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东北民俗的作文
长白山是人参的故乡,一个冰雪的世界。所以长白山的民俗都和人参、冰雪有关。
雪船雪橇,说得好听点,也叫雪橇。它看起来像一辆汽车,但是它没有轮子。它在两个原木底座上的冰雪上滑行。有大大小小的雪橇,有人拉的,也有动物拉的。小的是人拉的,叫小爬犁;野兽拉着一辆大雪橇。因所用动物不同,分为马爬犁、牛爬犁、狗爬犁、鹿爬犁。其中马爬犁最大,载重最多,速度最快。如果它跑在冰雪路面上,它的速度不亚于卡车。
据长白山气象站统计,全年平均积雪日数超过140。冬天山上白雪皑皑,最深处超过1米。即使在交通频繁的要道上,也一直是冰雪覆盖。所以冬天使用雪撬作为交通工具是最简单的方法。走在那条冰雪路上,大车轮经常打滑;而滑行的雪撬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因此,人们称它为“雪之舟”。
犁一般用韧性很强的椴木和榆木制作。制作前,将成品材料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放在火上烘烤,利用火烤的力量,在中段呈45度角烘烤。一些有趣的花园被用作雪橇轴,小的可以由人拉,大的可以用来诱捕动物。下面直的部分加柱子做个后备箱,可以人,可以人,可以装货。
目前,在长白山旅游线路上,车站为旅客设计了带篷、兽皮和炭盆的大爬犁,坐在里面,烤炭火,吃在火上烤的鹿肉,敲着埋在火盆里的山核桃,透过小窗看着窗外红妆包裹的冰天雪地的妖娆世界,真是人生最难得的享受。
农民的宝贝,乌拉,也被写成农民冬天必穿的一种鞋。大家都看过电影《智取威虎山》。剧中猎户老昌脚下穿的就是这双鞋。关于单轨压路机的形状和性能有一个谜:
有大有小,农民的宝贝。皮里没有肉,肚子里有草。脸皱,耳朵多。松手,绑好就跑。
它是用粗糙的猪皮或牛皮缝制的大套鞋,高腰,正面有许多褶皱,两边缝有两排纽扣。当地叫乌拉耳,所以谜语说“脸皱耳多”。乌拉的里面铺着一种特殊的草,上面盖着棉布,然后鞋子通过两排搭扣用绳子紧紧裹住,这样即使走在雪窝里也不会往鞋子里倒些雪,走在泥水里也不会渗进去。所以在山里干活的人,除非穿乌拉,否则在雪地里是动不了的。在乌拉絮凝的草叫乌拉草。在长白山下的草甸里或者山坡上,有一簇簇细长的像马尾辫一样的草,春夏呈深绿色,秋天干枯后呈驼绒般的暗红色,看起来非常漂亮。这种草富含纤维,韧性很强。用木棍反复敲打后,变得非常柔软蓬松,塞进乌拉裹住脚,比穿什么都暖和。人在寒冷的冰雪中行走也不会冻住脚。经常看到有人从白雪覆盖的窝里回家,把脚从草丛里拔出来,冒着热气。所以山里人视此草为宝,与人参、貂皮并列,合称关东三宝。清代著名诗人沈湘玉曾写过两首《虞草颂》,其中四首非常传神:
让他冰雪侵鞋,跟着他的脚到处走。不管太师的地图是不是画出来的,贤钦都愿意报给一个人。"
他在诗前还有一个小序,说“人缝皮做鞋,附皮圈,缝麻绳,这是最方便的跋涉方式。普通话叫乌拉。草是用在里面的。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它生来温暖,脊椎骨使它成了棉花。在乌拉能御寒,故名乌拉草。”
还有一位更著名的诗人金朝觐(他与《红楼梦》续作和魏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曾写过赞美乌拉草的诗:
“草名无传,在村里种地最方便。露芒果鞋侵肖骁,霜凝葛吕春寒之感。山中菱角名不同,大王可捐而不留行。叶萍有几个地方是绿色的,我打算跟着谢伟走向巅峰。”
最后一句出自李白《梦里登天目山》。李白说他穿着南朝谢灵运的木屐,就算穿上乌拉也不难爬上李白梦里看到的天目山。
防滑套鞋——冰扎鞋在长白山区野外劳动的农民,尤其是去山里打猎、砍柴的农民,不仅要穿乌拉,有时还要穿上冰扎鞋。由于一些山坡上的积雪已经被太阳和风吹得变得又滑又硬,很难攀爬,尤其是在初春沿着河上的流水跑步时,河水光滑如镜,非常难走。因此,人们去这些地方时,应该在乌拉外面放上冰棍。冰棍的形状和今天登山运动员用的差不多,但做工极其粗糙。
解放前,人们常用米裤(即裹在米棍上的皮)做成毡状的鞋。收到后,在鞋底外侧缝上一块皮,里面铺上棉絮或者乌拉草,可以在家里穿,到外面也不怕碰到泥(因为下面有皮的保护,水是渗透不进去的)。米宝是长白山的主要食物。家家都有米宝裤,不花一分钱就能做出来。因此,几乎每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穿这种米宝沃兹鞋。
狗皮帽子也是长白山人冬天的必备。因为天冷,雪大,风大,冬天出门不可能戴一般的棉帽。你必须戴一顶兽皮帽子。但是兔皮比较脆,不耐磨;狗皮坚韧,狗毛长,价格也不贵,所以大部分人穿的比较多。有些家境稍富裕的人戴的是狐皮、獾皮、水獭皮做的帽子,当然防寒效果更大。
宝宝的梦舟——摇车人们几乎都听说过关东三怪:“窗纸糊在外面,大姑娘抱着大烟袋生孩子挂着。”这三怪和关东三宝(人参、水貂、乌拉草)、关东三绝(棍子打鱼子、舀鱼、野鸡飞进砂锅)一样。虽然泛指东北地区,但并不是长白山特有的风俗,而是长白山比较有特色。因为长白山地处柳条之外,清初就封山了。由于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封闭,这种独特的生活习俗自然形成。这么说吧,外面贴够了纸,因为长白山下大雪。如果像关内一样在房间里贴足够的纸,雪必然会落在窗棂上,遮挡室内光线。而且春天融化的时候,会有足够多的纸被浸湿,水会流入屋内。因此,当地居民在窗外粘贴足够的纸,并在纸上洒一些大豆油。雪花落在上面是因为光滑不会堆积。至于那个大烟袋的大姑娘,那就是极端了。总的来说,长白山地区的冬天非常寒冷,所以人们很难外出进行户外活动。一般他们只是在家里放一个炭火锅,特别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因为无事可做,大多数人都是在炭火盆前抽烟,又没有卷烟纸,只好用烟袋。有些女性也吸烟,但大多数是老年和已婚妇女,但很少有女孩吸烟。
生完孩子就挂,就是山区的孩子睡在摇篮里。长白山地区天气寒冷,屋里取暖全靠把炕烧热,人躺在上面才能睡着。睡在炕上的孩子,因为火大,必然容易生病,所以睡在摇篮里是合适的。长白山的摇篮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这里的人叫它“摇车”,也叫“悠哉车”。形似扁舟,两端圆头,饰以花、草、鲤鱼,用四根绳子拴在横梁上。妈妈们一边工作,一边可以用手推着“摇车”哄孩子睡觉。东北民谣的“月明风静,树叶照窗棂”就是这些女人一边摇着车一边唱的。
山神节:由于长白山盛产人参,虽然清初严禁人们在山上采挖,但私自采挖的人逐年增多。尤其是康熙后期,山东、河北一大批农民破产,这些破落的农民为了谋生,越过大山来到长白山老林偷入禁区挖掘。进山挖参,俗称“放山”,是一项非常艰苦危险的劳动。既要躲避政府的抓捕,又要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所以需要五人、七人甚至更多人组织集体行动。领导叫“领导”,人多了还会有“二领导”。进山时,领队带领小组拜山神(俗称老领队),焚香祭祀,磕头许愿。祷告者说:“山神总把头放在山上,门徒上山取货。请给我指路,让我看世界,拿大货,发大财。等我回来,我一定为你的心愿杀鸡杀猪。”
山区季节通常从清明节开始到农历三月的白鹿。这时的人参采摘被称为“芽草市场”,6、7月份也叫“扫帚市场”、“红锤市场”。由于放山始于农历三月,所以人们把每年农历三月初十作为山神的头节。山里的农民,特别是进山挖人参的,要烧香祭祀,把头献给山神过生日,人们还会做些好吃的祝酒庆祝。祭祀时,有一套祷像唱颂,曰:
“我住在莱阳,姓孙,翻山越海来挖人参。我吃了三天啦啦啦,也不舍得挖人参!”
