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教案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方面。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师应当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充满朝气,勇敢顽强,艰苦奋斗。”因此,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与祖国建设的崇高目标统一起来,启发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身体健康对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长期持久的学习动机,从而指导他们的学习,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目前,一些体育教学虽然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德育,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将其作为硬性任务,只是片面地关注身体素质的发展。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体育锻炼,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那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把握体育课德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积极探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积极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需要,做到教书育人,使德育在体育课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第一,理论应用

根据德育的社会性和影响性特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中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示范动作的完美,对学生都有积极的影响。(2)德育具有计划性、整体性和渐进性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根据每学年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了全面的德育计划。比如,在低年级,我根据新生特点和校风学风要求,重点组织纪律,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团结守纪律、爱校爱班的品质;在中学阶段,加强学生的互助精神、团结友爱精神和追求完美的精神;高年级将学生从儿童转变为青少年面对社会,突出培养他们敢于挑战困难、挑战自我、永不服输的精神,加强他们的挫折承受力训练,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3)寻找教育材料,创造最佳教育机会。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找到突破口,及时对学生进行普遍性问题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奖牌时,学生感慨万千,让他们感到光荣和自豪。不可避免地,一些学生会考虑玩家的经济利益。虽然数量少,但是破坏了我们整个教育氛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体育老师也无法回避。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向他们解释金牌背后的血泪史和球员为国争光的信念。让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一些难点,让他们锻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从而认识到成功来之不易,成功需要努力和毅力。

第二,实际应用

(1)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教育。

在中长跑教学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和极限,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障碍课程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坚韧,把跨栏看成是前进中的困难,只有战胜它,才能成功。增强学生的必胜信心。

在球类教学中,要多安排集体项目的活动,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集体目标。

另外,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一些对抗性的游戏,比如拔河比赛,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来之不易,需要珍惜。

(2)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竞争意识。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按照身体素质从高到低分成四组,打破男女界限。每次课后,我都采用提升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增加了学生的投入,又让他们相互竞争,采用不同的评分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感。并及时对各组进行评估,树立榜样。同时,每节课结束后,从各组抽调工作人员为下节课做准备,如准备活动、讲解、放松等,都由学生完成,然后老师进行补充或点评,鼓励学生。

(3)严格辅导,主动诱导。

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能更好地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纪律,服从指挥,更好地体现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体现班级精神。同时要通过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转化为团结、进取、向上的人。形成良好的学风。在跳山羊的教学中,我第一节课只教动作要领,然后让学生练习。许多学生不敢跳,结果,他们不能完成任务。第二节课,我鼓励和诱导学生要有信心,然后告诉他们别的课做得很好。我相信他们可以超越其他阶层。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都完成了任务。可见,诱导和鼓励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体育课是一种行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成为德育的真正载体。这样,道德教育一定会收到更明显的效果。这就要求每一个体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挖掘教育素材,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其有效性。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当今和谐社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