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非暴力沟通案例分享(1)

最近一直在研究非暴力沟通,深深体会到了非暴力沟通的美好。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其著作《非暴力沟通》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观点。它用一种神奇而平和的沟通方式,教会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懂得考虑对方的感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最终实现快乐沟通。

在这里,让我们关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

首先,客观地表达他们的观察

第二,注意你的感受

第三,表达自己的意愿

第四,使用请求的语言

为什么我们需要“非暴力沟通”?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被一些突发状况和琐事折磨,渴望通过大喊大叫和命令式语言迅速控制局面。但无论我们的目标是谁,暴力沟通的结果都会让我们感到难过、悲伤、自责、疲惫甚至无效。

我们渴望有一种和平的交流方式,既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又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会非暴力沟通,你会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最近一直在尝试用非暴力的方式和学生沟通。虽然最终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目前,我们都收获了一份好心情。

今天中午,大家准备闭眼午休的时候,小X突然给邻桌的同学发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我最近在玩和平游戏。请告诉我你的账号,我们晚上一起玩。”就在这时,我走到孩子身边,纸条正好落在我手里。

我觉得他很紧张。

我让他搬个小凳子,和我坐一起聊天。

“同学们午休的时候,你传纸条,打扰了其他同学,你违反了我们刚才的约定。”我客观地阐述了我看到的事实。

“我不喜欢你打扰别人。”我表达了我的感受。

“你很喜欢这个游戏吗?”我问

“嗯。”

“那周末有时间再玩吗?看书的时候专心看书,一边玩一边玩,这么鬼鬼祟祟的,被老师发现了,你们都是什么心情?”我在表达我的期望。

“很紧张,很害怕。”

“你为什么这么紧张害怕?”

“怕被你骂?”

“但我没有骂你。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感觉轻松多了。”的确,那只一直紧张地扣着桌子的小手渐渐安静了下来。

“能介绍一下这个游戏吗?你要请别人玩,就得告诉我他有什么好玩的?”我试着了解他。

他看不出来。

“那你周末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下周告诉老师,看看这个游戏能不能吸引我?现在,回家不要打游戏。上课不要想游戏。上课能专心吗?”

终于,孩子松了一口气。

我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孩子也会因为害怕被骂而陷入恐惧。就这样,我们之间的交流陷入了死胡同。暴力沟通只会让我一味的发泄愤怒,却不能给孩子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指导。孩子们也没能明白他们有错,更不用说今后该怎么办。

当我选择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沟通时,我的孩子不仅看到了我的感受,也勇敢地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想法。最后,我们达成了解决问题的共识。

这样的交流,我在内心留下了平静,获得了情绪稳定的自己。孩子把爱留在了心里,找到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