人参节:近年来,长白山地区的市县,如抚松、浑江、通化等地,每年七八月份常举办人参节。届时,全市将张灯结彩,载歌载舞,开展一场以人参为主题的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山地特色和魅力,还有很多外人没见过、没听说过的精彩之处。因此,每年节日期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许多外国商人借此机会讨论商务事宜,洽谈各种投资和开发项目。
在人参节举行的所有文化活动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深山仿参采风活动”。参加这一旅游活动的人,要穿上当年登山人的衣服,戴上蚊帽,背上篮子,分别带上剪刀、快斧、铁锹、鹿骨、标签、索宝垫、铜钱、红头绳等器具,然后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带领他们进山挖宝。把人头拿到预定的地方,把人头棒穿过前面有索宝棒的草丛,在旁边的三个人头上放两个棒,再隔十米左右放三个棒和四个棒。最后那个人叫侧棍。这种并排搜索,叫做“压梯”。按照当年的老规矩,人上车后不准嬉笑打闹,必须专心找。凡是发现人参的都大叫:“棒槌!”“这叫‘召唤山’。别人一听,立马问:“几片叶子?“这叫‘英山’。山人发现自己瞅准了,马上回答说,三品叶不是四品叶就是五品叶。
按当地习俗,人参叫棒槌;人参鸟叫槌鸟。几种叶指的是几簇人参枝。叶质越高,人参生长期越长,价格越高。如果发现几棵人参树长在一起,就叫“几品为桩”或“几品为叶”。
喊完山,大家都冲过去,由负责人带头挖人参。挖之前,用两头绑铜钱的红绳把人参绑好(据说是怕人参跑了,其实是为了得到准确的定位),然后用树棍把人参罩住,这样就可以用铲子挖人参了。遇到人参须要特别小心,一根也不能断。如果把络腮胡子的人参剪掉,就没那么值钱了。当胡须周围的土全部用鹿骨去掉后,人参就会被头提出来,然后有人把附近的桦树皮剥下来包起来。
整个采集人参的过程非常严格谨慎,也带有神秘的色彩。仿人参采摘活动也必须完全按照这个规定来做,所以感觉很好吃。而且因为旅游线路中已经提前种上了人参,所以参与者一般都能找到人参,所以操作起来充满乐趣,绝对不会失望而归,找不到。
满族风俗:长白山是金清时期女真族在中原建立的王朝的发祥地,所以有很多满族人居住在里面。自从1894年日本吞并朝鲜后,很多充满亡国气息的朝鲜人跨过鸭绿江和图们江定居长白山,所以这里也有很多新鲜人。解放后,中国政府在长白山北麓建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山南建立宽甸满族自治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所以长白山和云南大理、贵州苗岭一样,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地区。
现在,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满族的民族习俗。满族男女老少日常穿的衣服主要是旗袍(即旗人的长袍,满语称之为“中介服”)。旗袍在清朝被用作民族服装。特点是脖子圆,肚子大,四面开,纽扣缝在右大肚子上。女式旗袍下摆宽大宽大,便于激烈活动和立即行动。袖口配有箭袖(也叫马蹄袖),非常适合游牧骑射民族的生活。满族女人不缠足。在清朝,妇女都穿“旗鞋”,高跟鞋和木底。因为底部和放置的地方不同,所以分为“花盆底”和“马蹄形底”。鞋面绣有各色线条的各种花鸟图案,让人行走时有飘飘摇曳之感,犹如水面上随风摆动的杨柳浮萍。
