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智力游戏

著名的智力游戏

心理游戏往往能反映人的心理。下面是我推荐给你的著名心理游戏。希望你会有所收获。

累积情感计数

优惠券算的越多,可以兑换的礼物就越大,比如100点的小打小闹,500点的大打小闹。有的人累积到1万分就分手离婚,累积到10万分就精神分裂,累积到20万分就自杀杀人。

点券也可以分为很多颜色,红色代表生气的点券;黑色是自责和自责;棕色代表沮丧、无助、受伤;白色是正义和公平的代价;灰色代表恐惧;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和喜悦,这种喜悦来自真正的亲密关系。我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各种各样的优惠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专门的优惠券可以兑换。在心理游戏的最后,主角总是让自己再一次沉溺于童年的原始创伤中,一次又一次地在原始创伤中放纵自己去回顾,越陷越深,甚至回到小时候和父母互动时孩子决策期的感觉,比如:我穷,他们不帮我,没有人真的爱我。?小时候把自己的判断和感受内化了,以后会在生活事件中不断强化。这个时候,只有用觉知审视自己的行为,才能摆脱心理游戏的陷阱,才能摆脱这个世界的轮回。

在说八个著名的心理游戏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这八个心理游戏中经常出现的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救世主?用什么?牺牲/受害者?我们称这些人物为卡曼三角(生命潜能出版的《自我对话的艺术》中提到了卡曼三角的理论)。

Capmann是美国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学研究中发现,所有的心理游戏中都有三个角色:迫害者、拯救者和受害者,每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交换位置。其实,如果你仔细想想过去读过或看过的童话、电影或连续剧,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有这三个人物。几乎所有的故事或系列都有相同的情节,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不断地玩这种心理游戏。

跳出游戏陷阱

在这个卡普曼三角中,你会在这三个角色中不停地跳来跳去,但又离不开他们。只有你有能力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你才能真正走出这种反复的心理博弈。

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我们往往表面上以受害者和拯救者的身份出现,实际上却给别人施加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所以当你在分析心理游戏的时候,请特别注意你自己的这部分,看看你是不是从父母那里学来了这种模式,以至于你总是用受害者的角色来掩盖迫害你的人的行为,或者你已经习惯了迫害身边的人而没有意识到。

以下是八个心理游戏,值得注意的是你是不是在玩这些游戏,怎么玩,和谁,怎么玩,对结果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最后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最初的创伤是什么?你对这些心理游戏的觉察,可以与对其前因后果和禁令的自我分析联系起来,你会看到自己在舞台上一个接一个地上演熟悉的戏码。

是的,但是

我们经常玩的第一个心理游戏是:?是...但是呢?,那是?是的,但是?。这个游戏就是会有人一脸无奈的求助,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热心助人,喜欢提建议的人。

就像有些同学经常对我说的:?徐老师,我经常和老公吵架。我该怎么办?那就离婚!?然后她说:?但是如果我离婚了,孩子怎么办?如果我真的要离婚,我照顾不了孩子!?我回答她:?如果真的想得到孩子的抚养权,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她说:?这不太好,是吗?如果我打官司,以后怎么面对公婆和亲戚?

如果你仔细看看上面的对话,你会发现你已经玩这个很久了。是的,但是?心理游戏。表面上看,这位学生似乎需要别人的建议和帮助,但当别人真的给她建议时,她却不断找理由拒绝。其实她其实根本不需要别人的建议,因为她心里已经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总有一些人更热心于帮助别人,会一次次陷入施救者的心理游戏,一次次上钩。但在这种反复的交谈中,真正想帮助别人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压抑和沮丧,而向别人寻求帮助的人,最后会再次沉迷于自己童年的创伤经历,于是深埋心底。没人能帮我吗?、?我总是无处求助?声音又被唤醒了。

在日常生活中,被这种心理游戏所困的人,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学会不断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帮助。这种人总是让自己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来吸引喜欢拯救别人的人,但是试图帮助你的人最后却是一个被迫害的受害者,所以在游戏结束之前,两个人都感到无助和沮丧,从对方那里得到的反馈就是全部。比赛结束后,你得到的只是棕色优惠券。

都是你的错!

