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做这两个奇怪动作的孩子其实智商很高。家长不要误会。

孩子童年的行为看似随意,其实都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由于父母有时间观察孩子的言行,也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教育孩子的小窍门。

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需要给对方一个理解的时间。家长只有摸清孩子的性格,才能摸索出一套适合孩子的育儿经。

现在很多宝妈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带。事实上,越是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有高智商的潜力。

因为这样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虽然这样的孩子很难管教,但是如果家长用心培养孩子,将来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而且,家长也不要太担心孩子小时候的奇怪举动。

有怪癖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优点,很多名人其实也有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怪癖。

李玫瑾教授也和许多家长讨论过孩子的行为。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这两个奇怪的动作实际上是高智商的标志,所以父母永远不要误解他们的孩子。

很多宝宝对洞有很深的执念。只要是有洞的东西,孩子都愿意去尝试,所以家长经常会看到一些宝宝拿着盆,甚至贴在栏杆上。

虽然孩子的这种行为看似荒唐,但也说明孩子已经进入了空间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其实代表了儿童的“空间想象力”。

家长一定要抓住孩子的空间敏感期,因为空间敏感能力好的孩子不仅方向感好,而且想象力丰富。

孩子在学习数学等科学的时候会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

所以,孩子喜欢打洞,其实是孩子智商高的一种表现。孩子的空间想象力不好,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所以,对于孩子打洞这件事,家长一定要理性,家长要尽量正面引导孩子。

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准备一些玩具,或者平时家长可以训练孩子的空间感。

家长要带孩子去感受高度的差异,让孩子知道事物的顺序,让孩子感受空间的存在。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孩子碰插排托盘之类的东西。此事不可忽视。满足自己孩子爱钻洞的心理,其实是比较简单的。

孩子喜欢自言自语有很大概率是因为他们的思想简单地赋予了家庭中的一切以生命,心理学上简称为“万物有灵论”。尤其是孩子看了一些童话故事后,更坚信万物皆有生命。

尤其是宝宝3岁以后,上幼儿园以后,接触的人和事开始增多,宝宝也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

有社会经验的宝宝会有很强的说话欲望。许多孩子不仅对家人有很多话要说,对玩具也有很多话要说。

而且,孩子会在脑海中想象玩具对自己的反应。社会经验丰富的孩子也更聪明。

因为孩子自言自语的时候,其实是在不断揣摩别人的心思,不断思考事情的解决方法。所以父母不必太担心他们的孩子。

但是,孩子自言自语的前提是孩子能正常地与人交流。如果孩子不与人交流,整天只自言自语,家长要注意观察,警惕孩子是否有自闭倾向。

面对孩子自言自语,家长可以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游戏,丰富孩子的想象力。现在,许多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少。

家里的老人大多不能代替同龄人陪伴孩子,所以假装玩伴的存在很重要。

家长一定不能否认想象中的玩伴的存在,否则对孩子是一种打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的思维意识会逐渐成熟,这种自言自语的行为会逐渐减少。

所以家长一定要抓住孩子自言自语的时期,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今天的话题讨论: