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inside out》?

大家安静地坐在片尾,屏幕上打出一行字“为了我们的孩子,愿他们永远长不大”。我看在眼里,却感觉像是说给心里的孩子听的。我带着化过的妆走出电影院,看到的海报索然无味。没想到我会被90年代像素游戏风格的设计和孩子脑子里的小东西感动到流泪。

故事中,五个情感反派主宰了大脑总部,他们产生的五色记忆球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记忆仓库和一座大脑之城。这个设定充满了久违的童趣,因为成长的过程几乎就是一个剥离情绪的过程。我们像药剂师一样,对各种情绪进行加减乘除,使其呈现出一种暧昧的石头灰色,并把那种安静的内在称为工作或沟通成熟的能力。在影片中,五种情绪坐在儿童和成人的脑海中,操纵着每一个瞬间,尽管成人常常被愤怒、理性克制的悲伤和看不见的快乐所淹没。皮克斯大声宣称: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是情感和记忆,而不是理智或知识。在感性的完全拥抱中,我们可以重现面对面而来的陌生人心中五彩缤纷的风暴。

是的,虽然这部电影只讲了一个小女孩从十岁到十二岁——从童年到青春期——所要经历的动荡和变化,但我觉得它提到了她人生每个阶段的风雨。那些“悲伤”忍不住滑出,把温柔的回忆染成蓝色的瞬间;那些“欢乐”不在,岛屿崩塌的时刻;那些“欢乐”在漫漫长夜中历经种种磨难,为生活奋斗恢复过来的瞬间;那些渴望重温记忆却只能看到记忆消失在遗忘的深渊中的人。作为一个“悲伤”长期占据我脑海顶端的人,我常常对他们感到无所适从。而皮克斯给出了这样一个温柔的解释:每一个突然变坏的瞬间,都只是你脑海中五个小人物短暂的失败合作,坍塌的孤岛总有一天会以更辉煌的姿态重建。

作为一部关于心理世界的动画,它让人类经历创伤和遗忘的过程变得如此浪漫。遗忘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总会有不择手段的清洁工将褪色的记忆球装进垃圾袋,而被压抑的人,要么被锁在潜意识地牢,要么在记忆仓库里漫无目的地游荡,等待终结——当他们被记住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被抛弃。Bingbong是一个可爱的人物,有着粉红色的棉花糖身体和哭泣的糖果,代表着Riley的童年。当它和“Joy”在推车上唱着童谣,推车喷出彩虹直冲云霄的时候,我热泪盈眶。童年乃至所有注定被抛在后面的时光,在我们转身离去的时候,可能已经那么听不见歌声,我们前行,是因为他们那份备用能力的秘密礼物。

美与悲共存是这部动画的基调,这让它完全超出了童话的范畴,成为一部关于生活的寓言。看电影的时候,我以为会是一个“欢乐”试图获得人生控制权的故事,所以当悲伤慢慢涌上来,把核心记忆球染成蓝色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这个故事的核心,与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始终占据高地无关,而是坦然接受所有的起起落落。金色的回忆慢慢变成蓝色,仿佛这是最适合他们的颜色。时间总是忧郁的,当下幸福的感觉总是与长久的虚无相伴。最富有的生活是一场蓝金风暴,夹杂着悲伤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