我们经常玩的第二个心理游戏是:?都是你的错!?

?看啊!你对我做了什么!如果不是你前几天给我出的主意,我今天也不会把自己弄得这么惨。看到这段对话,你会发现这个吗?都是你的错?和上一部相比呢?是的,但是?心理游戏稍微高级一点,因为这个对话的主角也是向别人求助的。不同的是,他会欣然接受对方给出的建议,回来后他会按照对方给出的建议去做。但是,当他失败的时候,他会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好心给他建议的人身上。

所以,当一个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不得不独自承担责任的时候,内心会有很大的担忧和恐惧。所以,在生活中,他会一次又一次地放纵自己去玩这种心理游戏,但最后,他会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别人,只是因为他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收的是白点券,说明他是无辜的。

拨弄是非

我们经常玩的第三个心理游戏是:?挑拨离间?。

这是间接攻击,比如:?志明,我告诉你,顺子经常在背后说你不够有趣!你看,他表面上看起来对你很好,其实心里很讨厌你。?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喜欢这样挑拨离间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不断在背后说别人的是非,却不直接表达对那个人的不满。其实,对话中的人真正想对志明表达的是:志明,其实我一直都很在乎你,也很想和你成为更亲密的朋友,但是每次看到你这么信任顺子,我就觉得很担心你,你知道吗?实际上,我才是真正关心你的人,而不是顺子?

再说,在这?挑拨离间?心理游戏有没有更好的玩法?让狗互相打架?。这个?让狗互相打架?挑拨离间的心理游戏中使用的伎俩,就是让他因为你的暗示而更加沮丧,然后在他非常沮丧的时候给他充分的鼓励和安慰。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喜欢挑拨离间的人,他内心的需要是和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很有可能是他的父母在他小时候经常鼓励他玩打小报告的游戏,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以这种方式建立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我抓住了它。

我们经常玩的第四个心理游戏是:NIGYSOB(现在我抓到你了,狗娘养的)。我终于抓到你了,你这个狗娘养的!?

一般来说,能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都是在童年的愤怒中被压抑和否定的。在他的价值观里,在他的内心深处,他一直认为愤怒是不好的,所以长大后,他会非常害怕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有攻击性和攻击性,和别人发生矛盾。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童年时通常会和父母发生争吵和冲突,而这种长期的争吵让他非常害怕,所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决定长大后不要像父母一样,因为愤怒曾经是他一生的可怕经历。所以他通常会积累很多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包容。当他心中有很多无法向人表达的愤怒或不满时,终于终于爆发了。

官兵抓劫匪。

第五个心理游戏是:?官兵抓劫匪?。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你隐约知道别人不赞同你。你明知道做一件事会让爱你、在乎你的人失望,但还是忍不住偷偷去做。你以为你可以隐藏的很好,但是因为你不是专业的强盗或者小偷,所以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被周围的人发现。

在这?官兵抓劫匪?在心理博弈中,由于我们隐藏的技术并不一流,当我们最终被亲人抓住时,我们会放纵童年的感情,陷入强烈的自责,后悔还是?我总是伤害爱我的人?我无法从思绪中自拔。很多人承诺戒烟、戒酒、忠于婚姻,却屡屡食言,自责不已。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你的父母小时候有没有这样对待你,有没有经常对你说:?看那个!爸爸妈妈那么爱你,那么在乎你,你却总是让我们失望?