满族也是一个热爱歌舞的民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歌、民谣、民间舞有很多,如男人常跳的动作很大、情绪激昂的蟒蛇舞,女人喜欢跳的轻柔洒脱的李芬大妈舞等。至于李芬阿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有一个年轻漂亮、心地善良的李芬姑娘,在附近做好事,深受人们的喜爱。一天,她进山采蘑菇,不幸迷路了。她七天七夜走不出山林,最后死于饥寒交迫。任何一个有不幸经历的女人死后都会焚香,祈求她指出一条从苦海中活下去的路。
满族人信仰萨满教。萨满,满语意为“激动者”、“暴怒者”,是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形成的多神教崇拜。萨满教没有寺庙和神社,也没有掌教、信众等专职神职人员。信仰这一宗教的人在本民族中自发形成“茶马”,负责祭祀天地、山神、土地、祖先、许愿等每一项重大活动。谁家有难,谁家有病,就请“茶马”到家里来跳,这样可以驱邪,赶走山羊。因为,人们相信茶马是可以沟通人神关系的使者,有被神灵附体的能力。
萨满教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法衣和法器。最重要的法衣是神帽。帽子是圆形的,周围有黄色的碎花布罩。帽顶是用铁丝弯成九排的圆形帽顶。帽顶镶嵌铜铃和飘带,帽檐用珠子和耳朵装饰。神袍是用麂皮或鹿皮制成的大袍,可及膝。披赭色黄带,垂于脚上,胸背铜镜,领口袖口有云纹和小钹花边。魔术鼓是一个椭圆形的鼓,只有一个面团。鼓面多为鹿皮、鹿皮。鸡腿长约一英尺,由鹿皮包裹的鹿大腿骨制成。
每当有祭祀、治病等活动时,茶马就会穿上袈裟,手里拿着鼓,为人们表演跳跃活动。一般来说,神跳都是在晚上举行的。人们聚集在一堆火的周围,查马摇着手和鼓,为孩子们表演着各种精彩的动作。因为鼓的兴奋,加上法衣上各种铿锵声,营造出一种相当神秘的气氛。查马扮演大神的角色。他边跳边唱词,或讲述神的伟大精神、祖先的美德和功绩,或讲述病人贡献的罪恶。这时候就需要搭配一个“两位大神”,和大神们一起帮忙答疑解惑,渲染气氛更激烈,推动情绪更激烈。有的大神还要现场表演一些绝技,或弯刀,或赤脚走在铡草机里,或吃木炭等。来展示他们的力量。最后是快速快速的旋转,鼓声如暴雨,法衣耀眼。最后,在一声惊心动魄的“哩哩”声中,大神晕倒在七八个大男人的怀里,然后慢慢醒了过来。这意味着上帝离开了查马的凡人之身,跳跃活动结束了。
满族人也有尊老敬老的习俗。每次家里有重大喜事,比如结婚、生子、升职等。,要把祖宗牌位请出来放在坛上烧香供奉,还要请族里的老人过来摆酒席。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张晋言因犯罪被贬黑龙江古塔,他在《宁古塔景观》中详细记录了满族的这一宗教习俗。他说,“俗尚为鬼,有疾必跳以求神,谓之插马,穿铁马,穿彩衣,摇腰身,摇手扇鼓,跳转,来了就说。”乌拉插马,虎头熊皮,其形更奇。另外,家里的神都是用像佛指一样的丝条绑着的,称之为祖宗。他们18岁推荐新事物的时候,会用跳大神祭祀。如果有好东西,他们会许愿。"
满族人最崇拜的人物是三国时期的关羽,称他为关大师,因为历史名著《三国演义》把关羽渲染成了一个忠义勇武的非凡人物,符合满族崇尚武艺、恪守信义的传统道德观念。清朝入关后,关羽更是被尊为至高无上,被封为谢天皇帝,连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金钱大事都交由他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