抛弃了。老和尚可怜它,把它带回庵里,用粥饭饲养它。后来慢慢驯养它,老和尚出门它就跟着,老和尚在庵里它就跪在地上。 过了两年,老虎更加威猛了,人们都叫它“跛足虎”。有个客人拜访草庵,老虎也跟着和尚来回走动的招待客人。于是远近的人都说老和尚能降伏老虎,和尚也得意洋洋,飘飘然,认为老虎对自己友善。 一天,和尚带着老虎出远门,鼻子流血不止,都流到了地上。和尚怕污染了土地,用脚点地让老虎舔掉血迹。老虎舔了血感觉非常好吃,就嫌血太少,又因为忍不住嘴馋,于是扑倒了和尚把他吃了。从此,“跛足虎”在路上出没,见到人就吃,伤害了很多人。 检举

9. 文言文启蒙读本1

《鹦鹉灭火》翻译 一只鹦鹉非到了其他山上,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友善,鹦鹉有自己的想法,此处虽然好,却不是自己能久留的地方,鹦鹉还是离开了这里,飞到别处去了。

飞禽走兽都不舍得它走。 几个月后,这座山发生火灾,火焰高耸入天,在远处的鹦鹉看见后,将身子钻进水里,沾湿羽毛,飞过森林把水洒在火上,想要用羽毛上的水珠浇灭火山,天神对鹦鹉说「你虽然是好意,但是这点水珠怎么够呢?」鹦鹉回答说:「我也知道我这点小水珠救不了火,但我曾经在这山上居住过,山里的动物们曾待我非常好,我实在不忍心见它们被这场大火灭绝,只好尽我所能来帮助它们!」天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就把大火灭掉了。

《鳝救婢》翻译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他每天要宰杀数千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地从水缸里捞几条鳝鱼,从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了火灾,婢女仓皇地逃了出来,被火所烧伤了。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着了。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

她看了一下四周,发现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上,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她这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于是立刻停止经营,拆除了锅炉,锅炉下有洞,他将无数条动中的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黄香温席》翻译 黄香是从前汉朝人,在他9岁的时候,就懂得侍奉父母的道理。

夏天到了,天气异常闷热。黄香就拿着扇子,扇凉父母睡觉的床和枕头,把蚊帐内的蚊子和吸人血的小虫扇跑,还要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安然入睡。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黄香就用自己的体温使父母的被窝暖和,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陆绩怀橘》翻译 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

官职最大时曾居太守之职,精通天文、历法,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叫人拿了橘子给他吃,陆绩偷偷藏了三只,临走时告辞袁术时,橘子掉在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在这里做客却怀揣着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陆绩跪着回答说:“是因为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给我母亲吃!”袁术说:“陆郎这么小就知道孝顺,长大后必然成大才!”袁术感到很惊奇,往后常常称道此事。

《犬救 *** 》翻译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一天一位母亲上山打柴,小女跟不上,一下子落后了母亲几里.突然大雪,母亲在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晚上父母伤心极了,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进井里了,也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孙泰》翻译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

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

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

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

中和年间,孙泰将在义兴安家,购置一座别墅,用两百贯钱。已经交付了一半钱,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

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看到一个老妇人连声痛哭。

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叫她来问。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使别墅被别人拥有,因此悲伤。”

孙泰茫然自失了很久,就骗她说:“我刚好收到京师文书,已经另外授职,不能住在这里,所住的地方暂且由你的儿子掌管它。”说完,解开船绳就离去了,不再回来。

《文徵明习字》翻译 文徵明监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狂泉》翻译 从前有一个国家(今天所谓城市),全国只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全国的人都饮这水,没有不疯的;唯有国家的君主打井取水,唯一可以没有疾病。

全国的人既然都疯了,于是聚集在一起想办法,一起抓住国王,治疗国王的疯病,用艾叶烧熏、扎针、吃药,没有不全部用上的。国王受不了那苦,于是来到泉边,舀水喝了,喝完就疯了。

(全国)君臣、大人小孩,他们的疯病都一样,大家便兴高采烈。 《智犬破案》翻译 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已座古老是寺庙,香火很旺盛。

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墙进入(寺庙)。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发现了盗贼。

盗贼将和尚砍倒在地,于是就带着货物逃走了。几天后,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

于是到官府告状,他的狗也去了。路上经过一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