当孩子很自然地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却被父母禁止时,他就会开始背着父母偷偷满足自己的需求。当他的父母发现他已经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他的父母让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所以他长大后会经常出现在人际关系中,或者在与人交往中?我总是伤害爱我的人?这样的想法。

每一场心理游戏通常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一种是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另一种是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别人:?都是你的错。都是你的错。?其实,要停止这种心理游戏,唯一的办法就是对自己和自己的需求诚实。

刺激

我们经常玩的第六个心理游戏是:?挑衅?。

这种心理游戏的玩法不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用一些肢体语言或者双重信息向对方传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比如一位先生,晚上半夜才回来。到家后,他蹑手蹑脚地进了门,生怕吵醒妻子。这时,他发现她坐在沙发上用凶狠的目光盯着他。其实这个时候,这个?挑衅?心理博弈早已开始上演。后来,这位先生进了房间,看见床上有两床被子。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迟到让妻子很不高兴,所以默默接受了妻子的无声抗议。第二天早上起来,这位女士像往常一样去厨房准备早餐。当她端来一盘早餐,放在丈夫的桌子上时,他还是什么也不敢说。第三天,第四天,夫妻冷战继续,直到丈夫终于受不了妻子的无声挑衅,大声说:你到底想干什么!我一直对你很卑微,你不开心吗?这时妻子委屈地哭了,挑衅终于达到了目的。这种心理游戏只有在两个人开始冲突的时候才会结束。

直到最后,这位女士终于可以证明:王老师以前对我的温柔体贴都是假的。他不是真的爱我。?当然,这个?你不是真的爱我?更深的声音是:?我不值得被真心对待。我真的是一个很惨的人,没有人会真心对我。?这些声音,是我们在童年与父母互动时,储存在心中的感受。其实,我们早在童年时代就做出了这样的人生决定。

法院

我们经常玩的第七个心理游戏是:?法庭?。

当一场冲突或挑衅的游戏开始时,它有时会发展成第七场?法庭?在心理游戏中,游戏中的主角会试图找一个类似法官的人来判断这个游戏中谁对谁错。当然,这个时候,一些自以为公平正义的人就特别容易上钩。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参与者希望通过权威或更多人的力量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他认为自己不足以表达内心受委屈或难受的感觉,总是需要更多人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证明:我没有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

当然,能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他们的父母或老师在他童年的很多事件中,一定经常扮演法官和法庭的角色,很快卷入孩子之间或与他人之间的纠纷,所以他们习惯于寻找更强的权力和权威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有时候领导一个小组课,如果现场有人迟到,会有人站出来表示不满,但大多数人会说:你迟到了,耽误了?我们?时间,?我们?很不开心。?试图用群体压力来抗议,我经常告诉说话的人,你只需要利用我,因为这是你的感受,不一定代表别人的共同感受;其次,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有权利表达你个人的愤怒。有些人因为童年自我价值感低,无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习惯找一些权威人士支持,长大后经常在法庭上玩心理游戏。

捕熊者

我们经常玩的第八个心理游戏是:?捕熊人?。

在这?捕熊人?在心理博弈中,由于熊是一种巨大而危险的动物,如果猎人只用猎枪打死,可能一枪打不死。但熊受伤后,会让捕熊人的生命更加危险。所以捕熊人在抓熊之前一定要设置很多陷阱。猎人会在熊必经之路挖一个大洞,放一个竹架和熊喜欢的食物,然后把土壤恢复原状。熊饿了,一闻到食物的味道就会跑过来,然后扑通一声摔倒。这时,猎人出现了。他听到了熊的哀嚎和痛苦的声音,开枪打死了掉进陷阱的熊。就这样吗?捕熊人?如何玩心理游戏?

你会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在玩这个?捕熊人?心理游戏。平时玩这个游戏的人,小时候父母只允许他表现好的一面,否定所有不好的部分。长大后,他会觉得只要表现出消极的自我,就不会被人爱和喜欢,对别人的期望和需求会非常敏感,不允许自己真实的情绪或感受流露出来。

当然,被抓的熊很可怜,经常自责自己笨,自怜自艾,生猎人的气。而且这个猎人很深沉,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都很低。他不敢直接表达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